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1522年我在大明当海盗 > 234.无锡安氏,富甲天下

234.无锡安氏,富甲天下

无锡安氏,原姓黄。

江苏悬珠里人,出身低微,世代贫困,日日为生计所迫。

明洪武年间,家人子嗣之中,有人入赘于无锡胶山一安氏农家,自此世代居于胶山,不复出也。

安氏乃是小农之家,但善于经营,世代传家,祖训辈辈。

“兼并土地”已是一条重要的家训。

到了安民泰之前,其父安祚经营得当已是当地不小的地主。

安国以土地立家,主要靠的乃是大肆兼并土地,可以说,无锡安氏的发迹路线和大部分的封建世代,商贾之家都类似,大量的土地为资本,大肆吸纳佃户来投,又与当地官府相连。

一手遮天。

这也和当时的风气不谋而合,大明时代,商贾之家极为艰难,往往面对的是政策和官僚阶级的双重压迫。

重农抑商,贱商抑末都让商贾在各方面遭受到了打压,所以各地的大商贾其实本质上还是以大地主为基础的。

所谓的商贾虽然有,但往往不长久。

商不可为本,为本则伤。

像是安国家这种另外还经营书坊,印刷业的这部分的钱款收入也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像是安国这样的替当地官僚阶级印书出文甚至不收取款项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可以说,安国的书坊更多的是象征他附庸风雅的表现,更多的是为了给自己博一个好名声,替人印书变相行贿,只是这种手法宛若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更是受世人一时追捧,以为是风雅名士。

不过,因为书坊的存在,安氏一些支脉同样有别的想法。

毕竟在无锡,安氏的财富空前强大,但地只有那么多,想要通过土地牟利,养活所有的安氏子弟本身就不大现实。那么从商就成了其中一条可以选择的路子。

而孟星竹这一脉便是如此而来。

翁小姐是在此时见到了安大掌柜,和他的侄子。

两人面色都不是很好,尤其是安大掌柜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风尘仆仆而来的田间老农,而他的侄子则晒的黝黑,身子尚是长得健硕,像是个黑铁塔一般。

便是比之冥人也不遑多让。

安大掌柜,单名一个季。

乃是无锡本地人,因为从商而从安氏的支脉之中独立了出来,往日里经营的乃是奇货生意,而更多的则是关于钱粮流转,生意做得极大。

所谓的奇货,乃是指看准了时机所囤积的货物,其中,米,盐,甚至是大石都可以作为奇货储备。这等行当非有魄力之人不可担当。故而翁小姐听闻这位安掌柜的营生之后,哪怕见了这等尊容,也不敢轻慢一二。

见得他入了厢房,连忙起身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