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彪悍农女病娇夫 > 124选妃

初六一大早,先是土窑放了一挂长长的鞭炮,贴上开工大吉,预示着开工啦。烧香,拜土地公,请他保佑今天顺顺利利。莫家人,就连莫青山和韩承泽都去烧香拜拜。

紧接着韩一楠和莫鸿达等人去了旭日作坊,工人们早就吃了早饭,在作坊门口排着整齐的队伍等着。放了鞭炮,烧香拜神,发了开工红包。作坊上午打扫卫生,备料,下午正式开工。

临时工让他们去河边挑沙,筛沙,盖作坊的时候用得上。

刚安排妥当,陈大人派衙役来请韩一楠。各镇各村的人,都已经来了,正在林老家喝茶呢。

对于五峡镇的变化,各镇各村都看在眼里,不羡慕不嫉妒是不可能的。那又怎样呢,谁让他们村他们镇没出现这么一个能干人呢。

昨日已通知,说是有新的种植水稻的法子,这法子还是韩一楠想出来的。今儿天不亮来就起来了,生怕迟到了。

等韩一楠进来,众人都看着她,这么个小女娃子,竟然能想出那么多赚钱的主意,不得不佩服。

这么多人,韩一楠并无拘谨,不卑不吭的行礼:“民女韩一楠见过陈大人!”

“一楠姑娘不必多礼,快请坐吧!”

陈大人请韩一楠坐下,对在座的道:“今天本官请各位来呢,是有个重大的事情与大家商量,共同探讨。昨天也跟大家透了个底,就是春种水稻的事情。我们先请一楠姑娘说说她的种植方法,有什么问题,到时候可以直接请教她。”

现场针落可闻,韩一楠站起来:“我的种植方法,就是先育秧苗,从播下稻种那日算起三十天后,移栽到水田里。这样节省稻种,成活率高,还抗旱。管理得当,能增加产量。增产一石,应该不成问题。”

听到这个数字,大家吃惊不小。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知道如何育秧,韩一楠将手中的图纸拿出来,贴在门板上,一一解释给大家听。

这图纸是昨晚临时画出来的,为的就是今天能让大家更明白。更是详细的画出秧苗出两叶、三叶如何管理,如何移栽到水田里。甚至秧苗后期如何管理,都写出来了。

字迹有些小,说完后,大伙儿都上前细细的看。

“这些大伙儿可以抄录回去,到时候育秧,你们还得派几个人过来学习,学会后再回去教自己的村民。”韩一楠退在一边,“当然,我到时候也回去各村检查查看,进行指导。”

等大家看过后,陈大人问:“你们觉得如何?各镇各村的人商量一下,同意的站右边,不愿意的站左边。”

结果,一众人商量过后,都站在了右边。

“行,既然大家都同意了,就将一楠姑娘画的图纸抄下来。”等各自抄好了,陈大人又问韩一楠,“一楠姑娘,这育秧下种是什么时候?”

在座都在等韩一楠回答。

“育秧在三月初,各位回去后,各村先把种子选好,一亩地七公斤上好的种子。等二月末,大家直接到莫家沟学习如何育秧。”

等韩一楠说完,各位有请教了许多不明白的地方,才散去。

只剩下韩一楠、林老和陈大人,陈大人看着韩一楠:“实不相瞒,这事儿本官还得报给府郡大人。一楠姑娘可否将种植方法写得详细一些,到时候本官也好解说详细明白些。”

“民女画图和字都生疏,不如民女说大人写,图也由大人画吧。”要是轩辕玉晟在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深深感到无力的韩一楠十分惦念轩辕玉晟。

“好!”

