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 第154章 跌跌撞撞(八)

第154章 跌跌撞撞(八)

“多事之秋,日后再作计较吧。”重新梳洗后,眼睛缠着绷带,双腿固定着夹板的郑直疲惫的坐在圈椅上回了一句“那户姓甄的查到没有?”

“刘三已经去了,估计快了。”朱千户迟疑片刻又问“俺们后日启程,要不要告知李朝奉一句。”

“留封书信好了。”郑直摆摆手。李娘子若是晓得了,指不定又使出啥花招。他毫不怀疑,自个肯定把持不住。若是那样,又得迁延下去“让懋哥盯着阜财坊那里,若是姓唐的把他娘子赶出来,就送去真定。”

朱千户应了一声,他早就习惯了郑直这种提裤子不认人的做派,不想还有女人能让对方牵挂。不由对这位唐娘子小心起来,没准这位日后就是郑家的人了。

就在朱千户准备退出去时,刘三打探消息回来了。

“那对小夫妻是半年前从京师过来的。”刘三顾不上口渴,赶忙将打探来的消息讲了出来“男的姓甄,没个大名,一直叫甄二郎,在西城有家门市。为人做派古板,有腿疾。甄娘子为人和善,平日间胡同里谁家有事,都会过去帮忙。两个月前,这位甄二郎遇到了骗子,被人用假银子诈了货,迫不得已找一个叫陈万言的人借债。可非但没有缓过来,反而连遭祸事。到了如今,眼瞅着还钱的日子到了,甄二郎却没银子还,只好四处躲。”

“欠多少?”郑直联想到之前那些人讲的,大概懂了。这个甄二郎估计是中了套,被人坑了。

“五百两。”刘三立刻道“俺听人讲,这位甄大郎做买卖不灵光,太实诚了。”还有一点他没有提,那就是这位甄娘子据人讲,长得模样出色。不是他打算昧下来,而是感觉讲出来,容易让大伙对企图报恩的郑直误会,虽然他已经误会了。

“让懋哥给他家送去五百两。”郑直顿了顿“算了,一千两。”就算是高利贷,一千两也足够偿还了,毕竟才两个月。

朱千户应了一声,刘三又道“对了,城里今个一开城门,就有人骑快马,拿着火牌出城了。”

“三郎你去接孙秀才出城,俺们不等了,今夜就走。”郑直估摸着河道盘查又该森严了“千户,赶紧通知他们装船。回去以后,你们五个,每人一千两。”

刘三和朱千户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因为滏字号有自个的百料船,所以安排起来十分方便。郑直为了把银子带回去,这段日子已经私下让刘三等人从市面上采购了不少货物。有丝绸,珠宝,药材,好不容易将现银压缩到不足五千两。这笔银子正好留给滏字号和彰卫当两家做备用金。本来以为可以轻松上阵,却不想如今又冒出来四万两。

刘三这一阵表现,还算让郑直相信。可是对方在山口那一次的反应,却让郑直记忆犹新。况且这些人里,就连李娘子他都不放心,遑论别人。所以只能铤而走险,都带回去。

陈懋办事效率很快,傍晚时就赶了回来。以至于郑直怀疑这厮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让他快点滚,好无法无天。不过郑直如今脾气很好,没有立即发作。

“甄娘子不要银子,晓得五郎要回乡,只求她们夫妻二人能跟着一同过去。”陈懋凑到郑直耳边解释。尽管他怀疑,这其实是郑直和甄娘子演的双簧。

毕竟是一千两银子啊。

“甄东主决定了?”郑直点点头,他的绷带没有摘下来,所以也没有刻意的表现啥“甄东主也不问问俺们去哪?”他相信陈懋晓得啥该讲,啥不该讲。

“决定了。”鼻青脸肿的甄二郎拱拱手“公子遭此横祸讲起来,也是因俺而起。俺们夫妻也不用非得跟着公子回乡,只求公子带俺们离开河南就好。”

“好。”郑直立刻答应下来“那懋哥就跟着甄大郎回去收拾一下。”

陈懋应了一声,余光扫了眼一旁默不吭声的甄娘子,对甄大郎道“甄东主请。”

甄二郎迟疑的瞅了眼郑直,给了甄娘子一个放心眼神,应了一声,跟着陈懋一瘸一拐的走了出去。毕竟是娘子救得对方,想是私下感谢一番也有可能。况且一个眼睛和腿都受了伤的,能做啥?

