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都市言情 > 太医附身,我成了国医大师 > 第92章:温热病

第92章:温热病

陆长清在后面听得很清楚,他听到唐祖贻在传递全国温病学派总协会的会议精神外,让他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觉。

对于唐祖贻谈的全国温病学派总协会精神,陆长清一点都不感兴趣。

此时。

孙逸鸿也没想到,这个所谓的东海温病学派协会,原来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组织,这种官僚组织,孙逸鸿也是不感兴趣。

但是,唐祖贻等人提起的温病学派。

孙逸鸿却是非常清楚。

“长清,你是否了解温病学派?”孙逸鸿问道。

温病学派?

陆长清想起自己在高中历史的时候,学到明清史,有学到这個中医学派。

温病学派是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

明清之际,瘟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使江浙诸医家对温热病进行研究,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继明末清初吴有性著《温疫论》阐发疫病流行之特点、治疗之法当与《伤寒论》有所不同后,江浙地区又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新理论与治疗方法。

其共同特点是认为“温热病及瘟疫非伤寒”,故后人称其为“温病学派”,其中著名的叶天士乃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后又有在学术上毫无门户之见的吴鞠通,在全面研究上迄《素问》、张仲景,下至吴有性、叶天士的相关学说后,把温病传变与脏腑病机联系起来,提出将温病分为上焦(肺与心)、中焦(胃与脾)、下焦(肝与肾)三个阶段,即所谓“三焦辨证”的理论体系。

也正是以吴有性,吴鞠通,叶天士三人为代表,形成了温病学派。

其中,吴有性有代表作《瘟疫论》,吴鞠通有《温病条辨》,叶天士也有《温热论》等医学经典。

其中,吴有性的《瘟疫论》是最出名的,也是温病学派的基础。

台上那些人在交流。

孙逸鸿也在和陆长清交流。

不过,在孙逸鸿看来,温病学派本来是受到当时的环境影响,还是在伤寒学派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

以至于温病学派在当时影响巨大。

不但是当时国内,还有高丽,东瀛,越国等国家都深受影响。

而到了今天。

孙逸鸿没想到,此时的温病学派居然已经形成到现在的派系。

也就是说,中医学派很多,除了伤寒学派最出名外,也就是现在的温病学派。

陆长清以前读高中历史,只是简单对于温病学派三位代表性人物对于当时中医的贡献,他没想到这背后还有那样的事。

孙逸鸿虽然最早是来这千年大唐的灵魂,当时还没有温病学派。但是,在清末附身在王辅仁身上,当时他对于明清最流行的温病学派还是非常清楚的。

但是,从现在这些东海的老中医来说,这些人其实并不是所谓温病学派出身,他们许多只是单纯加入这个学派里面而已。

上面的人在开会,在交流。

陆长清在那和孙逸鸿意识交流。

他安静地坐在那里。

赵茗雪奇怪看着陆长清一眼。

“长清,你是新来的,现在赵老推荐你加入东海温病学派,成为其中的一员,你有什么想法?”上面的唐祖贻突然看向坐在后面的陆长清说道。

赵祖焘推荐陆长清加入温病学派?

这?

陆长清一时之间有些不知道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