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三百一十一章:大都督府重现世间

第三百一十一章:大都督府重现世间

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在颁布这道“改革军制”的旨意之前,没有对外透露出丝毫的风声,就连内阁众顾问也不知情。

只有他引以为心腹的夏原吉、于彦昭、蹇义、刘璟等六部九卿十一名文官大臣,以及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历城公盛延一、淇国公丘福、成侯朱能、新城侯张辅、宁阳侯陈懋等七位勋贵重臣知晓详情。

因此,太子朱瞻域手中的圣旨还没有宣读完毕,奉天殿上的绝大多数官员心中就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

圣旨说的非常清楚,为了巩固边防、守境安民,设置九个都督府节制天下卫所兵马!

这里面有两个极其关键的字眼,一个是“都督府”,另一个是“天下卫所”。

在“称吴王建制”之前,朱元章曾设立“大都督府”来“节制中外诸军事”,到吴元年更定官制时,他却取消了大都督一职,改为左右都督两位最高长官共掌大都督府。

洪武十三年,朱元章借胡惟庸桉撤销中书省的同时,顺势改革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右、前、后五个都督府,分领在京除亲军指挥使司外的各卫所和在外各都司卫所。

五个都督府合称五军都督府,每府左右都督之下,设有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各一名共掌职权。

就这样,都督府从最初的一个变成了五个,都督的人数增加到二十个,原先“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的权力被进一步分割成了二十小份。

许多官员在想,乾熙皇帝设置九个都督府来节制“天下卫所”,等于是把五军都督府的职权转移给了九处都督府,那五军都督府会不会被裁撤?

五军都督府由太祖高皇帝所立,乃是祖制,乾熙皇帝下的这道旨意显然有更改祖制之嫌疑。

太上皇得知这一消息后,会不会大发雷霆之怒?

就在大多数朝臣满怀心思的同时,太子朱瞻域把手中的圣旨交给了左右两边的年轻宦官。

两名宦官将圣旨徐徐展开,朱瞻域左手负于后腰,右手轻按着面前的诏书,继续高声宣读道:

“各都督府皆设从一品军参总督、军政总督各一名,共同掌管本部军事。”

“下辖参谋司、抚宣司、军械司、军需司、练兵司、军法司等司,每司各设一名正二品司指挥使执掌本司事务。”

“原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合并为大都督府,下设军参部、军政部、军械部、军需部、军法部、抚宣部等六部,以及军情司、军勋司、练兵司、征兵司、军事都察司、军事悬镜司等六司。”

“设正一品左都督一名,掌管军参部。设正一品右都督一名,掌管军政部。其余四部各设从一品都督一名掌管本部事务,六司各设正二品司指挥使一名执掌本司事务。”

“军情司掌情报消息,军勋司掌核验军功之事,练兵司掌军事都察司掌诸军监察之事,军事悬镜司掌诸军检察、复核军法处置及军事终审之事。钦此。”

“臣等领旨!”

随着太子朱瞻域的一声“钦此”收尾,奉天殿上的全体武官勋臣齐齐躬身作揖行礼道。

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于彦昭等六部九卿文官大臣也纷纷行礼高呼“遵旨”。

其余文官见大局已定,也不得不紧随其后躬身行礼高呼“遵旨”。

除了事先知情的个别武官之外,其余武官皆被这一道圣旨给拨弄的心神激荡不已!

他们卯足了劲,大声高呼着“遵旨”的声音,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朱高煦旨意的拥护之情。

在这些武官们看来,九个都督府的设立,以及大都督府的重现,皆表明了乾熙皇帝对武事的重视。

尤其是大都督府下设六部,每部皆有一名都督,而这些都督的品级,最低也是从一品。

九个都督府的总督也是从一品,都府下辖各司指挥使是正二品,恰好与六部尚书平级。

这无疑表明武将的地位要高于文臣。

然而,在多数文官眼中,大都督府的重现,表示着他们的乾熙皇帝恐怕是要再起刀兵了。

此前,大明存在着以职权划分的总督,主要有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两种。

永乐迁都前期,在辽东等地还未大面积推广种植冬薯、甘薯等农作物之前,京城的粮食主要由地方提供,大多需要走水路运输。

而这种以水路方式的运输,被称为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