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汉室余音 > 第35章 鲜卑。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六年。

春,正月,辛丑,赦天下。

夏,四月,大旱,七州蝗。

令三公条奏长吏苛酷贪污者,罢免之。平原相渔阳阳球坐严酷,征诣廷尉。帝以球前为九江太守讨贼有功,特赦之,拜议郎。

鲜卑寇三边。

转眼就到了秋,七月。

因为夏,四月大旱,大旱之后十三州又有七州蝗虫灾害,古代人是不知道大旱之后不预防是很容易有蝗灾,蝗灾一般发生在夏季,因为夏季气温高,特别适宜蝗虫大量繁殖生长。一旦蝗灾发生后,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以至于发生饥荒。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是以社会、政治来说的。他把《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以\"谴告\"人君。如果这时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

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董仲舒认识到农民阶级的政治力量可决定一个封建王朝的兴亡。董仲舒在这里所说的\"天\",是指秦末农民起义的武装力量。他要借用这一象征农民阶级政治力量的\"天\",来戒惧皇帝,使之自敛。用\"天\"来限制他。

西汉时期,天命论在人们思想中的影响极深。董仲舒就采用了\"天\"来限制皇帝个人的私欲,制约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并把秦始皇权力不受制约,引发农民起义,速亡国的惨痛教训,变成皇帝的精神枷锁,来限制皇帝的权力。从这方面看,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限制了皇帝的私欲和权力,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意义是深远的。

东汉时期因为传承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之法”,东汉则是只要遇到大灾害就罢免三公之位以谢罪于天。

于是七月,罢免司空刘逸,以卫尉陈球为司空。

汉灵帝早期也好书法,自造《皇羲篇》五十章,招揽天下士子为他书刻文字,首次把书刻文字称作“书法”。 这标志着作为交流工具的“写字”,与作为美学欣赏与实用相统一的“书法”,正式拉开了距离,并使后者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

这边朝廷动作连连为了安抚百姓,安定天下,可凉、幽、并三州却被鲜卑连连寇边。

幽州,护乌恒校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