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活隋 > 第131章 初入亳州

第131章 初入亳州

亳州,自汉以来,便是藏龙卧虎之地。

前有曹操一族在此发迹,夏侯一脉鱼跃直上,而如今,杨坚一家子,李渊也来了。

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要成为帝王的人,都要来这个地界转上一次。

杨坚此次出番任亳州总管一职,军政都掌握在手中,更有任免亳州官员的权利。

不过,他来,也仅仅是走个过场,半月之后,他就将离开亳州重返长安。

“前面就要进亳州界了,”前方探路的李渊快马跑了回来,这一路上,他或许是为了给杨坚留下一个勤劳肯干的形象,充当了探路兵的角色,“国公,我们是不是即刻进城?”

杨坚勒住了马缰,他抬头看了看时日,漫不经心的问道:“你们觉得如何?”

这是摆在四人面前的第一次考验,杨坚的意图很明显,明明自己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可就想听听自家儿子、李渊和易乐的看法。

队伍停了下来,四人骑着马围在了杨坚的身边,八目相对,似乎都在等着对方想开口。

杨坚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四人,他得意洋洋的问着:“如何?”

杨勇这一路的表现也不错,他似乎是急于表现,见另外三人都不开口,便洋洋洒洒的说道:“国公,此番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才到了亳州。大家都舟车劳顿,餐风饮露。应该进城好好休整一番。”

“体恤下属,不错。”杨坚点头道。

杨广见自己哥哥的建议得到了表扬,立马附和道:“我觉得哥哥说得不错,自长安出来之后,我们几乎是日夜兼程,现在应该进城。亳州是军政重镇,应早日接手,稳定民心。”

“附和之意由盛,但考虑尚可。”杨坚平淡的说道。

李渊见两位杨家兄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也说道:“国公自长安出,沿途百姓夹道欢迎,实属乐事。渊自前沿探得,亳州诸官都已在城门等候,翘首以盼,还请国公移步,主持大局。”

“凡事有准备,路途多观察,尚可。”杨坚转头看向了一直没有说话的易乐,诘问道:“议曹认为如何?”

易乐的心砰砰直跳,这还是第一次给杨坚谏言,他略带紧张的说道:“亳州近在眼前,进城不过朝夕之间,但此刻却不能进城。”

“哦?”杨坚挑眉道:“为何不进?”

“对啊?为何不进?”另外三人异口同声的问着。

易乐挺直了腰板儿,在得到杨坚的反应之后,他的心里也有了底气,一改紧张的状态,不慌不忙的说道:“国公出番亳州,是亳州之幸。但古有三请之说,若是国公自行进了城,岂不是会沦为城中之笑谈,朝野之笑柄?依下官愚见,我们应就此扎营,等亳州诸官三请之后,再行进城。”

杨坚在听了易乐的说词之后,脸上终于放晴了,他感慨道:“昭玄助我也。传令,前方十里扎营,拒诸官,三请之后进城!”

杨勇、杨广和李渊都吃惊的看着易乐,没想到易乐的建议被采纳了。

杨坚意味深长的看着易乐,他从容的说道:“想不到高府之婿有如此谋略与远见,昭玄之幸也!上好!”

说完,杨坚就用马鞭轻轻敲了敲易乐的胳膊,眼里充满着欣赏的目光。

队伍按照杨坚的要求前行十里之后安营扎寨,四人的帷帐是分开的,分别置于杨坚主帐的东南西北四侧。

易乐住在西边的帷帐里面,他躺了下来,脑子里全是刚刚杨坚夸自己时的场景。

他的嘴角不免上扬着,易乐从怀里摸出了前一晚已经被打开的第一个锦囊,再次看着上面的文字。

“不进,不见。三请之,方能成。”易乐小声的念着,自言自语道:“老丈人就是老丈人啊!早已经看透了杨坚的心思!看来跟对人,果然要少走不少弯路!”

正当易乐洋洋得意的时候,帷帐外,李渊来了。

他站在了门口,小声的问道:“议曹,休息了吗?”

易乐连忙将锦囊收回了怀中,站了起来,走到门帘处,问道:“叔德,何事?”

门帘子撩开了,易乐一眼便看见了李渊苦瓜似的脸,看样子还在为进城的事情而苦恼。

李渊走了进来,还没等易乐说话,他便埋怨道:“议曹,还拿渊当朋友吗?”

易乐笑了笑,云淡风轻的说着:“叔德何意?易乐当然把叔德引为知己。”

“那刚刚十里外,议曹不早些讲不进城的打算!”李渊气鼓鼓的说着:“哪怕是递个眼色,摇个头也好啊!”

“我这不是还没来得及吗!”易乐给李渊倒上了水,“叔德快人快语,我还没来得及,叔德便冲口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