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挽明 > 第392章 同济的诞生

第392章 同济的诞生

随着铁路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开始产生了,那是熟铁铁轨的寿命问题。虽然马拉列车因为动力的问题,列车的承载力和运行频率都不算高,但是早期铁轨的质量参次不一,导致铁轨的寿命普遍不长,差的大约一年左右,好的也3年下。

虽说当这些铁轨更换下来之前已经赚回了成本,但是重新回炉铸造也是一件极为耗费人工和燃料的事。而这些年来钢铁行业的发展,也让工人和技术员们对于生铁、熟铁、钢三种工业产品有了更多的了解。

因此从今年年初开始,唐山钢铁厂的工人和技术员们在试图,直接往高炉炼出的铁水添加打碎的熟铁铁轨和其他造渣剂,试图一次性制造出钢产品来。

十月十四日,徐省声和唐山钢铁厂的管事站在了高炉前,准备见证第二十七次炼钢试验。钢铁厂的管事信心十足的对徐省声说道:“徐大人,这一次我们一定能够成功,我们已经汲取了次失败的教训,对运输铁水的罐子和进行炼钢的转炉都做了改进,添加剂的数量也重新进行了调整”

一直关注着高炉的徐省声听完之后,方才对着管事问道:“那么要是成功了的话,这样生产出来的钢起坩埚炼钢法炼出的钢造价相差多少?后续的加工有没有问题?”

管事有些抑制不住兴奋的说道:“如果成功的话,生产出来的钢大约坩埚钢的造价要低一倍,大概在100元下一吨,我们生产的生铁吨价高了23倍,当然性能应该不及坩埚钢,可是架不住这样生产的钢产量大啊。

坩埚钢3400元一吨,苏钢也要将近300元每吨,咱们算150元一吨也有着足够的利润了。如果拿它来替换铁轨的话,这寿命肯定是熟铁铁轨好的多了。至于加工问题,只要能够生产出来,能加工。坩埚钢不也加工出来了吗”

四个小时之后,第一炉钢水终于开始注入钢水包准备进行浇筑,富有经验的老工人很快察觉到了这些钢水和铁水之间的细微差别,认为这一次的炼钢试验应当是成功的。三日后,对这些钢块进行了物理的测试,最终所有的技术人员认为,这应当可以称之为钢铁,而不再属于生、熟铁的范畴了。

当然,这种钢铁的性能只熟铁好一些,远不能和坩埚钢的性能相,只能称之为劣钢。但是再劣质的钢也好过最好的精铁,能够使用于大多要求精铁性能更高的地方,可以作为价高而数量稀少的坩埚钢的补充。

其他先不说,光是用于制作高炉的钢板变得廉价而易得了。当徐省声携带着第一手转炉炼钢资料返回京城时,通往钢铁时代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了一条缝隙。

也几乎在这个时候,第一趟出使欧洲的大明船队,在历经了三年的航行之后,终于返回了大明,抵达了海港。这还是第一次大明船只成功造访了万里之外的欧洲,因此在海市民得到消息之后,不由纷纷前往了码头去看船队带回了什么海外珍。

然而令他们感到失望的是,从船下来的只是一些西洋人,还不是什么美女。而船只也没携带珊瑚、珍珠和黄金、白银,只有一些苗木、植物种子和一些动物。看到这些船卸下来的货物之后,市民们便扫兴的离去了。

不过农科院在海的分院人员,却把这些市民所不屑一顾的动植物当做了宝物,小心翼翼的将它们都装车运回了分院的基地去。

伽利略在女儿和弟子的保护下终于安全的踏了海码头的青石台阶时,长久的海生活让他反而晕起了陆地来。长达一年时间的海航行,不仅没有让他疲惫不堪,反而似乎令他年轻了几岁。

虽然这个时代的海航行生活和在一座移动监狱里服刑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伽利略却觉得这段航行,他好像回到了过去在帕多瓦生活的日子。除了居住的地方狭小了些,但是心灵能够漫步的地方却在意大利要宽广的多。

在船,没有人会拿1616禁止令和天主教义来威胁他,某个教廷派来负责监视他的神父,很快认识到了,在船究竟应该听天主还是听船主的话。于是伽利略在这趟航程,既可以研究船风帆的受力问题,也能研究下南美大陆的动植物及太平洋岛屿的动植物之间的联系,季风、信风还有暖流、寒流的形成原因等等。

一个把精神全部集于科学研究的学者是不会察觉到时间的流逝的,因此当众人登了海码头时,伽利略对这趟航行的结束还有些依依不舍。

这使得他看到来迎接自己的沈廷扬和宋应升时,便迫不及待的用问道:“我的天台和实验室在什么地方?我想尽快看到它们,另外我还希望找一位能够制作镜片的工匠给我,我在船的时候设想出了一种新的镜片磨制方式,也许可以制作出看的更远的天望远镜”

听到伽利略用北方官话和他们对话,沈廷扬和宋应升都颇为吃惊,虽然对方的语调还有些生硬,但是进行普通对话已经毫无问题了。一边的太监徐高看着两人吃惊的模样,倒是颇为自得,伽利略能够说出这么一口流利的北京官话,这可大多是他的功劳。

沈廷扬很快恢复了正常说道:“伽利略先生,您先不必这么着急,天台和实验室都会有的,不过不在这里。你们刚刚跋涉万里,请容许我们对各位做一个详细的身体检查,一旦确定了各位的身体状况,我们可以乘坐海到南京的铁路,然后再渡过长江走运河,能抵达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