郑直沉默一阵后,问朱千户“千户,一千两还不够报恩吗?”

朱千户瞅了眼又羞又恼的甄娘子,轻咳一声。显然郑直压根就不晓得甄娘子还没有走,当着人家的面讲坏话,不好吧。

“难不成你也让人拿刀顶住了命根子?”郑直揶揄一句“算了,甄娘子人不错,想来她的男人也是晓得分寸的……”

“甄娘子喝茶。”朱千户无语,干脆打断对方的话。

郑直哪里肯信“俺又不怕甄娘子,她又不是俺女人……”

“俺记起来了,懋哥他们还等着俺呢。”朱千户无语,干脆直接躲了。

甄娘子茫然的看看郑直,又看看落荒而逃的朱千户,有些不晓得该如何是好。要走?去哪里?这就是此人的院子,况且人家也没有讲别的。只好继续不吭声的坐了下来,想着自个的事情。

郑直笑骂一句,没个形状的斜靠在圈椅上。良久之后,突然坐了起来“千户,千户。”

原本昏昏欲睡的甄娘子被吓了一跳,碰到了桌脚。

“你去,去查查,这个甄娘子是不是年岁颇大?”郑直赶紧道“还有,试试那个甄二郎,看他是不是对叫王钟……”话没讲完,就被封住了嘴。不等毛骨悚然的郑直推开对方,就感觉到了不对。一把将脸上的绷带抓下来,看着近在咫尺的女人,长得不是倾国倾城,不是小家碧玉,不是知书达理,给他的是一种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美。

站在门口的朱千户挠挠头,伸手关上了门。

孙汉是入夜之时找过来的,还带来了一个人。

“三郎去接俺的书童了,俺就先过来了。”孙汉笑着为郑直介绍“这位是襄王府牧群所的李镇抚,俺在开封时,多亏了李镇抚帮助,否则就回不来了。”

“孙秀才言重了。”李镇抚对着郑直拱手“某,襄王府李锐。”

郑直一边回礼,一边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孙汉。这厮简直吃饱了撑得,竟然结交藩国卫士。

“如今河道受阻,李镇抚要押送一批贵重物品赶在太子千秋节前入京。”孙汉哪里不晓得郑直的意思,半是解释半是介绍“可巧,俺们就在北门遇到了。俺们不是要赶去真定吗,于是就邀请了李镇抚同行。”

“孙秀才的朋友一定错不了。”郑直突然想到了船上的银子,倘若有襄王府的旗号,那么沿途巡检谁敢查。顿时态度大变“若是李镇抚不嫌弃绕路,俺是乐意之至。”

“郑解元慷慨相助。俺哪里还敢奢求,更不敢讲嫌弃。”李锐原本以为郑直不愿意,却没想到对方不但答应了,还没有提任何要求“却不晓得这滏字号有啥讲法没有?”

“这包在俺身上。”郑直立刻大包大揽“对了,不晓得李镇抚多少人马,俺也好让滏字号安排,调拨。”

“一共不过三十个人,四辆车,目下就在不远处。”李锐拱手“车上都是为了庆贺太子十二岁千秋节的贡品。”

“那必须得加强护卫。”郑直瞅了眼尴尬的孙汉,赶紧对朱千户道“二位暂且休息,俺这就去找他们东家,争取单独弄一条船。”车队都等在附近,却只带了一个人来,显然孙汉这厮算准了自个一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