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活隋 > 第140章 赏识

四人都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位尚未崭露头角的李靖,杨勇问道:“你就是被族叔夸赞的李靖?”

杨勇口中的族叔自然是杨素,能让杨素夸赞的人不多,一个是易乐,而另外一个就是面前的李靖了。

李靖骄傲的挺起了瘦弱的胸膛,不客气的回道:“正是。”

而易乐的反应是最奇特的,他不断的上下打量着面前的李靖,一想到他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大唐名将,还拐跑了红拂女,就觉得真是小时见大。

不过现在,他在易乐的眼中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就算有通天的本领,真如后代神话那般成为了托塔天王,但现在他还是一只雏鸟。

“我随舅舅而来,他说这里有长安来的氏族子弟。”李靖顿了顿,“我从未去过长安,但今天一见到杨家两位郎君之后,便明白了,长安子弟也”

杨广咧嘴笑了起来,他看出了李靖眼中的焦虑,开口道:“阿耶对我们兄弟二人严厉了一些,不过心是好的。”

“我刚刚都在帐内看见了”李靖欲言又止,明显是说营门口的那场大戏。

杨勇和杨广的脸色暗淡了下来,似乎这位只有八岁的小男孩秉承了话题终结者的基因,能轻易的将话题聊死。

“童言无忌,童言无忌。”易乐连忙缓解着气氛,他问道:“你来了多久了?”

“跟庞侯一起来的,这几日都和舅舅住在营地之内。”李靖虽然出色,但他的骨子里还是流淌着这份年纪应有的贪玩个性,“都要无聊死了!早知道不跟舅舅来了!待在雍州多好啊!”

“那你知道你舅舅、贺若弼有什么事情找国公吗?”杨勇好奇的问了起来。

机警的小眼神一下子迸发了出来,别看李靖年纪小,但他也知道利害关系,他狐疑道:“怎么了?”

“没什么啊!就随口问问。”杨勇也看出了端倪,看来要从李靖的嘴里套出话来并没有这么容易,“也不知道国公他们要谈多久。”

四人的心思都系在了主帐内的谈话,而所有线索都现在了帐外的李靖身上。

他既然能得到杨素的赞扬,就有着一定的过人之处。

就在这个时候,门帘撩开了,庞晃走了出来,“议曹,国公有请。”

易乐大感意外,没想到这个时候将自己叫进去,肯定就是和贺若弼的事情有关。

李渊流露出了羡慕的眼神,他也想被杨坚叫入帐内共同商议,而李靖却以吃惊的状态看着这位脸生的议曹。

易乐迈进了主帐,而这一步,奠定了他在杨坚心中的地位。

可高颎并没有料到韩擒虎与贺若弼要来,所以锦囊里并没有提及如何应对现在情况的方法,剩下的,就只有靠易乐自己解决了。

帐内的气氛很压抑,杨坚黑着脸,而贺若弼在一旁却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韩擒虎一见易乐进来,连忙打着圆场,说道:“议曹来得正好,辅伯,这可是高司录的乘龙快婿!你和高司录也算是旧相识了,就让这位易议曹来说说。”

易乐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的被叫了进来,还要他说个子丑寅卯,这下易乐可真有些慌了。

庞晃站在易乐的身边,小声的提醒着:“议曹,辅伯受命跟随韦国柱前去收复南陈淮南诸州。国公的意思是暂缓行事,而辅伯却一意孤行。”

易乐听了个大概,他不明白贺若弼为什么要与杨坚对着干,既然能同站在一个帐内,起码说明他的心是向着杨坚的,是愿意与杨坚一起反周的。

易乐上前了两步,对贺若弼拱手说道:“县公,此番出征你可有几成把握?”

“十成。”贺若弼真如杨广所言,心性极高,他斩钉截铁的说道:“南朝小儿不过是苟延残喘之势,不出三月定能德胜而归。”

“那既然公有把握,为何又要急于这一时呢?”易乐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他想要知道这位贺若弼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先父的遗愿便是平定南陈,我需遵循。”贺若弼毫不掩饰的说着:“早一日收复淮南,南陈的平定就指日可待。”

“辅伯!”杨坚恨声道:“如今陛下都要退位了!就不能再缓缓?等幼主登基时再出兵,岂不是更好?”

易乐从杨坚的话语里听出了私心,宇文赟退位,杨坚首当其中的便会掌握更多的权利,此时的他也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固庙堂之上的悠悠众口,也更能巩固自己的地位。

“此兵必发?”易乐诘问道。

“韦柱国年事已高,命令还没有下来。”贺若弼谨慎的回答着:“不过就这两日了。”

易乐想了想,对杨坚说道:“国公,军令一出,还有迂回的余地吗?”

杨坚紧锁眉头,“军令如山,自然不改。可现在是宇文赟只是有意收复淮南,并没有给出命令。我真不知道,辅伯!你究竟在急什么!就不能等等我?”

杨坚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可见他心中的焦灼。

但易乐似乎明白了贺若弼的想法,他只是想要完成他父亲贺若敦的遗愿,谁能过让他去平定淮南,他就听命于谁。

而杨坚的反周,跟他的关系不大,起码没有庞晃与韩擒虎来得直接,这两人是真真想要通过杨坚达到自己的仕途顶峰。

既然贺若弼的心气高,那易乐也有了办法。

他对贺若弼问道:“此行若是与韦柱国同去,公任何职?”

“行军司马。”贺若弼答道:“谋事一二。”

“公为司马,平南陈,不假。”易乐顿了顿,接着说道:“但此功会记于韦柱国之上,司马焉能与元帅争辉?”

杨坚的眼神一下子犀利了起来,炯炯有神的盯着易乐,而韩擒虎与庞晃二人面对易乐如此大胆的说词,甚感意外。

“议曹何意?”贺若弼狐疑的打量着这位故人的女婿,“还请明示。”

易乐抱拳对杨坚说道:“国公,下官有一请求,还请国公恩准。”

杨坚思索了片刻,“但说无妨。”

“若是贺公能缓些日子随韦柱国出征,得胜之后,国公上表幼主,拜贺公为刺史如何?”易乐的心砰砰直跳,但语气却异常的平稳,“如此一来,贺公既能完成令尊之遗愿,而且还能光耀门楣,岂不快哉?”

易乐说完便低下了头,等着杨坚和贺若弼的反应。

杨坚倒吸了一口凉气,易乐的处事方法和高颎有几分相似,先拖住对方,稳住阵脚,再行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