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再启风华 > 第92章 选定(四)

第92章 选定(四)

不过都已经是三品大员了,能够坐到刑部侍郎的位子,何文渊也不是庸手,死死的就扣着一句话,如今一旦开战,劳民伤财就不说了,一旦尽起大军,必定是生灵涂炭,更会劳师动众,如今的大明百姓才刚刚安稳几年?

朝廷从安南撤军到如今也不过是十年有余罢了,可是要想抚平战争带来的创伤一个十年是远远不够的。

两方观点各有不同,杨士奇主要出发点就是,麓川问题已然上升到了国防问题,从国防需求来看此战不得不打,也不能不打。不但要打还要以雷霆万钧之势干净利落的打,这样才能够彰显大明天威于西南。

可是何文渊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他是从底层事物官一步步升迁上来的,对于百姓生活有着清晰明了的认识,更知道民间疾苦,一旦大军出动,仅仅是服役就能让许多家庭家毁人亡,所以何文渊更希望朝廷能够体谅百姓之不易,尽量少动兵或者采用其他策略,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如今朝廷的首要任务,而不是为了所谓的颜面或者天威,伤了百姓。

当然何文渊也知道,这场小朝会其实就是一场动员会,要的不是一场辩论,而是齐心协力意见统一的战前动员,可是内心里对于百姓之家的关切和强烈的使命感驱使着他主动站出来和首辅杨士奇对线,明知必输可为了心里的信念也要站出来。

朱祁镇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终于明白了祖母为什么要罢一切不急之务了,从如今的这场辩论之中就能看到,虽说杨士奇、杨荣他们五个内阁阁员和勋贵代表成国公一力主战,可是何文渊也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吏部尚书王直这个天官竟也是反战的,都察院和六科也有不少反战的。

而且科道言官是最难搞定的,御史台言官是自古就有的,只不过明初改成了都察院罢了。六科就是太祖高皇帝的首创了,六科分别对应六部,典型的官小权重,级别最高的给事中也不过是个六品,其他的给事才七品。可是六科给(读ji二声)事,却有着两项太祖赋予的神圣特权,一者风闻奏事,二者封驳之权。最关键的是各科给事不在吏部京查之列,还可直奏君前。

可以说这次的小朝会开的的确是有必要的,当然也接近尾声了,毕竟有资格与会的都在场了,谁赞成,谁反对也已经很明显了,如今需要的就是回去后各自做好工作等到大朝会的时候就可以真正做到“万众一心”了,不过可惜的是何文渊恐怕没法出现在下次的大朝会了,他的外出已经成了必然了。

到此朱祁镇也明白了再争下去就不是国事之争,而是意气之争了,所以就在双方有些激动的时候轻轻的咳了一声,立刻就让原本有些喧哗的文渊阁再次静了下来。

看着一个个安静等待结果的官员,朱祁镇轻声问道“户部尚书何在?”

户部尚书刘中敷立刻回道“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