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古今中外奇案录 > 第108章 真假滴珠

第108章 真假滴珠

案件层层上报,最终落至县衙。知县大人召集涉案双方及相关人等,公堂之上,众人相互推诿,各执一词。正当案件陷入胶着之际,有证人挺身而出,声称亲眼目睹姚滴珠走向河边渡口,使得案情似乎偏向潘家。然而,姚家周边邻里却无人能证实姚滴珠离家,使得调查再度陷入瓶颈。

潘老汉之子潘甲心急如焚,三番五次奔走县衙,坚称亲家藏匿其妻。县令公正严明,每逢潘甲控诉,皆传唤姚父进行反复查问,然而始终未能查出真相。姚父一边承受着失女之痛,一边无辜蒙冤,仰天长叹,满腹苦楚无处倾诉。无奈之下,他唯有张贴寻人启事,重金悬赏,动员各方力量搜寻女儿,却始终未果。此事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迅速传遍休宁县城乡,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奇闻。

时光荏苒,两年过去,此案似乎已被岁月尘封,直至一个惊人的线索浮出水面。姚家友人周公子,素喜寻花问柳,某日在邻县的一座青楼中,竟偶遇一名与姚滴珠容貌酷似的女子。周公子震惊之余,火速将此消息告知姚父。听闻女儿沦为娼妓,姚父心如刀绞,断言必是遭恶人胁迫,含泪叹息道:“可怜吾女,定是被人逼良为娼矣!”

为救爱女于水火,姚父毅然决然,倾尽家中所有现银,约一百两纹银,委托儿子姚哥,奔赴青楼,不惜代价赎回姚滴珠,期盼一家团圆,洗刷冤屈。

姚哥在周公子陪同下,踏入邻县那座声名狼藉的青楼。果不其然,他们在人群中一眼瞥见那酷似姚滴珠的女子。姚哥激动万分,连声呼唤妹子,然而那女子却对他视若无睹,毫无回应。周公子见状,忙将姚哥拉至一旁,低声解释:“你有所不知,这青楼的鸨母与龟奴心肠歹毒,你妹子恐怕是惧怕承认身份后遭受毒打。今晚你不妨包下她,如真是你妹子,她定会在私下与你相认。倘若她依然否认,你便与她共寝,真姐妹岂会任你狎亵?”

姚哥心领神会,遂按照计划掏出一两银子,折合今日一千元,买下这一夜春宵。夜幕降临,姚哥向那女子详述其妹子的经历,期望唤醒她尘封的记忆。然而,那女子坚称自己并非姚滴珠,只是名为郑月娥的苦命女子。她出身贫寒,双亲早逝,流落街头时被一位秀才收为妾室。不幸的是,秀才正妻心狠手辣,将她卖入青楼,自此备受欺凌,日夜饱受龟鸨的辱骂与殴打,几度萌生死志。

在绝望中挣扎的郑月娥,忽生一计。她恳求姚哥将她赎出火坑,对外宣称她是姚家失踪的女儿,如此既能让她逃离魔窟,又能安姚家二老之心。经历了一夜的肌肤之亲,姚哥对郑月娥也产生了微妙的情愫,加之担忧妹妹凶多吉少,他觉得郑月娥的提议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姚哥决定冒充兄妹,将郑月娥带回姚家,以此慰藉父母,同时也给予她新生。

在繁华的县城中,青楼的一角,姚哥的身影再次浮现。他在这里与郑月娥共度了数日欢愉时光,最终不惜花费八十两银子,将她赎出青楼,带回了家中。

两人伪装成兄妹,踏上了归家的路。原本只需几天的路程,他们却走了十几天之久。这期间,他们同眠同起,在人前扮演着兄妹的角色,私下里却是恩爱夫妻。枕边的细语呢喃,充满了谎言与伪装,但两人却乐在其中。

郑月娥深知这次机会来之不易,她回家的那一刻,见到爹娘便扑上前去,呼爹喊娘,泪流满面。她的演技如此逼真,竟连姚父姚母都被她蒙骗了过去。

知县升堂审理此案时,一边有父亲认女儿、哥哥认妹妹的戏码,另一边则有丈夫认妻子的情节。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毫无破绽。知县见状,便顺水推舟,将案子注销了结。

潘甲领回了自己的妻子,夜夜在床榻之上翻云覆雨,震天动地的声响让潘老汉听得心痒难耐。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冲动,一心只想着再次侵犯自己的儿媳。

某日,潘甲前往县城谈生意,潘母也去了集市。潘老汉趁机暗中窥探儿媳的动静,竟发现她偷偷溜出家门,朝着娘家的方向走去。假滴珠一路来到了渡口,与她的兄长相会。两人悄无声息地躲进芦苇丛中,开始了他们的私会。潘老汉在一旁看得血脉喷张,心中既生气又感到莫名的刺激。

