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汴京以南 > 四十四章 记木

四十四章 记木

细小的羽毛捏在手里,十分不舒服。

而且书写时间并不比毛笔长太多,王益柔在之前还是玩过蘸水笔的,也手制过几只羽毛笔,但都没有作为主要书写工具。

现在的纸张纤维粗,吸水性比后世的纸好太多,羽毛笔蘸一下,一个字都写不完就要继续蘸。

要不要以羽毛或者金属为笔头,加上竹管,或者木管,在塞上软木制作成硬笔呢?

看着手里那张被墨迹弄脏的纸,王益柔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王益柔需要的是一种立刻能用的书写工具,而简易钢笔没办法短期内奏效。

王益柔在刚刚随手画好的钢笔示意图上,做好文字性的说明,将在图的右上角写下一个5,放在盒中收好。然后在一个本子上记上:5,简易钢笔。

这是王益柔这几日整理的习惯,从最开始的跳棋,到现在的钢笔,王益柔都记录在本子上,对应的图就放在匣子里,方便日后要是突然有了想法可以快速的查找。

门外传来脚步声,人还没到,声音就先响起。

“益柔,你看看这个,也不知道合不合适,这还是当年父亲发的。”

王益柔有些好奇,回头看见王益恭提这个板子:“这是什么?”

“记木,之前父亲做宰相时发的,他也没有用就放在家里了,你来试试合不合适。”

“记木,做什么用的?”

“用来替代朝笏的,来,左手给我。”

王益柔将手臂伸出,按照王益恭的意思用手拿着记木的上端,下端夹在臂弯里。

这时候,王益柔也看懂了这东西的作用,就是一块站着写字用的板子,和昨天王益柔随手找的板子用途一样,但要专业不少:

板厚不过两毫米,上面一处挖空方便手持,下沿中间上凹,用来卡住大臂。右侧有一个大竹夹,用来夹纸。右下角有一个小竹管。

王益恭帮他把纸夹好:“来试试,写几个字。”

王益柔想了想,落笔写下李白的《静夜思。

使用手感非常好,木头虽然是红木,但不重。

写完明月二字,王益柔感觉墨有些不足,准备在桌上的砚台里蘸点。这时王益恭将砚台端起,把墨汁倒在一个带提手的小竹筒里。然后把竹筒挂在了板子右侧的中段。

王益柔把板子歪着查看,这板子背后竟然还有个小圆钩,是类似日后的钥匙扣那种绕圈的,挂上去根本晃不掉。

“这板子走的时候还是小心点,这墨罐没封口,晃动太厉害会洒,但这么深,你只要别放太多也不会洒出来。这东西虽然发下来了,但也是方便三司的官员还有其他吏员使用,要不是昨天见你拿那块木板,我都想不起来。”

王益柔一首诗写完,又在王益恭的指导下将毛笔笔头向上的插在了板面的竹管中。

“真是个好东西。”

“用途也有限,谁会天天站着写字呢?咦?益柔你这人不但和三司的一样天天忙得站着写字,这数字也和三司的人写一样了,怎么日后准备当三司使?”

正说话间,门口出现一个仆人,见王益恭在没敢说话。

“何事?”

“伙房那边,已经有白色出现在缸底了。”

王益柔立刻就给王益恭道了别,匆匆往伙房去了,边走,边擦了擦下额头的汗。

刚刚王益恭看的是一张王益柔用阿拉伯数字计算的草纸,不过好在问题不严重,三司那边也在使用这种数字。

但王益柔看见的其他公文里,并没有没出现阿拉伯数字。其原因王益柔觉得应该是阿拉伯数字篡改太过容易,而其他的机构也没有那么大的计算需求。

盐已经制了出来,王益柔指挥着将煎煮时间不同的卤水,用纱布过滤出来。

“分一下吧,每个缸分五个罐子装。别弄混了。”

王益柔还想加水反复几次,将氯化钠尽可能的过滤出来。

正滤着,柳永突然进来:“胜之,胜之啊,私造私盐可是重罪,你……。”

“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