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四合院:我,高级工程师 > 第4章 规范图纸

第4章 规范图纸

等所有的图纸画出来以后,看起来根本不像画的,而是像打印出来的规范图纸。

这是怎么做到的?

苏小雨万分佩服,她的同事个个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却没有一个人,能画出这样的图纸。

一个工人,竟然能做到。

因为拆卸过一次锻工操作机,对立面的结构比较

了解,所以,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把图纸画好了。

连没有拆好的部分,也预先画了出来。

此时。

易中海二人还在拆机器。

见他画完,苏小雨连忙问道:“这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个?”

杨伟杰皱眉:“这是锻工操作机的内部结构图纸。”

苏小雨:“为什么要画这个?”

杨伟杰没有回答问题,而是看向两位大爷,等他们的机器全部拆完,最少还得一个小时。

不如趁着这个时间,把图纸先画出来,这样下午就可以直接切零件了。

他陷入了沉思,大脑开始快速的勾勒图纸。

“为什么要画这个?”苏小雨又问了一遍,还是没有得到回答。

一旁的杨厂长赶紧拉了拉苏小雨,并说道:“杨工刚才画的是锻工操作机的原图,他要改造机台,就需要在原图的基础上,把图纸先改造出来。所以要先画原图。”

“这样啊!”

苏小雨点点头,杨厂长的话,她大概懂了。

即便是她不懂机器,也明白改造一种机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任何一种新机器,从设计,打磨,到最后的成型,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是不可能搞定的。哪怕是一张图纸,也需要无数人废寝忘食的研究。

杨伟杰接下来要勾勒新机台的图纸,恐怕需要大量的时间,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苏小雨有些着急,他是来采访杨伟杰改造机台的,不是来看他研究图纸的。

她是记者,播报出去的东西,必须是成果,过程不是太重要。

杨厂长提醒道:“记者同志,杨工现在在思考新图纸,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打扰他。”

“好吧!”苏小雨有些郁闷。

看样子,今天的采访,注定要失败了。

新图纸鬼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

五分钟后,杨伟杰停止了思考,拿起笔在纸上画了起来。

苏小雨赶紧拍了一张照片。十五分钟,杨伟杰顿笔。

一张全新的图纸出现在苏小雨的面前,和原图纸

有一些变化,许多零件有所改变。

画好图纸,杨伟杰给杨厂长看了一样:“厂长,图纸已经画好了,下午你记得通知一下,我们要用车床。”

“行,我知道了!”

杨厂长满脸笑意,这一天的工作效率,的确比昨天快得多。

“这就好了!”

苏小雨震惊了。

本来她以为,一张新的图纸,杨伟杰可能需要数

月的时间思考,谁知,这才十几分钟就直接给画出来了。

这样的效率,刷新了她的认知。

“杨工,我们什么时候,能改造好机器?”苏小雨肃然起敬,问了这么句话。

杨伟杰:“明天吧。”

明天!!!

苏小雨眼珠子差点掉地上。

两天的时间,机器从拆卸,到画图纸,再到更换零件,再到安装,只用两天时间,你敢信吗?

苏小雨有些兴奋,能采访到这样的能工巧匠,她觉得暗暗庆幸。

快到下班的时候,易中海和刘海忠才把机台拆好。

苏小雨对着一地的零件拍了张照片。

吃完饭后,杨伟杰一行人来到了车工车间,苏小雨当然也跟着。

当看到杨伟杰操控着机台,把一个个零件车出来的时候,苏小雨下巴都掉了。

就目前而言,她所看到的,杨伟杰至少掌握了四种技能。

机械,电工,工程师,车工。

这四种技能,每一样都做到了极致。

他才多大,最多不超过二十五岁,他是怎么做到就是从娘胎里开始学,也学不会这么多技能。

何况,这些工程,机械类的东西,一般人至少要在十六岁之后才能接触。

杨伟杰接触这些东西,做多才几年的时间,这就更加凸显天赋。

苏小雨不得不承认,任何人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她的惊讶还在继续,车完零件之后,众人带着一部分零件,来到钳工车间。

当看到一件件宛如艺术品的零件,出现在杨伟杰的锉刀之下,苏小雨彻底被震惊了。

谁都知道,钳工是最难的工种,有些人做了十年钳工,都不一定能入门。

杨伟杰已经会了这么多技能,凭什么还会钳工。

所有磨具做出来,杨伟杰点头:“厂长,你让人把气割,和电焊机送到废料场。”

杨厂长纳闷:“要气割和电焊机干什么?”

杨伟杰解释道:“有些零件做的过大,需要改动一些机壳,还有这些钢板,也拿到废料场。”

“好,我马上去办!”

杨厂长连忙小跑了出去。

苏小雨面色怪异,能让一个厂长言听计从,做工人做到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再看一眼杨伟杰,连苏小雨自己也觉得亚历山大。

仿佛,他是来自高等文明世界的人。

回到废料场,不就杨厂长把气割和电焊送来了。

杨伟杰打开割枪,直接切割其中最大的一个机壳,也不画图。

切好之后,拿出几块钢板,和原来的机壳拼接在一起,变成一个更大的机壳。

电焊点了几下,机壳被固定住。

“这……”

壹大爷贰大爷傻了。

苏小雨傻了。

杨厂长傻啦。

这几块钢板,是杨伟杰事先在车工车间切割好的,他们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图纸上也没有这几块钢板。

奇形怪状的几块钢板,和临时切割机壳拼接好之后,居然严丝合缝。

这只能说明,机壳怎么切,切开之后是什么样子?

杨伟杰已经完全了然于胸。

最恐怖的,他根本没量,也没画图,是如何做到精准的把控钢板的大小。

苏小雨细思极恐。

一个机壳的拼装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必须具备超高的脑力,眼力,还有动手能力。

说简单一点,正常人根本干不成。

这是个机器人。

拿起焊把,杨伟杰开始准备拼接焊。

“等等!”

杨厂长皱眉道:“伟杰同志,要不要去焊工部门,把老韩调过来。”

老韩,轧钢厂的第一焊工。

杨伟杰摇头:“这个机壳,必须焊的严密,不能进空气,不然里面的零件容易氧化,让别人焊我不放心。”

“额……”

杨厂长无语。

我就是怕你焊不好,才要找老韩的好不好?

当然,这话只能在心里想想,他没敢说出来。

杨伟杰开始电焊。

此时,工人都已经下班了,为了明天能提早完成任务,杨伟杰决定先把所以的准备工作做出来。

半个小时后,杨伟杰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