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科幻灵异 > 造化大宋 > 第147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147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宝应观演法的结果,须臾就传遍了东京城的大街小巷。十六匹骏马才能拉开的铁球光天化日之下的惊雷还有天子亲临封赏,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谈资。那些大着胆子亲眼去看的更是恨不能把这场法事吹得神乎其神。

而日新报也紧跟时事推出了梦溪生的杂文。非但详细描述了演法的过程,阐明其中道理还把重复实验的关键公诸于众。这下那些未曾亲眼瞧见的人也按捺不住了不少人都寻了铁匠来做这“大气球”,甚至有商家成套出售,连抽吸的唧筒都准备妥了专供实验大气压力。虽说没几家能制出宝应观那般一尺半的大铁球,但是小些也不耽误演法嘛。只要抽干水,封上气阀寻常巴掌大的小球也要用力才能拉开。而重新开启气阀,孩童轻轻一拽就能把铁球分成两半。这等显而易见的差异也渐渐让人对“大气有巨力”的说法生出了信服。

当然还有些精明的医者也开始把这道理运用在了医理中。一时间东京城里用吸筒治病的都多了起来。浸过药的竹筒用沸水一泡趁热吸在人身上祛除病气。原本用于治疗痈种疮毒的“吸筒法”现在反倒要用于治那些头痛脑热风寒侵体的毛病了,也是许多人都始料未及的。

民间尚且如此,更不用提士林了。之前覆杯实验,就让不少人津津乐道,生出了许多想法,现在骤然听闻大气竟然有此巨力,又有几个能坐得住?只是此事来的突兀,保甲法又横亘在前,让人无法集中精力。就算心底想的再多,也没有多少人在此事上畅言,生怕有人误解自己不关心朝政,只一心俗物呢。没见那紧跟风气的明德报,这次都沉默了下来吗?还有谁肯冒然出头。

身为学识广博的大儒,王安石对于此事也有听闻。他正在筹备自己的三经新义,原本想要趁着为相主政的大好时机,传扬自家学说。对于这新冒出来的大气压力,自也十分重视。然而此刻,他却无心钻研此道,只因他辛辛苦苦准备的保甲法,遭到了另一轮猛烈攻击。那攻击者,不是别人,正是之前他还看好,推荐给天子的张载张子厚!

这也是王安石万万没有想到的,毕竟保甲法跟张载自己提议的兵将法有颇多相似之处。现在突然跟他唱反调,且不是陷自己的恩主,帮他在陕西推行此法的蔡挺于不义?况且张载虽有名声,官职却并不很高。如此冒然行事,不怕被挤出朝堂,再也无法立足吗?

然而也正因那兵将法,他的攻击,才比旁人更难招架。

在张载连上两道奏折之后,连王安石也被唤到天子面前,与他对辩。

“张校书曾撰泾原路经略司论边事状和经略司边事划一,连环庆经略使蔡挺都用了汝之兵将法,如今却说保甲法不合时宜,岂不荒唐?”一上来,王安石就直刺张载痛脚。

这一句话里,暗指他背主,言行不一,不可谓不毒辣。谁料张载面色不改,坦然道:“下官在陕西时,是曾言兵事,助蔡经略理军。然而这些见识,都自边郡而来,亦只能用于边郡。若是天下皆用,反倒成害。”

这答案颇有些狡猾,王安石冷冷一笑:“法度有缺漏,故而无法推行。如今保甲法旨在查漏补缺,以大不同于你那兵将法。况且也非即刻推行全国,只是先在京畿施行,已安民心。”

这回答也算滴水不漏,张载闻言却轻叹一声,突然道:“敢问相公,可曾领过兵,治过军?”

这话王安石可全然不惧:“三司条例司协理军、政、财事宜,本官也翻阅过诸多文书,询问了不少官将,才做此法。养兵需用钱粮,军中狡顽怯战者却不胜数。募兵终归虚耗财帛,不如练兵于民。”

这才是他对保甲法的最终期盼。能以征兵替代募兵,节省大量军费,同时增强军力,安定民间。如此一举三得的法子,竟还有人说不妥,真是一叶障目!

张载岂能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目视他良久,终是摇了摇头:“相公谬矣。花钱养兵,尚不能战,如何能盼毫无所得的百姓悍不畏死?”

这话可是戳中了赵顼的心思,他也忍不住点头:“张卿所言甚是。”

他就不看好王安石征兵的打算,每年花费巨亿,养那群禁军,尚且不能战。换成征兵就能了吗?

王安石却不愿认输,立刻道:“征兵方为古制,自唐以降,皆为兵民不分,方有战力。只要取消黥面之刑,百姓有勇,知廉耻,亦能战。”

这话倒是不假,自秦至唐,皆是从民间征兵。就算有时因征兵过重惹出民怨,该打的时候,还是相当能战的。而王安石,指望的正是此法重新启用,替换掉那让朝廷背上重担的募兵养兵之法。

然而这番雄辩,正是张载等着的:“秦汉征兵能战,是因军功赏爵。唐时府兵能战,是因藩镇自重。相公是想复哪样?”

这话一出,王安石脸色都变了。大宋开国就严控兵将,正是不想闹出五代时的藩镇之乱。军功赏爵更是触犯了官僚利益,绝不可复行。这两句简直是诛心之言了!

“官家明鉴,臣绝无此意。”王安石立刻对天子道,“保甲只为训民,并无异想。”

赵顼的脸色也不大好看,他可是天子,最忌惮的莫过于军队不受掌控。若是王安石真有这样的想法,怕是立刻罢黜也不为过。

张载却不肯放过他,也拱手对天子道:“官家明鉴,若无赏爵赏田,民不得利,如何肯战?抽丁练兵,只会使百姓忧心,畏惧被官府抓上战场。这样的兵,当真比募兵要强吗?”

这句话,彻底击溃了赵顼的心防。他沉着脸,缓缓颔首:“保甲抽丁,是有些不妥。”

对于保甲法,赵顼最看重的还是其安民防乱的功效,原本就没有用保丁作战的意思。然而以前从未有人说的这么明白,直斥征兵害处。现在听到军功赏爵,乃至藩镇府兵的说法,满心都是抗拒,哪还肯答应?

大势已去了。王安石见天子神情,就知道保甲法肯定要被更改了,心底不由一沉。却还不愿放弃,立刻道:“即便不征兵,保甲也可安民。结户成保,锻炼武艺,可断绝匪盗,使得百姓安居,察奸而显诸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