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都市言情 > 雨天和媳妇砖窑躲雨,被拉去打靶 > 第113章 我可以试骑一下吗

第113章 我可以试骑一下吗

郑小伟拎着两个品种药材样品的一进入药材市场,就吸引到了人,都是问价格。

这个老头把郑小伟手中的药材价格问了一遍。然后就来回看了几遍郑小伟手中的党参样品,在郑小伟多次保证仓库的大货和样品质量一致时,老头才开始说价格贵,说自己要的货量大,让郑小伟便宜些。

当时报价是六块二毛钱一公斤。郑小伟就主动降至了郑庆仁吩咐的最低价,六块。

老头还是嫌贵,出价五块五。郑小伟坚持说最低就是六块每公斤。

来回拉锯几次之后,郑小伟问了下老头能要多少药材。老头开口说:“如果大货质量和样品一致,我这边计划是五吨。”

郑小伟一听,这是属于郑庆仁说的量大的客户,又主动降价了一毛。老头不满足,又拉锯了几次之后,以五块八的价格谈好。

哪知道,想着能在郑庆仁面前显摆下成就的郑小伟还是受骗了。

看到郑庆仁紧皱的眉头,郑小伟更加的恼怒:“老头,既然你只要这一件药材,那只能按照散货价格销售了,六块钱一公斤。”

“小伙子,你这就不地道了,我们讲好的价格五块八一公斤,你现在临时涨价,可不是做生意的道啊。”老头无视郑小伟的怒气,从地面捡起簸箕,装上一簸箕党参,就往郑庆仁撑口的麻袋里装。

郑小伟一把攥住麻袋口,不让老头朝里面继续装药材。

“没谈好价格,这药材就不要装。”

这老头自己先骗人,竟然还口口声声说生意的道理。

老头见郑小伟还攥着麻袋口不松,声音放大了些:“你这做买卖不成啊,讲好的价格,骗我到了仓库,就不卖了。你就不怕我到市场上宣传?”

“宣传就宣传,我不相信别人也不讲理。”郑小伟恼了,推着老头说道:“出去,我不卖了。”

老头不走,郑小伟就一路推到了仓库门口。忽然,老头往地上一躺,喊道:“没天理了,在市场上谈好价格骗我来仓库看货,还趁机涨价,还打人。”

倒是把郑小伟吓了一跳。这开始撒泼耍赖了啊。

卓越旅店住的大部分来豪县采购药材的药商,早上到市场上采购药材,临近市场闭市,回到旅店的仓库接收验货。

这个时间点开始有药商回来,听到老头的喊声,都好奇的走了过来。

郑小伟正要大声反驳,郑庆仁制止了。

不管占不占理,闹起来,都是被人看笑话。而且郑庆仁也感觉到,这老头就属于那种市场上的跑断腿。为了能买到便宜的药材,跑遍市场,不顾及脸面,不停的压价,甚至为了便宜几毛几分钱,能跑上两三天。

不怕吵不怕闹,装好包感觉不划算都不要。

如果郑小伟在市场里真坚持六块钱每公斤,老头也许不会到仓库来看货。

“这一包药材,我五块八一公斤卖给你了。”郑庆仁对着坐在地上的老头说道:“我这兄弟刚刚推了你,我也给你道歉。”

老头看着郑庆仁,问道:“你能当家?”

“我是这一批药材的老板,当然能当家。”郑庆仁看了一眼围来的人,说道:“不过,我们的药材不送货,称完重,付完钱,你自己运走。”

老头从地上爬了起来,既然真正的老板发话,还赖在地上干什么。跟着回到仓库,郑庆仁撑口,郑小伟装药材。用麻绳缝了包,到了仓库的铁磅上称重。

六十四公斤。

老头拿着笔计算了一下,也不废话,从提包里掏出了三百七十一块钱。

依依不舍的递到郑庆仁手里,说了句:“两毛不给了啊。”

郑庆仁也懒得跟这种人计较两毛钱,接过来钱,点了一遍。

老头美滋滋的在药材上做了记号,这一下,省了十三块钱。然后才想起来,这六十多公斤的麻袋,怎么运回自己的旅店?

“小兄弟,麻烦你,找个自行车,帮我送回市场北门的旅店?”老头看着麻袋,到了郑庆仁面前商量了。

“送不了。”郑庆仁冷笑的拒绝道。

钱已经收进了包里,郑庆仁看了下才十点出头,市场上还没正式闭市,招了招手喊郑小伟走了过来:“下次脑袋学精明点,损失的钱从你工资里扣。拿着样品,赶紧回市场,看看还能不能卖出些。”

当然不会真的扣钱,卖五毛八一公斤,在郑庆仁制定的价格范围。药材市场上的一级党参规格要价在六块起步,郑庆仁想要快速的销售出去,需要比市场价格稍微降低一点。

郑小伟没接触过生意,郑庆仁报给他的价格,比预期价格要高一些,就是预防这种事情发生。

如果真的遇到一次性要五吨药材的客户,郑庆仁可能还会再便宜一两毛。

郑小伟重新拎上药材样品,一脸悲哀的走了出去。下次在谈价之前,一定要核实好对方真正要货数量。

老头见郑小伟离开,郑庆仁也准备离开,急忙拦着郑庆仁说道:

“小兄弟,从这里到市场北门一里多地,我这一把年纪也背不动,你看能不能借个自行车,帮我驮过去。”

郑庆仁摇摇头:“真送不了。”

说完,离开了仓库,到了旅店隔壁的三轮车旗舰店。

一进门,高挑靓丽的美女营业员热情的迎了上来。

“老板,看三轮车?我们这里有标准型拉货三轮车,有……”

“我是来找朱卓凡。”

“找卓凡啊,他去帮客户调理三轮车去了。”

美女营业员仔细看了下郑庆仁,没见过朱卓凡有这么一位朋友啊。

也没有怠慢,找了一条凳子,让郑庆仁坐下来等。

朱卓凡认识的虽然都是猪朋狗友,可没有穷人。从三轮车店铺开业,仅朱卓凡朋友购买的就有十多辆,而且都不带还价。

可能又是哪位朋友过来买三轮车。

这个店铺比平和县临水路的店铺面积大,店铺的装饰是按照郑庆仁建议来的,地面是彩色的分区,三轮车也有规律的摆放在彩色区域内,墙壁做了一排柜子,作为零配件展示货架。

店里只有两名员工,一个是刚刚迎接郑庆仁的营业员,一个是坐在收银台的收银员。

从刚才对朱卓凡的称呼上看,这位营业员应该是朱卓凡家里人。

等了四五分钟,店外传进来一道声音:“老板,你们这三轮车拉货能力怎么样,好不好骑?”

这声音耳熟,仔细一想,哎呦,这不就是刚才买党参的老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