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挽明 > 第352章 晋地三藩

第352章 晋地三藩

当内阁盘问质询孙之獬,苏长青究竟是什么人的时候,朱由检正在西苑精舍招待晋王世子朱审烜、代王世子朱彝和沈王朱效镛,福王世子朱由崧在旁作陪。品書網

五人,崇祯和朱由崧、朱审烜年纪相近,言辞之间较为亲近,代王世子和沈王都是五十下的老人,和皇帝之间的血脉已远,自是倾听多而发言少。

崇祯让山西三藩前来西苑精舍,自然不是为了一叙亲情的。聊过了开场之后,他便向着三藩说道:“先晋王、先代王都在这两、三年内离世,朕一想起便唏嘘不已。

当年太祖开国未久,为了四海安宁方才将子孙分封于各地,却不料这当年一别,倒是令亲戚们从此天南海北,从此再不复相见了。

民间百姓尚且知道聚族而居,生于帝皇之家反而难以知道走亲访友之乐,朕每每思及此事,大感悲哀。

朕思虑着,若论天下之繁华,哪处能得京城呢?朕在京城享福,却让亲戚们在外吃苦,这也有违圣人之道啊。

朝那些大臣总是在朕面前百般阻扰,说什么按照祖制,各藩不能入京久居。但是朕才不理会这些人的鼓噪,这亲亲尊尊的伦理纲常,什么时候说过,咱不能照顾自家人了。

你们也京快两、三个月了,觉得是京的日子快活呢,还是山西好?大家都是同一个祖宗的,有一说一是了。”

除了福王世子之外,其他三人都是默然无语。从他们被召来京城时,三人知道皇帝是想要动摇自己的封国了。

但是有福王和陕西诸藩为先例,三人都知道这位年纪轻轻的皇帝心里,可是最不讲什么亲戚情分的。“顺他者昌,逆他者亡。”才是正理。

晋王世子、代王世子是最先屈服的,两人到现在都没有晋升王位,若是惹的崇祯不快,搞不好要弄丢已经到了手边的王位,那才是何苦由来。封国能不能保住且在说,面前的王位总是要先坐再讲。

抱着这种心态的两位世子,先后向皇帝表态道:“臣等也期望长伴陛下左右,享受下亲族之乐”

沈王朱效镛则有些不舍自家在潞安府的基业,加他已经坐在了藩王的位置,因此不由便有些推脱道:“京城虽然繁华,但是臣已老迈,倒是更稀罕一些故乡风景。

再说,本藩已经藩多年,这藩人口众多,让他们抛家舍业的来京城居住,恐怕难以为生啊。”

朱由检抬头看着沈王许久,终于面色不改的说道:“沈藩果然是年迈了,我朱家的故乡自然都在凤阳,什么时候跑去党了?

至于沈藩一系的生计,王叔在泽、潞两地的煤铁产业占据了近半,难道还发愁养不活子孙么?”

崇祯这么不客气的说翻脸翻脸,顿时让朱效镛有些下不了台。他正想说点什么反击的时候,却听皇帝继续说道:“朕让王叔来京城,也是想让你离开泽、潞这个是非之地。

潞州荫城号称千年铁府,乃是此前山西境内第一等的冶铁心,听说从前山西之铁十之七、八便是出自此处。

这张家口通敌案,那几家商号贩卖给后金的铁料甚至是成型的兵器,已经查明都出自于山西,其接近九成的铁料和兵器是来自于潞州荫城。

将士们在前线流血牺牲,朝廷四处筹措物资军费抵抗女真入侵,倒是有人趁着这个时候发国难财,王叔你觉得朕要怎么处置这些奸商才好呢?”

朱效镛顿时惊慌了起来,赶紧起身说道:“臣绝对没有和女真私通,还请陛下明察。”

看着态度急变的朱效镛,朱由检笑了笑说道:“王叔不要太紧张了,都是姓朱的,朕还能不信自家亲戚吗?”

朱效镛刚刚松了口气,朱由检却又说道:“不过朝大臣们好像不这么看,他们对朕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让朕不要被亲情蒙蔽了眼睛。

朕虽然不欲理会他们,但天下悠悠众口也难堵啊。这内务府没有进驻泽、潞之前,两地的煤、铁产业十之八、九都在沈藩手,如何让人信服王叔没有牵连其呢?瓜田李下不正是说明了王叔的处境么?”

朱效镛脸色变了数变,终于开口说道:“臣刚刚想过了,潞安虽好,但又如何及的京城热闹,臣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