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科幻灵异 > 造化大宋 >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这话引得两人同时望了过来。沈括惊讶的挑起了眉峰苏颂则沉下了脸开口问道:“凌霄子所说地球,是何物?”

啊?这算什么问题?甄琼茫然的抬脚踩了踩地板:“咱们脚下踩的不就是地球?”

虽说无法想象脚下大地的全貌但是观天镜里看到的月亮不也是球体嘛。想来岁星、太阳也一般无二。地球是圆的肯定也不假!

这坦然无比的对答让苏颂沉默了片刻忽而又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按浑天说法,大地或可为圆。然则是谁告诉你地是绕着天转的?莫不是宣夜之说?”

苏颂对于天文是深入了解过的自然知道各家学派的说法。最早的“盖天说”,称“天圆地方”天幕为盖。然而学过海岛算经就改知道地有弧度“盖天说”不攻自破。而“浑天说”,则是他和沈括都认同的说法也是当今正统。简而言之天穹为圆球大地居其中犹若鸡卵中的卵黄一般。日月星辰都在天穹上旋转,构成了四季变换。只要看看浑天仪,就该知道浑天之理。

但是除这两样外,还有一种不怎么时兴的理论,正是“宣夜说”。此说法,源自庄子的“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一句,称天是无穷尽的,日月星辰都浮在气中,有各自的轨迹,并非悬在一个“天穹”上。这一理论,又同“元气”结合,称万物皆由气演化,由气而生。因此也被道家推崇。

只是“宣夜说”,并没有解释日月升落,群星运转的道理,只是援引“浑天说”的记载。对于苏颂这种信奉实据的人而言,不过是个猜想,连根基都不具备。只是甄琼未免也太大胆了,宣夜之说也就罢了,还敢妄言什么“绕日而行”,实在不可理喻!

听他这么说,甄琼更茫然了:“宣夜之说是什么?我是听恩师说的啊,地球自转,生出昼夜,绕日公转,生出四季。难道不是这样吗?”

“荒唐!”苏颂是真的动怒了。说大地绕日旋转,就已经够惊世骇俗了,怎么还冒出“自转”?脚下大地平平,哪里有转动迹象?!

一直没有开口的沈括,此刻却突然道:“若是绕日旋转,倒能解释景表和浮漏之差了。”

苏颂猛地扭头,瞪向沈括。没有被他的眼神震慑,沈括平静道:“苏兄应当也知道,每逢冬至前后,景表满一昼夜,浮漏却还未满。而到了夏至前后,景表尚未满一昼夜,浮漏却以满了……”

未等他说完,苏颂就断然道:“那是冬夏水流快慢有别!”

这也是公论。景表是按日照来计时,浮漏则是按流水速度来计时。两者虽然参照不同,但是记录的时间应该一般无二才对。出现这样的偏差,唯有用流水速度解释。

沈括却摇了摇头:“同样室温,水流怎会快慢不一?况且我以招差术对浮漏进行校正,就能得出更为精准的漏箭读数。可见有差的不是水,而是太阳。亦如唐时僧一行所言,太阳冬日运行稍快,夏日则稍慢。”

“那是黄道上的日行,跟绕日又有何关系?”苏颂的数算功底,是比不过沈括的,不愿跟他在这上面纠缠,直指关键。

沈括道:“究竟是日绕地,还是地绕日,不过是参照不同。就如船行海上,看一山峦,船动可离山近,也可离山远,却不能说山就是绕着船动的。地有四游之说,正因此生。若地不动,哪来的四游?唯有地动,黄道亦非正圆,方有距离太阳的远近之分,衍化出四季。至北极寒,至南极热,想来也是因为地为球形,日照不同,故而有温差。”

这一番话,说的实在太详尽了。苏颂刚在观天镜中见过了岁星和其纬星的模样,只是一瞬,就在脑中构建出了沈括所言的模型。日是圆的,月是圆的,岁星是圆的,它周遭的纬星也是圆的,凭什么足下大地不能为圆?可若真是圆的,人怎么能立足地上?海水为何不会倾覆?

脑中嗡嗡作响,苏颂一时都说不出话来了。过了许久,他的喉头动了动,艰难道:“那自转呢?”

“若地绕日行,如何有昼夜?”沈括答的相当干脆。如果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而非相反,那么昼夜生成,就不是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而是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也唯有此,方能解释为何天体轨迹大不相同,却都如一升降。

“这只是猜测,无有凭据!”苏颂立刻道。

沈括倒也不反驳,转而对甄琼道:“凌霄子可有验证地球自转之法?”

甄琼此刻早就傻了,根本没听懂两人说的都是些什么。见沈括发问,不由一个激灵:“我又没学过天文,怎么知道?这些都是听师父他老人家说的!”

沈括:“……”

苏颂:“……”

不懂天文,你就这么胡说?!还有你那师父,不是传说是个神仙吗?你想说这“地动说”,乃是神仙传授?!

深深吸了口气,沈括也不管他了,自顾道:“如今已有了观天镜,自转、公转之说是否属实,应当能观测。若是当真,历法兴许会大变……”

他的话还没说完,苏颂就斩钉截铁道:“此事外传,必引来祸患!”

一个地圆,就能让天下大哗,何况是“地动”之说!不论是自转还是公转,都会引来天下众议汹汹,一个不好,就是杀身之祸!星象、历法可是国朝根本,关乎正朔,亦有“天人感应”压在上面。天地成因,宇宙奥妙,乃至阴阳之变,都早有定论,如今突然反驳,莫不是要驳斥董子,翻覆白虎通德论的学说?

这可是与天下为敌啊!

沈括也是进士出身,熟读经史,哪会不知这些?然而沉吟良久,他还是摇了摇头:“天地亘古,不随人心而变。只要有观天镜在,迟早会有人看出端倪。吾等所学,不正是为了明晓世间道理。怎能因人非议,就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苏颂喉中一噎,竟说不出话来。若这些都是真的,闭口不言,当真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他也是饱学诗书,身有傲骨。为了避祸罔顾是非,岂是君子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