潘老汉先回家,等媳妇回来,他把大门栅上,不由分说一顿打,边打边骂“淫妇,兄妹通奸”,假滴珠理亏不敢做声,潘老汉遂霸王硬上弓,把媳妇强奸了。

假滴珠——郑月娥,自以为逃离青楼苦海,却坠入另一深渊。她被迫周旋于三位男子之间,日复一日承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有时,她甚至需在一天之内接连与三人发生关系,且必须佯装对其中任何一人都怀有深情,否则便会被无情地遣返回那噩梦般的青楼。

而真正的姚滴珠,为躲避公公的性骚扰,逃至吴大郎身边。起初,她享受着远离家务琐事、与吴大郎共度蜜月般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吴大郎的热情逐渐消退,到访次数日渐稀疏,昔日的浓情蜜意渐行渐远。

与此同时,光棍汪再次惹祸上身。他在渡口偶遇一名正在洗脚的丫鬟,心生邪念,诱骗其登上竹筏。不料丫鬟因有事未了,执意要求下船。光棍汪一意孤行,强行捆绑其双手。丫鬟竭力反抗,大声呼救。慌乱之中,光棍汪捂住丫鬟口鼻,竟将其活活闷死。这一残忍行径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至引来几位村民。他们闻声赶到,跃入河中,奋力登上竹筏,将光棍汪擒获。

县衙内,县令升堂审理这起人命案件。按照惯例,先对光棍汪施以十记重鞭,打得他皮开肉绽,方开始审讯。审讯过程中,县令抛出“坦白从宽”的政策,承诺只要光棍汪供出实情并配合查案,即可免去死刑,否则将面临当街斩首的命运。光棍汪本非硬骨头,面对生死抉择,他选择全盘托出关于姚滴珠的隐秘过往,而对于其他被拐卖的女子,由于她们已被买走,无从对证,姚滴珠之事反倒成为光棍汪求生的关键。

一群如狼似虎的公差雷霆出击,直扑王婆子的藏身之处。王婆子对此早有预料,备好一袋银两,随时准备逃之夭夭。她趁夜色从后院悄无声息地溜出,独自划着一条小竹筏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与此同时,真滴珠与假滴珠——郑月娥一同被押解至县衙。两女并肩而立,容貌相似,真假难分,除姚哥外,无人能准确辨识。

知县大人再度升堂,对这桩扑朔迷离的案件颇感头疼,耗费大量心力仍未能理出头绪。他下令让潘甲前来辨认,究竟哪一位才是他真正的妻子。潘甲心中暗自苦笑,妻子失踪两年,如今竟有两位“妻子”同时出现,倒也算因祸得福。然而,面对真假难辨的滴珠,潘甲亦无从下手,只能喃喃自语:“我看……两个都是。”

知县勃然大怒,厉声喝斥:“大胆刁民,再敢胡言乱语,当堂杖责!”潘甲吓得连忙跪地求饶。

此时,姚父泣不成声,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滴珠自幼臀部有一颗透明痣,因此得名‘滴珠’。”话音刚落,真滴珠安然不动,假滴珠却脸色剧变,一屁股瘫坐在地。潘甲顿时如梦初醒:“我还以为她在青楼把那颗痣去掉了,原来她是假的!可为何与我同床时,她表现得比真滴珠还要欢愉?”潘老汉在一旁若有所思:“这么说来,我家这位应该是假的。怪不得她竟敢与大舅子私通,还让我白忙活一场。”一场围绕滴珠身份的迷雾,终于在姚父的泣诉中逐渐拨开。

真相如晴空霹雳,震撼人心。知县秉持公义,判定潘甲应携真滴珠回归潘家,潘甲父子闻讯喜出望外。真滴珠对吴大郎旧情难忘,未将这位风流公子牵扯入案。而假滴珠郑月娥则被判为官奴,数日后在公开市场上待价而沽。姚哥对这位与妹妹面容无异的女子心生怜悯,毅然决定变卖家产,以六十两银子将郑月娥再次赎回。

光棍汪在当地犯下累累恶行,知县欲对其判处极刑,但顾虑上级批复不允,最终决定将其发配充军,并先行施以重责六十板。然而,光棍汪体质孱弱,仅挨至第四十板便气绝身亡。至于狡猾的王婆子,她租乘骡车仓皇逃亡,却在崎岖的山路上遭遇车夫打劫。不仅数百两银两悉数被夺,王婆子本人也在寒冷的野外悲惨冻毙,落得个凄凉下场。随着各角色命运的尘埃落定,这一连串因滴珠身份错位引发的悬疑事件,终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