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55章 每一筒酒,配一首诗

第55章 每一筒酒,配一首诗

两天之后,重酿成功。

“这就成了?”

赵明月的眼睛直勾勾,不停抽动一下小鼻子。

这位郡主在分辨酒香。

杨一笑的心里有谱,所以丝毫没有迟疑,淡笑道:“重酿而已。”

其实所谓的重酿,无非是蒸馏提纯,这在后世属于最低端的技术,然而古人却从未想过这么做。

历史上很多这种例子。

技术是一层窗户纸,稍微一戳就可戳破。

然而这层窗户纸在没被戳破以前,也许几十年上百年不会有人想到。

比如造纸,现代每个人都知道用树皮和麦秸,但在古代却要十几辈才能积累出经验,号称四大发明进而推动人类进步。

又比如火药,现代初中课本就学过配比,‘一磺二硝三木炭’,小作坊就可以生产。

然而在古代,这玩意同样是四大发明,最初据说是道士炼丹的产物,同样是十几代人积累的经验。

由此可见,技术在被发明之前的困难。

一旦发明之后,谁都感觉简单,可是被发明之前呢,想破脑袋也想不到。

杨一笑现在搞的酒,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蒸馏,很简单!

由于是用成品水酒做原料,所以根本不需要制造蒸锅,直接用柴火把大瓮加热,封住口部插着一根竹管就行。

原理就是这么简单。

加热大瓮,里面的水酒升温。

酒的沸点是78.5度,水的沸点则是100度,所以只要控制火候,酒会先于水变成酒蒸汽。

大瓮的口被封住,只有一根管子插着,那么酒蒸汽就会顺着竹管,乖乖的喷向预留的小坛子。

而小坛子放在冷水中,整个坛身都是冰凉的,喷出来的酒蒸汽遇冷凝结,就会重新变成液态的酒。

这时候的液态酒,乃是度数较高的酒。

只不过由于蒸馏过程中,难免有水蒸气混合一起,所以,这次的度数并非特别高。

如果想要度数更高,可以重复再进行蒸馏。但是杨一笑不准备这么做,因为二次蒸馏是个大杀器。

二次蒸馏酒,不但酒气香醇而且度数极高,属于高端产品,必须控制产量。

东西少了才值钱!

珠宝多了贱如泥!

越是控制产量,越能提升价值,只要稍加宣导,必是绝世佳酿。

所以,二次蒸馏要控制。

只卖一次蒸馏的,已经足以发大财。

……

第一口大瓮,三百斤的水酒,经过持续两天的蒸馏,变成了一百五十斤的新酒。

整个杨家村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郁酒香。

“这就成了?”

“细伢子真的弄出了美酒?”

所有人的表情全都不可思议,目光直勾勾的盯着杨一笑家。

由于要保密的缘故,这两天一直关着院门,除了几个亲近的嫂子帮忙烧火,以及几个负责运送柴火的汉子,其他人,严禁接近杨一笑家。

除此之外,门口有人守着,村里女人们轮班,虎视眈眈的站岗。

村口那里,同样有人守着,但却换成了汉子,手里全都拿着棍棒。

从村口再往外,接近官道的地方,小孩子们假装在嬉闹玩耍,其实是负责第一道防线的警戒。

对于这种严防死守的保密,杨一笑感觉有些紧张的过头,然而全村人一致表态,杨家的秘方决不能外泄。

秘方!

村民们把这事上升到了秘方的高度。

这个秘方能让杨一笑发财,意味着杨家村会跟着受益。所以村民们自发的守护,几乎两天两夜没合眼。

整个杨家村,其实是一家人。

全村都姓杨,几乎没有出五服。

【作者:没出五服的意思,就是仍能算出血缘关系】

在古代,这种同姓全族形成一个小村的情况非常多。

古代生活艰难,族群抱团取暖,所以一个小村就是一个家,所有人全都注重宗族观念。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这在古代可不是随便说说,同姓一村确实会拧成一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