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活在明末夹缝中 > 第四十二章:传国玉玺和插汉部

第四十二章:传国玉玺和插汉部

刘雪华是崇祯六年年初来到平阳的。

作为一个深受西学影响的学子,在唐溪东大量招收像他此类人之时。

刘雪华第一时间投奔山西。

他是京师地界人。

在山西待了半年的事件,从一个学校的教书先生,刘雪华开始走入唐溪东行政圈子里。

如今在工业部任职。

掌管纺织厂筹建工作。

但,刘雪华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锦衣卫暗探。

一个在京师有钱有房有家室的人,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天灾不断的穷苦之地?

只有一个说法,那便是他有自己的目的。

半年的时间,潜伏在山西唐溪东身边,刘雪华算的上的渐渐取得了唐溪东的信任。

半年时间之中,刘雪华未曾联络过锦衣卫驻山西暗使。

一切的一切都是非常小心。

一边不断记录自己在山西所看到见到听到的一切。

一边刘雪华也在吸收汲取山西更为超前的行政观念。

例如学校的建设、例如百姓就业的合理划分、例如对于工商重视鼓励、例如商业税的收取、例如鼓励工匠对于工业技术的改进并予以奖励等等。

半年的时间下来。

刘雪华亲眼见证了一个贫苦落后的山西,开始成为北方最富裕最安宁的强省迈进。

在不断观察分析暗查当中,刘雪华渐渐开始改变对于唐溪东的看法。

此人所有的作为中似乎都能体现:以人为本、百姓为先的思想。

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大才,是个真正能够救世的良才。

但,同时在了解越深之后,刘雪华对于大明朝廷也越发担忧。

因为此刻就在大明朝廷与陕西反军不断耗费精力、时间、财力、兵力纠缠在一起之时。

唐溪东得到了充足的时间来壮大自己。

他手中已经有了三十万敢战精锐,粮饷充足、兵卒重纪、战备完善、火器犀利。

这样的山西,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明京师一地之力。

甚至比大明在整个北方的实力都相差不多。

如此下去,万一某一天,这头潜伏着的雄狮要张嘴撕咬猎物之时,大明是否真的能够扛得住他的力量?

刘雪华心中藏着重重的忧虑,他是天子亲军。

身负重要责任。

刘雪华在山西待得时间越长,就越觉得自己被大海包裹着,一种强烈的窒息感压迫着他的精神和肉体。

八月底。

无意之中,刘雪华得到一条令他震惊到内心颤抖的情报。

原来之前唐溪东北上援助蒙古插汉部是为了谋取传说中遗失许久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被唐溪东得到了?

刘雪华,意识到事情的重要。

他是个古人,对于传国玉玺的概念,实在是太过于根深蒂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得传国玉玺不一定得天下,但得到传国玉玺的人必然会被诱使争夺天下权主的野心。

刘雪华坐不住了。

他需要去联系锦衣卫暗使,将重要情报传达朝廷,上达圣听。

一让朝廷早做准备。

刘雪华知道,与反军相比,唐溪东对于大明的威胁要远远大于反军。

甚至要比后金还有大。

一个实力雄厚的一方霸主,还得到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信的传国玉玺,宛如雄狮插上了双翼。

八月。

张夏海率大军全部返回山西。

同时带回的还有四万插汉部老少青壮。

同时还有源源不断的蒙古其他小型部族不时会请求迁移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