当天晚上,韩一楠也收到了轩辕玉晟的信,最重要的是几张图都画出来了。知道他回去一切都好,他父皇母妃都很好,韩一楠就放心了。信中说正月底就能回来,韩一楠突然开始数日子了。

好在新作坊开始挖地基,年前莫鸿伟定的砖瓦开始送货,正月十五前,地基挖好只等盖起来了。

韩一楠又增加了儿童单板二轮、三轮滑板车。这些有前面的图纸,让青文跟着改一改画出来就成。穿衣镜也做出来,坩埚炉烧好,只等新作坊盖出来投入生产。

而想着正月底会莫家沟的轩辕玉晟,却没那么顺利。

正月十五看花灯,皇宫里也挂着各种各样的花灯,赵香涵发了请帖,邀请了许多世家夫人和大臣家眷带着她们闺中的女儿进宫赏花灯。

此次进宫赏花灯的夫人小姐心中都明白,这是皇上和赵贵妃娘娘给晟王殿下选妃。

等进宫一看,不仅与赵贵妃相好的几个嫔妃也在御花园,皇后娘娘也在。不仅如此,忠义侯府大夫人及嫡次女孙妙珍也在邀请之中。什么时候,皇后娘娘与赵贵妃交好了,

来的小姐都是嫡出小姐,这就是要选正妃和侧妃了。

赵香涵今日心情好,在加上穿得好看,更显得光彩照人。热情的招呼夫人小姐观赏各式各样的花灯,皇后娘娘也一起帮忙。

观赏晚花灯,赵贵妃又请大家欣赏歌舞表演。

一曲舞蹈过后,皇后娘娘提议:“在做的各位小姐都是多才多艺,今日热闹,又刚好打了台子。不如请各位小姐也凑凑趣儿,表演才艺。咱们也来弄个奖励,热闹热闹。”

“皇后娘娘说的是,这样看表演未免太过无趣。各位小姐的才艺都是顶尖儿的,我们身居宫中,你们表演也让我们开开眼界。”赵香涵笑着附和,见下面一个个跃跃欲试,看来没有不愿意的。

在座的十几位小姐,当然想在皇后和赵贵妃面前露个脸,记住自己。不过个个都矜持着,谁都不想第一个出场。

忠义侯府大夫人站起来,微笑着对赵香涵道:“赵贵妃娘娘年轻的到时候,那一手古筝弹得可是名满京城。今日不若贵妃娘娘领个头,也让这些小辈们知道山外有山。”

自从轩辕玉晟离京后,惦念思念儿子没心思弹古筝。今日心情好,赵香涵爽快的答应了:“王嬷嬷,拿本宫的流月过来。”

古筝奉上,赵香涵净手熏香,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

弹奏出的曲子时而柔和,时而流畅,时而跳跃,时而活泼。前面琴声浑厚而优美,仿佛看到了高山之雄伟苍劲后面旋律悠扬流畅,淡雅清新,细腻绵长,有小溪流水的潺潺,有细流涓涓低回婉转慢慢汇流成河有大江东去的磅礴,有瀑布倾泻的奔腾。

在场的人听的如痴如醉,心里对赵贵妃琴艺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曲终了,轩辕沅陵从假山后面走出来,拍手叫好:“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

“参见皇上!”众人齐齐跪拜。

轩辕沅陵上前扶起皇后和赵贵妃:“都起来吧!”

“皇上,您怎么来了?”

“被爱妃的琴声给吸引过来的!”轩辕沅陵笑着道,“好久没听到爱妃抚琴,今日听了余音绕梁啊!”

“能得到皇上的夸奖,臣妾很骄傲!”赵香涵俏皮的说道,惹到轩辕沅陵哈哈大笑。

坐定,刚才扶起皇后的时候,感觉到她的手冰凉,立刻让花嬷嬷递上暖炉,给加了一件大髦,“皇后身子不好,要注意保暖。”

“谢皇上!”

担心在座的各位嫔妃和夫人小姐冷,皇后又吩咐加了炭盆。

“你们刚才要做什么,接着做,朕来这儿没别的,就是来凑个热闹。”看没动静了,轩辕玉晟问赵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