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都市言情 > 雨天和媳妇砖窑躲雨,被拉去打靶 > 第158章 三轮车都买上了

第158章 三轮车都买上了

郑宏伟家住在村头,门外的路口是郑庆仁进村的必经之地,昨天就知道郑庆仁今天带着女儿回小郑村。

自己老板的闺女,出生以来第一次回家,又作为同村,郑宏伟自然需要表示。

因此早早的就和媳妇轮流等在门外,等了接近一上午,才看到郑庆仁的三轮车进村,立马喊上媳妇吴大花,回屋里拎上早就准备好的物品,走向了郑庆仁家的方向。

郑庆仁的三轮车停到新建的两层楼房前,没了行驶路面的颠簸,小禾禾立马蹬起小腿,扯着嗓子哭了起来。

早已经等候在院子里的郑保进和徐玉琴两人闻声,瞬间跑了出来。

徐玉琴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孙女,掀开雨蓬,抱了出来,紧紧的搂在怀里,郑保进在一旁,静静的看着禾禾,嘴角咧着傻笑。这是郑保进第一次见到自己孙女!

董庆庆看着眼前的两层楼房,有点不可置信。

这就是郑庆仁为了接回禾禾新建的两层小楼?

样式新颖,和电视里大沪市的小洋楼差不多,造型时尚,还装有超大号的玻璃,显得很高档。县城里都没有几家这样的建筑。

站在房子外面,董庆庆对这个家陌生起来,甚至还得徐玉琴的邀请,才敢进入。

明明是这个家的女主人才对。

装有物品的三轮车直接骑进了院子里,郑洁欣和董庆庆两人把物品搬进屋子里。

进了房间,又把董庆庆惊了一遍。

屋内的地面使用的彩釉地砖,屋顶做有造型的吊顶,安装精美的装饰灯,墙面根据功能区域不同,刷着不同的颜色。屋内已经摆放好了米黄色的桌柜,和房间的布置契合,应该是根据房子空间定做。

使用大面积玻璃的关系,室内的透光性很好。

好奇心促使两个女人把整个房子转了一遍。

厕所是一个单独的房间,没有蹲坑,装的应该是只听没见过的马桶,连着的是个洗澡房,里面配置了一个大号浴缸。外面一个雕刻着花纹的木制洗脸台,一面圆形的化妆镜。

二楼有一个面积超大的卧室,卧室内竟然还有一个厕所,一个小型的梳妆室,一排造型精致的衣柜,卧室南面是个大型阳台,中间是两扇玻璃门隔开。

董英才作为平和县中学校长,每年工资也有七八百块,董英才还有个作家身份,每个月能发表出几篇文章,稿费收入也不比工资收入低,在平和县,董家也属于高收入家庭一类。

郑洁欣的婆家夏家,夏经国和李娥两人,都是化肥厂领导干部,工资加起来,每个月也差不多一百七八十块,在经济刚放开的时期,也属于同地区的高收入家庭。

这两人在高收入家庭生活过的成员,也是第一次见家庭里如此豪华的装饰。

郑宏伟和媳妇吴大花故意慢了十分钟才到了郑庆仁家里。

带着婴儿用品,和一个红包。

春风满面的吴大花见到郑庆仁,语气变得温和了些,说:“庆仁,谢谢你对我们家宏伟的关照。昨晚宏伟和我说你家女儿今天要回来,我这个人嘴没把门,在村里也说了几句。结果应华叔说,咱那闺女出生的时候在县城,而你又在里面,满月酒一直没喝上,今天如果你带着孩子回来了,那就是第一次全家团圆,满月酒趁今天就补上。”

“所以应华叔一早就安排人买了菜,支了锅灶,准备给你家闺女办个简单的满月酒。保进叔和玉琴婶也是早上才知道。”

郑庆仁想起刚才回来,看到郑应华到自己家的路边,搭了棚,支了个灶,摆上了五六张桌子,正准备问是谁家办事呢?

郑保进也走过来,解释说:“庆仁,都是你应华叔和宏伟张罗的,我都说了没必要,他们坚持要办。这也来不及请远一点的亲戚,就我们村里的,等会谁来了,就留下吃饭。”

郑庆仁看着一瘸一拐的郑宏伟,还挺有心,说:“宏伟,辛苦你了,累成这样。”

郑宏伟脸色一红:“庆仁,别误会,我这是蹬三轮扭的。”

说完,悄悄瞅了自己媳妇一眼,眼神有些埋怨。

话音刚落,郑应华拎着物品,也过来了,身后跟着的是郑庆仁的二大伯和二大娘。

“庆仁,你今年受了不少苦和委屈,也委屈了庆庆和孩子。村里很多人,都关心你们一家。孩子第一次回家,不能没有表示,今天你们一家只管团圆,其他的事交给叔我。”

郑应华拍了拍郑庆仁的肩膀,走进院内,瞧一瞧孩子去。二大伯一家也放下物品,送上红包,进了院内,看看第一次回家的孙女。

很快,知情的村邻陆续的赶来,送来了物品和红包!

郑庆仁看着热闹的家,看到郑保进和徐玉琴的笑意盎然,有些错觉,两老口,样貌年轻了。

徐玉琴把孩子交给郑庆仁二大娘之后,和郑洁欣两人拉着董庆庆进了屋子聊天。

郑宏伟像是忙自家事一样,一瘸一拐,指挥着吴大花迎接着来人,招待来人吃瓜子和糖果。

嗯, 郑庆仁还是第一见郑宏伟在自家媳妇面前这么硬气。

村里人来的差不多了,没见到郑大发,趁着闲余,郑庆仁走向一百多米外的郑大发家。

想看一看郑大发的药材加工情况,有没有困难,需不需要调人回来协助。

大门锁着。

照着时间算,从郑虎家购买的一千多斤药材应该加工完成。人没在家,或许外出收购药材去了。

中午开饭,备了五六张桌子不够用,郑应华又从其他地方借了四张方桌。还好,菜备的够一些,村里人热热闹闹的吃喝。这,就是补给郑星禾的满月酒。董庆庆跟着孩子回来,也打破了村里的传言——郑庆仁城里的媳妇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