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明末榆林小衙内 > 第93章 狡兔三窟

第93章 狡兔三窟

有经验的大凤二凤,带上点酥娘医学院、榆林食盐和白花花的银子,再次开展轰轰烈烈的“军民一家亲”活动。

现在银子充足,不用抠抠搜搜了。野板栗、野核桃、野松子、野山楂等山珍野果,剥壳去核以后,才被蚂蚁一样的当地山民,源源不断的搬进军营。目的是方便马匹人员食用,尽快恢复体力精力。

苏大同已经把医学院的工作,扔给姐妹们了,现在专心收购山民因为战乱,不能及时销售的各种野生动物皮毛、淘洗出来的金砂金粒。

大山中的名贵中药材,如麝香、黄芩、柴胡、连翘、知母、桔梗、丹参、金银花、北苍术、金莲花等,也在她的收购范围内。

被誉为“中华特效抗生素”,对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各种炎症有特效的国宝级中药“片仔癀”,在医学院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研制成功。

它是明朝就有的,特别适合外科手术后服用,除了消炎止痛,还能防止伤口感染,加快愈合。

除了“片仔癀”,在抗日战争时期,挽救很多新四军战士的生命,被现代小日子改名为“救心丹”生产销售,年销售额一亿多美元,被誉为“中药抗生素”的国宝级中药“六神丸”,也开始定型生产。

有了片仔癀和六神丸,这两种“大明中药青霉素”,配合明朝发达的中医外科手术,让榆林军今后的战场救治水平,还有重伤士卒的快速康复能力,得到了空前提升。

小衙内把这两种药,列为绝密级军需品,核心配方和工艺,只允许部分医学院学员掌握。

为了拉拢宝贵的医药人才,他不惜主动奉献自己的大宝贝。没想到功夫高超的姐姐们,早就盯上自己这根嫩草了。双方干柴烈火一点就燃,都感觉相见恨晚,大呼过瘾。

此外,明代马应龙麝香膏、解放军特需药品“季德胜蛇药片”、急症用药之“安宫牛黄丸”、在现代国外爆卖的“清凉油”、宋代麝香保心丸、明朝嘉靖帝服用过的“龟龄集”、现代中国保密处方的“华佗再造丸”,都开始少批量研制生产。

无耻的小衙内,还把清朝初年,陈李济大药房的乌鸡白凤丸、壮腰健肾丸剽窃过来。人家发明创造的“中药蜡壳药丸”,也恬不知耻的据为己有。

用蜡壳包裹药材,能使药物保持数十年不变质。在现代药物胶囊发明前,这是最佳的中成药保存方法,直到二十世纪下半叶,才逐步消失。

至于很多穿越者喜欢的青霉素,小衙内暂时不予考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青霉素有“一两黄金一两药”的说法,制造难度可见一斑。

大蒜素确实方便提取,但没有现代科技药囊的保护,两个小时就会变质失效,不方便野战行军使用,但可以作为民用药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