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 第二十九章 放下心结

第二十九章 放下心结

想到家里两个眼巴巴的家伙,还有这个段瓘也一脸期待的看着他,眼神很诚恳,流露出一种我都把那么多好吃的给你吃了,有这样出风头的好事你怎么能不带上我的意味。

李东升笑着道:“好,我们兄弟就一起去看看长安的菊花是什么样的。”话一出口,就感到为什么就这么别扭呢?唉,二十一世纪的思维还是邪恶的,其实菊花它就是一种花。

两人说笑间,崔夫子走了进来。教室为之一静。崔夫子虽然不苟言笑,但是他的教学水平还是非常高的。古代的学问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大家族传承下来,外人很难得有机会去看到那么多的书跟名师指导。也就是从隋朝开始有科举才有书院制度。据说崔夫子是五姓七望中崔家的人,不管多跳脱的学子在他面前都老老实实。

眼光扫一下教室,也不说废话,直接开始讲课。大家也已经习惯,不过崔夫子对李东升还是另眼相看的,经常走到他身边问他经义的意思,李东升也根据后世的一些想法牵强的答出来。虽然不是正统的答案,但也有自己的想法。

崔夫子最喜欢李东升书法,他最欣赏的书法家是王羲之,每次学文的时候看到李东升慢慢地研墨,然后执一管簪笔,在一方纸上练习书法,就有好多老师借口来旁听,然后就围着李东升看。把周围的学子们看的是又羡慕又妒忌。唐朝人对书法极其热爱,可以说要想在唐朝出人头地,写不出一手好字就免谈。

九月初八,初秋时节,昨夜的一场大雨冲刷得山谷清新、林木滴翠,阳光映照着,路边的石斛、萱草、、蔷薇,花影扶疏,争奇斗艳,从长安城山麓至龙首原的山道宛若图画一般。

薛礼临时充当车夫,驾着一辆马车在不甚平坦的山道上缓缓地行着,后面还有两辆坐着段瓘跟李思文,从长安城到龙首原下的诗会地点有近二十里路,马车得走一个时辰左右。李德謇没有跟他们一起,估计去接什么若雪姑娘了,李东升不怀好意的想:也不知道轮不轮到你,估计有多少达官贵人在排队。

李东升、李德奖坐在车上,山道崎岖,不过这个车是跟张出尘借的,性能不错,颠簸很小,李思文跟段瓘看到这个马车啧啧称奇,很想上来体验下,不过被李东升赶走了。四个大男人挤一个车里,太恶心。后面两个就惨了,一颠一簸,段瓘得心口恶心,脸色有些苍白。

走了一段,段瓘跟李思文实在受不了了,喊停了马车,下来走走。看到李东升跟李德奖竟然没有下来,想着有难同当,也把他们两个人拽下来一起走。

四个人在山道上慢慢地走,到底是年轻人,一边追逐打闹,嘻嘻哈哈,笑声布满了整个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