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京城,内城,德胜门外。

这里属于皇宫与外城的交界处,平时是不允许行人踏足这里。

现在宫里的华妃娘娘要在这里赈灾,给灾民施粥,消息传出后,城里聚集的灾民向这里涌入,好吃上一顿热乎饭。

每当天灾来临时,城外的灾民会向附近的城里涌入,当地的城里因为灾民过多,会关闭城门,拒绝更多的灾民进城。

说起来不近人情,但也是无奈之举,城里并没有太多的粮食,根本救济不了那么多的灾民。如果让灾民都涌入城里,这些灾民中的胆大之辈肯定会闹事,甚至被有心人利用,起来造反也不是没有可能。

剩余的灾民见城里闭门,没办法只有往没受灾的地方跑。

这次旱灾是京城附近的地方在闹,这里的灾民基本都往京城里跑。

这些灾民想的很简单,京城里住着的是当今皇帝,总不能不管手底下的百姓死活吧。

若真是活不下去了,就起来造反,推翻这个昏君。

这也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很关切灾祸给百姓带来的影响,没办法,当老百姓吃不饱饭要饿死时,他们可是要起义造反的。

京城对那些过来的灾民一般都尽可能的接济,天子脚下,做的不能太难看。

同时,朝廷在这时对人口黑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可能皇宫里也会参与进来,买一些灾民进宫。这也是内部消化这些灾民吧。

世道就是这么残酷,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就像元代诗人张养浩写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语道尽多少苦难。

此时,陈旺福站在施粥的摊子后,看着前来讨粥的灾民,一个个衣不蔽体,蓬头垢面,无论老的少的,全是营养不良、虚弱无比的样子。

这是她这个穿越者没有体会过的。在她穿越前的那个时代,正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时候,再穷的人家大米饭还是管够的。那时的人们考虑的不是吃不吃的饱,而是吃的健不健康。

现在她看到真真实实的古代灾民出现在她眼前时,带给她的震撼远比历史书上的几行文字大的多。

陈旺福不是一个同情心泛滥的人,但见到有人受苦受难时,能帮忙时还是会去帮忙。

她的赈灾平账的办法,最初只是想给华妃解忧,争取华妃更多的信任,让自己过的好一些。现在,她看到自己的办法能救济这么多的难民,心里深处不免有些自豪。

出来赈灾的华妃就没有陈旺福那么多的杂念,在远处搭上一个棚子,显然只想应付一下就回去。

陈旺福可不敢让华妃亲自动手赈灾,人家从小锦衣玉食,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哪里会去为这些灾民同情。

她只好用着自己手中小小的权力,让那些施粥的人尽可能多给那些灾民一些粮食,对有小孩的人家给的更多一些。

在施粥的人里,陈旺福观察着之前看好的魏璎珞,对方正端着勺子从锅里舀出粥给灾民,做事果断利落,效率也比周围的几个宫女要快一些。

魏璎珞给来到她队伍的灾民施粥时,每给一个都会说:“这是华妃娘娘恩赐的。”

陈旺福注意到魏璎珞的这一举动,不禁暗暗点头,能在正常施粥时不忘记宣传这次赈灾人,不管这个有没有用,至少人家是真的在为华妃的仁义名声宣传。

她自问如果自己是个领导者,肯定希望有这样一个为主子分忧的手下。

就在这时,灾民队伍里多出了许多新人,倒不是说灾民有新有旧,而是这些新面孔显得不太正常。这些人虽然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可明显要比之前的灾民健康的多,没有半点受饿的样子,倒像是故意打扮成这样。

而且有好几个人打了一碗,过后不久就插队再打一碗。这些人凭着健硕的体格,瘦弱的灾民们根本不是对手。

有几个打饭的宫女注意到这个情况,停止了打饭,都看向陈旺福这一边。

陈旺福瞧了瞧华妃那里,这种事情华妃估计是不太会管的,人家只要将这个赈灾弄完成,至于是不是给真的灾民,肯定无所谓。

她没有去打扰到华妃,而是从旁边的地里,随手弄了点尘灰,往每个锅里撒了一点,几个宫女都有些不能理解,唯有魏璎珞露出了然的神色。

果然,在陈旺福做出“扬灰”的动作后,人群里那些“新人”纷纷跑了。

“狗日的,落了灰的饭狗都不吃。”

“真是丧良心,在好好的粮食上撒灰。”

......

对于真正的灾民而言,顶多是埋怨地看了看陈旺福,但并没有走,因为他们是真的很饿,需要粮食果腹,哪怕粮食很脏。

之后,施粥正常进行。陈旺福拍了拍弄脏的手,大摇大摆地走了。

这个办法还是她前世看《铁嘴铜牙纪晓岚》时学来的,剧里是往粮食里掺沙子,而她则是往粥里掺灰。

她走到在华妃身前服侍的颂芝旁边,准备跟这位同伴打个招呼。

却见到颂芝紧盯着一个方向,她顺着方向瞧去,原来是宫里派出来维持治安的一个侍卫。

宫里的侍卫除了时刻保卫皇上的,还有一些是在皇城里巡逻的。

和秀女一样,想在宫里当侍卫,家里是要有一定身份的。除了是旗人外,内宫三层里至少是满洲上三旗里出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颂芝盯着的那个侍卫,陈旺福不知道其具体身份,但是光看长相,一米八的大个子,身材魁梧,腰间配着宝刀,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她突然想到,之前颂芝跟她私下说过,华妃准备将颂芝许给皇帝的御前侍卫富恒。

这个人该不会就是颂芝说的那个侍卫吧。

陈旺福突然有种撞破别人秘密的爽感,自己不会有窥私欲吧。

“在看什么呢?”陈旺福凑到颂芝耳边,吓得颂芝浑身一个机灵,等看到是陈旺福时,顿时恼羞成怒,怒道:“福子,你不去看着她们施粥,跑这儿来偷懒吗?”

陈旺福倒是不以为意,她和颂芝相处一段时间了,太了解这位朋友的性格,表面上像个辣椒,火辣辣的,实则内心非常单纯,有一颗少女心。

“那人就是你说的富恒吧,怎么不上前打个招呼?”陈旺福调侃着,继续逗着颂芝。

“打什么招呼?我跟他现在又没有什么关系,人家可是镶红旗出身,又是皇上倚重,我这样的身份怎能配的上人家。”颂芝有些自卑地道。

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陈旺福想对颂芝说【妹子啊,想追上心上人就要主动些,你不去大胆表达,别人怎么能知道你的心事呢。】

其实陈旺福只是嘴嗨嗨,她自己就是个恋爱白痴,对她而言,找个三观合适的,一起搭伙过日子就行。至于爱情,她更认为是青春时期一个美好的幻想,属于那个时代,这个东西没有亲情重要。

而且封建社会有身份、有财势的男子,哪一个不是三妻四妾,一夫一妻、终生到老已经是一段世人称赞的佳话。

陈旺福穿越前个人主义泛滥,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对她而言,若是自己有三妻四妾当然美滋滋,可是若是让她和别的女人为一个丈夫争风吃醋,她肯定是不愿意。

她这个想法在这时候颇有些离经叛道,所以她对谁都没有说,也不敢对颂芝启蒙女权主义,主义太超前,最后只能伤人伤己。

尽管如此,陈旺福还是希望颂芝能得到一段美好的姻缘,嫁一个有责任心、顾家的丈夫,不要像原剧里沦为华妃争宠的牺牲品,将自己献祭出去,到后来孤老于冷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