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都市言情 > 贵妇险中求 > 第122章 劳心劳力

第122章 劳心劳力

小天心里一惊,扶着红姐慢慢站稳,退到后面坐在沙发上,“请进”,说完红姐先去卫生间洗了洗脸,进来的是娟姐,小天给她指了指卫生间,娟姐站在办公桌子前面等了一会,看红姐出来了,把怀里的文件放在桌子上,“这有两份文件,签一下字,没问题的话,回头就可以开始安排人装修了。”

“那行,就赶紧安排吧,对了把这个钱拿走,办一张银行卡把钱存进去,回头给我”

看着娟姐抱着文件出去了,小天也连忙起身,“红姐,没事,我就先走了。”

“怎么,这么怕我,怕我把你吃了啊”看着小天不安的看向门口,也不再逗他,“给,把相机拿走吧。”

见红姐嘟着嘴,可能是小天急着走让她有些生气,“我跟小芳说了,今天下午回去,正好把相机捎给她,让她高兴高兴。”

哦,原来是这样啊,听到小天的解释,康丽红抬手看了下时间才四点钟,拿起手提包,“走吧,我跟你一块回去一趟吧,正好看看小芳。”

路上红姐也跟小天说了,房子用的是她爸妈早年在黄淮单位上班时购置的房产,虽然旧了一点,但是位置很好,周围住的人群非富即贵,方便以后的业务开展,等装修好了,从饭店里调两个姑娘作为客服和服务专员,跟客户沟通和量尺寸,至于业务方面,暂时先不开展,大品牌定制都是客户上门的,名气打出去之后,再加上之前积累的人脉,不愁没有订单。

摸着手里的相机,小芳高兴的像个孩子,不对,她本来还是个孩子,又接过康姐姐带来的营养品,女孩鼻子一酸,眼泪都差点掉下来,自从妈妈不在之后,很少有人对自己这么好了,“这个记得按时吃,不要舍不得吃,你太瘦了,赶紧把身子养起来,不然相机都抱不动,我还要你给我拍更好看的照片呢。”

“嗯,好的,康姐姐。”

“这是我之前买相机的时候,朋友给找得摄影方面的书籍,就是上面有些洋文,回头我买本洋文字典给你捎过来,今天来的急,忘记这个事了。”

“嗯,谢谢你,康姐姐。”

“别这么客气,时间不早了,我要回去了,小天你是跟我一块,还是明天再进城。”

“我也进城吧,小芳这会眼里只有相机了”,看女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妈这会肯定已经开始忙起来了,我也去帮帮忙 ,对了小芳,这一批照片暂时够用了,下一批估计就是过完年了,所以不着急拍,你要注意休息,现在都有点黑眼圈了。”

“知道了,小天哥哥”看着消失的汽车尾灯,田芳亲了亲挎着的相机背包,妈妈,你看到了吗?现在有这么人对我好,我好开心啊!

随着一场大雨,道路两边的树叶掉落的差不多了,气温骤降,怕冷的人都穿上了厚羽绒服,这两天刘燕妮也逞强的感冒了,面料已经发回来了,衣服不做完,刘燕妮心里总是不踏实,天这么冷,还要在店里加班,熬了两晚上,就扛不住了,歇息了两天,就又开始工作了,只是晚上不再加班了。

吃完饭,趁着身上暖和,小天抓紧时间开始刷任务,马上要考核了,最近的任务有点多,要说现在最幸福的事情,那就是钻进温暖的被窝里了,躺在床上,找了块硬木板,在床上做妇本,窗外的风呜呜的叫着,外面的街道也没有了往日的喧哗,终于刷完了。

把书收拾好,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打开台灯,把夹在书籍里的卡拿了出来,昨天红姐把卡办好给我了,看了看手里的塑料卡片,突然得了这么多钱,我还没有想好怎么用,别人可能打工一年都赚不到这么多钱,红姐只是转转手,就有这么大的利润,我得到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就是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区别吗?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只是一字不同,两者的关系就截然不同。

劳心者不劳力,是指在过去的封建社会里的统治者及各级官吏,他们的职责就是管理和统治守田人的,这个社会永远的是那么真实和残酷。

而到了如今,科技和教育蓬勃发展,整个社会是由各行各业所组成的,社会分工不同,就催化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职业,医生治病,教师育人,警察治安,军人戍边。

还有画家,模特,导游,钢琴家,歌唱家,设计师,工程师,劳心者跟劳力者的界限逐渐模糊,有些职业是两者的结合体,而之前的劳力者有机会通过学习慢慢的变成了劳心者,劳力者是社会的基础,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劳心者,劳心者是靠体脑力来完成工作,劳力者是靠体力按照具体的标准和流程,来获取劳动报酬。

而二者如果没有特殊的际遇,很难发生逆转,这是因为所处的文化圈子所导致的或者说与个人的命脉所决定的。

文化圈子说的是劳心者培养下一代,会让他们的子女去学习和精通人性和权谋,而不会让子女只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或者学一门专业技能,你孩子跳舞跳的再好,做饭做的再好吃,大部分也只是为劳心者服务,分数考的再高,只是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说思维的转变和所处的环境对个人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世界是由无数个小世界,各种圈子,相互交融组合成一起,想要摆脱枷锁,就要跳进另外一个棋盘,或者摆脱束缚,才能真正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至于命脉来说,通俗点说就是天分,有些人不擅长思考,但是手脚利索,体格强壮,也没有想过或者没有合适的机会去变成一个劳心者,对于现阶段的生活很满意,很知足,甘心做一个劳力者。

而我家乡的父辈们就是这一类人,他们经历过战争,天灾,人祸,曾经为了一口吃的,揭竿而起,他们对于粮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热爱这片土地,渴望和平,如今吃得饱,穿的暖,对于昨日经历的苦难来说,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

而思维和命脉不是一成不变的,吃饱之后,也就开始尝试着去思考学习,他们的机会已经很少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教育他们要好好进修,将来考上天学社找个好工作。

而守田人的下一代没有经历过他们的苦难,天真的认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信息发达的时代里,他们看到了外边的美好,纷纷放下锄头,摩拳擦掌,试图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过程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只要有一丝机会,总要去尝试一下,在没有其他外力或者因素的情况下,读书是改变命运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