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活在明末夹缝中 > 第四十八章:崇祯七年那些事3

第四十八章:崇祯七年那些事3

崇祯七年四月,一个人在大明的舞台上展露头角。

此人在原本的历史上是一个定义大明王朝生死的标志,因为明史言:传庭死,而明亡矣!

对,便是孙传庭。

孙传庭是个见证大明四朝的人物。

他赶在万历皇帝最后一年中了进士,见证了泰昌滴刚刚上任就一命呜呼,然后这个一心报君王、效忠死的人才,在天启年,实在是看不惯阉党的横行跋扈和朝政上下的乌烟瘴气,一怒之下,辞官回乡。

他的家乡在哪里?

山西代州。

唐溪东肯定不知道,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曾经藏着一个大明最后的一员大将。

但显然历史就是如此滑稽和戏剧性。

唐溪东北上太原府之时,孙传庭自代州渡黄河入陕西投奔洪承畴。

于是唐溪东便与孙传庭就此错过。

不过反过来讲,即便是唐溪东遇到孙传庭,也难以收服此人。

只因为此人身上有两个特质,一是嫉恶如仇,二是忠君爱国。

而唐溪东的所作所为,在忠君爱国的孙传庭眼中就是大奸大恶,孙传庭说不定会趁机刺杀唐溪东,哪里可能为其所用。

所以错过孙传庭对于唐溪东来讲也是好事一桩。

投奔洪承畴之后,孙传庭遇到了重用。

因为自山西归来之后,洪承畴手中兵力一空,大将死伤过半。

正是重整旗鼓,用人之时。

孙传庭恰好遇上好时机。

洪承畴此人妒才,如若不是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哪里会重用孙传庭。

历史因为唐溪东的出现而改变,孙传庭早一年出山,不是去了京师而是入了陕西,遇到了以后与自己齐名的大明三大顶梁柱帐下。

三大顶梁柱自然是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

洪承畴不得已重用了孙传庭,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于是孙传庭果然给洪承畴一个大惊喜。

四月,反军定日北上,攻入陕西,重回故乡。

此时明军大量囤积南线,只有陕西明军独自支撑在北线,卡住反军兵进陕西之路。

孙传庭率军阻击于一线。

随着四月陕西反军北进陕西,孙传庭自然感觉到压力忽然增大,攻势变强。

思索之后,孙传庭猜测陕西反军意图北上陕西,躲避南线大明兵锋。

于是急向后方洪承畴禀报。

洪承畴虽然妒才,却也识才,毕竟要先有识人之明,才会起嫉妒之心。

孙传庭的回报,洪承畴不敢轻易弃之不理,忙向五省总督陈奇瑜汇报军情。

陈奇瑜闻陕西反军意图北进,便开始调集兵力,紧咬不放。

陕西反军刚刚甩来南线明军,对方转眼又追了上来,加上北线明军拼死抵抗,阻击在回师陕西的必经之路上。

此时,可以说,在有了逃回陕西之心以后,在明军的威逼下,陕西反军已经自乱阵脚。

于是。

五月初这一日,在四面皆是明军大队步步紧逼的情况之下。

五十万反军开始另辟小径,进入了深山峡谷间——车厢峡。

至此,陈奇瑜稳坐钓鱼台。

车厢峡,乃古之栈道,所谓栈道便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山谷小路。

此时早已被废弃,深山峡谷之中,杳无人烟,野兽纵横、道路崎岖,山势凶险。

五十万大军进去容易,出来难。

陕西反军自寻死路,战争的胜利天平彻底倒向了大明一方。

后世很多人将,该怎样怎样解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