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火枪洗明路 > 第三十五章 自己人啊

第三十五章 自己人啊

东林党众人中就有不少人是中小地主兼营工商的,他们嘴里说着反对朝廷关卡重重、商税繁多,要求皇上“爱商恤民,上不妨工而下利于途(指贩运)”。可是皇上一但派宦官为矿监、税使到各地采矿和征税,东林党人就强烈的表示反对,大力鼓吹皇上派宦官出来开矿收税就是为民祸害,与民夺利。皇恩浩荡,优待士人阶级。可是你们这些东林党身为士的代表,却个个只顾着往自己的包里搂钱,有哪个主动站出来交税给朝廷和皇上了?

党同伐异,哼!只许你东林党自己闷声发大财,难道还指望我们这些异党乖乖的住草庐吃糠咽菜不成?阉党有什么不好,最起码跟着阉党混还能吃香的喝辣的,还有大把大把的钱拿。

在自己的任期内,只要和这位魏公公心腹的后辈搞好关系,那自己就算当个傀儡又何妨。

要知道,在这个荒芜偏凉远离繁华的地方,想要做出一番功绩后再升迁,难度可是压力山大啊!自己投靠阉党纳上投名状,还用愁以后升官发财的问题吗?有搞头哦。

回到文登营大营,庞帅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自打文登城回来后从白天到晚上,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什么叫做惊喜,这特码的就叫惊喜,给力!

寻常一个县城的兵力可多可少,但是对于庞帅来说,只要上面有人给力,下面自己兵多,有了合法的编制,庞帅就不会让他缺额。这样一来,自己的手中岂不是又能增加不少的兵力,还不用藏着掖着,可以正大光明的摆在城墙上,让人挑不出刺来。

编制虽然有了,但是短时间内兵源不一定够,为了人口和兵源,看来自己是要当一段时间的人口贩子了。

劲头一上来,晚饭也顾不上吃了,庞帅连夜和手下开会商量增加人口和兵源的事宜,半个时辰以后,众人确定下了方案。增加人口上,一是继续招收山东境内的辽东流民,二是利用阉党的优势从各省迁移经历了天灾人祸后没有了生存之地的难民到文登营的地盘,当然,这是一个大工程,急不得。兵源上,一是从迁移来的流民和难民中招兵,二是派情报司去九边重镇和全国各地卫所探访有能力但是得不到晋升和重用的悍卒和将领,看个人意愿是否想调离来文登营发展,就让阉党下调令,调到文登营。当地长官不愿放人的可以花钱或者送装备来摆平,尽最大可能的快速得到一批有能耐还不用从新训练的士兵将领。

定下方案后,庞帅便让电报员发报给分管各项事务的负责人,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然后按计划施行。

不一会,许多看不见的电波从文登营发出,奔向各自的目标而去。今晚,注定是某些人的不眠之夜。

九边重镇,是明朝弘治年间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从北部边防线东头的辽东镇开始,依次为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也称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

以上都是传统的大镇,嘉靖年间,朝廷又于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万历年间又从蓟州镇分出山海镇(喜峰口,密云,山海三协),从固原镇分出临洮镇。

从土木堡之变开始,明英宗玩废了大同镇和宣府镇。万历二十年的宁夏之役,宁夏镇,固原镇又遭重创。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役,辽东镇也玩残了。以后崇祯十三年开始的松锦之战,九镇竭力凑足了十几万精锐出关与满清决战,结果死了接近一半。此战过后,明朝苦心经营了二百多年的九边重镇彻底衰落,为大明帝国的国运响起丧钟。

与其让九边精锐全部在朝廷手中浪费殆尽,还不如抽调出一部分精锐来在庞帅手中发挥更强的战斗力,与建奴死磕。既然九边都没落了,更何况各地的卫所呢,应该有很大几率也能搞到一部分精锐。

再说,到了明末,边将冒饷,边兵逃亡,诸如此类的事也已司空见惯了,庞帅也是实在不忍心看到本该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悍卒们,逃到地方后成为种地的老农,浪费自己的天赋和年华,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

如果说,幸运的能从各地难民和九边或者其他卫所之中把曹文诏曹变蛟叔侄、赵率教、陈永福、张令、周遇吉、李定国、孙可望、李岩等悍将招致麾下,那自己岂不是相当嗨皮。

虽然文登营以后是火器部队为主,但是有时候出征作战,由悍将带领的冷兵器部队,将会在某些特殊地域或时间发挥出不小的作用。

几日后,忙的差不多了的庞帅便离开了文登营,返回威海卫,找薛菲菲一起商量和准备二人的婚事。

但愿在二人成婚之前,不会再出现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