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 第40章 出征突厥

第40章 出征突厥

时间到了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八月二十日。突厥突利可汗与颉利可汗正式决裂,带着所属部落叛离突厥跑到大唐代州边境,他亲自来到长安请求觐见。

李世民在太极殿召见突利可汗,他对这位异族结拜兄弟进行了厚礼相待,赐给他御食,授予他右卫大将军,封爵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户。

当李世民听说突厥因天灾人祸,再加上他们是仓促逃离,他们各部落都处于大批牛羊冻死、牧民饥馑疲惫的状况。李世民立即从中原内地调拨物资赈济,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其中:调拨含嘉仓存粮一万石,购牛、羊一万余只,购皮衣三万多件,购茶砖一万余块,按人头分发给突利可汗各部落。突利可汗各部落才人心粗安。

事后,李世民对群臣说:“从前,太上皇因为百姓的缘故,向突厥称臣,朕时常感到痛心。如今突利可汗来降,总算可以雪耻以前的耻辱了。”

九月二十三日。袁天纲上奏:

“大唐可以灭突厥,理由有五条:

一是颉利可汗荒淫无道,诛杀忠良,亲近小人;

二是薛延陀、回纥、契丹等部落已反叛突厥而投降大唐;

三是突利可汗在突厥都没有自我容身之地;

四是颉利可汗疏远突厥人,信任胡族人。胡族人反复无常,唐军一到,必定产生内部变乱;

五是塞北霜冻干旱,粮草缺乏;

六是塞北是我大唐故土,现在还有大量汉人,他们都是占据山地险阻,建立坞堡聚众自保,唐军一出塞外,自然会群起响应。”

圣上接到袁天纲的奏报后,在太极殿专门廷议此事。

裴寂奏道:“武德九年,我大唐与突厥在渭水杀白马结盟,现在趁着突厥天灾人祸而撕毁盟约,是不义之战。”

萧瑀奏道:“突厥人贪婪,入侵我国土只是为了索取金帛,我们只要拿出十个道其中一个道的税赋给突厥人,就可以消除兵祸。现在将入冬,大军深入塞外漠北,每日后勤补给消耗巨万,万一战局不利,损失巨大。”

李靖看到这两位老臣还在犯软骨症,散布“恐突厥论”,于是他出列奏道:“突厥人是趁着圣上刚即位,政局不稳而入侵的,我大唐与突厥在渭水杀白马结盟是迫不得已的事,臣身为兵部尚书,每天夜里想起此事,都痛哭流涕,发誓要报仇雪恨!天道轮回,突厥国内大乱,我大唐如果放弃这个绝佳机会,以后还不知道等待何时?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李积也出列奏道:“孟子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现在突厥上有天灾,内有部落纷纷反叛逃亡,突厥人是失道寡助,而我大唐大军一到,吊民伐罪,无往不胜。”

李世民听罢,盯着老气横秋地裴寂,厉声说道:

“裴爱卿,城下之盟,孔子着《春秋》时就深以为耻!自太上皇太原起兵以来,我大唐每年向突厥进贡大量金帛,也没有换来和平,突厥人每年照样背信弃义地侵略我大唐土地,掠夺我大唐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古人云:君忧臣劳,君辱臣死。你作为首辅,不思进取,听说每日沉迷于佛事之中,还受妖僧法雅的妖言蛊惑。”

裴寂听罢,吓得立马跪下,伏拜于地请罪:“老臣有罪,请求辞官在长安做一老叟。”

李世民听完还不解气,数落他:“你功勋平庸,怎么做到位极人臣?武德年间,朝廷贿赂之风盛行,法纪紊乱,都是因你不作为的缘故。朕即位后,只因念其你是老臣而不忍心惩处,你能够回归乡里,看守祖宗坟墓,已经是够幸运的了,还奢望留在长安?”

李世民又质问萧瑀:“你阿姊萧皇后流落突厥已十一载,听说萧皇后早就想落叶归根。你难道不想派兵迎接你阿姊回来,让她老死荒漠?”(注:萧皇后为隋炀帝杨广的皇后。)

裴寂、萧瑀都吓得伏地不起。

于是,李世民当场下诏命:“免去裴寂中书令职务,回原籍退休养老。长孙无忌接任中书令一职。”

诏命一下,朝堂上那些主和派们都噤若寒蝉,不敢反对出兵了。

这时,大殿上鸦雀无声,李世民见群臣没人发言,于是就征询唐俭:“唐爱卿,你刚出使突厥回京,你看现在可以出征突厥?”

“依仗国家威灵,此事可望成功。”唐俭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圣上听罢,又瞅了袁天纲一眼,此时他已经下定决心,铮铮有声地说:“夏州梁师都已灭,现在可以腾出手收拾突厥了。诏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李积为通漠道行军总管, 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卫孝节为恒安道行军总管,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唐军总兵力十万,都受李靖节度调用,分道出击突厥。”

“诺!”全体文武百官齐声回应。

散朝时,圣上把李靖、李积、柴绍、薛万彻等出征将领,及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袁天纲等留下来继续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