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汴京以南 > 三十一章 鬻海歌

三十一章 鬻海歌

人群呼啦啦的拜下一片,“谢明府赏赐”的呼声此起彼伏,然而为首的几位老盐工却站着一动不动。

主事的连忙请示柳永:“这几位都是盐场里的老人,怎么制盐全靠他们指挥。明府要不先让其他人散了。”

柳永点点头,走向那几个老人。

几位老盐工躬身行礼,为首一位头发花白的抱拳向柳永问道:“敢问明府,让我等增产300石可当真?”

“当真又是如何?”

“那我等只好离了这盐场,自谋生路去了。”

“却是为何?”

“定海县一年产盐四千余石,已是极限。一百石都不能多,遇上雨灾更是减产500石余。”

“那为何每年只上缴3500石呢?”柳永有些奇怪,这四千石抛开分给乡绅的,还有上缴的300石依旧多了不少。

主事这边解释道:“每年缴纳300大概还可以余下百余石,就存在盐库中以应灾年。日积月累,此前盐库中余盐近千石就是这个原因。”

王益柔四下打量这个原始的作坊,觉得靠着自己的智慧,让这小小的盐场再增加400石产量恐怕不是问题。

“你们一直都是用锅煮盐吗?”

老盐工有些奇怪的看了王益柔一眼,拱手行礼。

“自我来这个地方就是如此。”

王益恭倒是较为了解自己的弟弟:“你有什么法子能增产么?”

“将海水引入滩涂,暴晒。借日晒制盐。”

老盐工嗨了一声:“我们现在就是如此制盐的。现将海水引入盐田制卤,再将卤水引入另一池中继续晒制,结晶成盐。”

王益柔楞了一下:“那为何还要铁锅煮盐?”

“直接晒干的盐是苦的,没法吃。煮卤水让它变成糊状,第二天结晶出来的盐粒才能吃。我们这盐都是送往汴京的好盐。”

王益柔还准备拿晒盐法秀一下,没想到不但晒盐法已经被使用,人家连不同浓度析出什么都比自己知道的清楚。

而王益柔的丢人还没有结束。

“另外,这都十月中了,盐田哪里还晒得出多少盐。”

老盐工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中一定蕴含了鄙夷,王益柔十分确信这一点。

老盐工也不继续为难王益柔了,转头给柳永说道:“现在最大的难处其实是盐田不足,我们只有3亩的滩涂改为了盐田,要是稍大一点便能多产些。”

柳永点点头,给旁边的管事说:“你把缺的亩数报上来,多估计点。我回去会派人来处理,买也好,租也好,先把今年对付过去再说。”

穿过寨子,这边靠近海边的滩涂,定海县仅有的几亩盐田也分布在这里。

相较于进寨子的那边,这里居住的盐户更多,也更为集中。

破败和拥挤,这是王益柔的第一感受。刚刚进寨子的那条路,虽比不上县城里的住宅,但多数都是土房子,就是用土块堆砌或者直接用泥土版筑而成。

而这样的房子,王益柔在二十一世纪支边的时候还见到不少,在宋朝看见自然当然更不足为奇了。

而眼前的这些……,窝棚。大多数的屋舍四壁不齐,几户人家共用着一堵岌岌可危的矮墙。

其中最惨得只有三四根柱子,用些草绳扎着,草绳上坠着些稻草充作墙壁。

实在看不下去了,王益柔收回目光看着前路,但路上又好到哪里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