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汉室余音 > 第22章 取字。

蹇硕回到府中招来左丰,左丰到后走到大厅见到蹇硕问道:“不知义父,有何吩咐。”蹇硕转过身来围着左丰转了一圈才道:“我了解你,所以我才收你为义子,这次你的表现却让我刮目相看。”

左丰拱手道:“孩儿,也是受人指点。”

蹇硕闻言颔首,“算你老实,这次办事得力,升你为黄门令。 ”

宦官的等级十分简单,除了人数最多的杂役外,称得上官职的也就是黄门令这类负责参与管理宦官的人,虽然也才六百石,但也是算迈入了官职才真正意义是上的宦官了!

至于再上一级就是千石的中宫侍等负责南宫北宫这些的管理,相当于后世的大内总管了。

再上一步就是中常侍两千石,自从汉恒帝信赖宦官以来,中常侍人数增加数人,已经有十二位中常侍了,蹇硕现在就是中常侍,像左丰这次之所以是区区最低等的宦官能当天使,就是因为和蹇硕的关系。

这才能前去封赏,当然中常侍的权利不仅仅是这点,权利甚至能影响到官员的任免!毕竟是天子的身边人嘛。

左丰听到蹇硕的话激动的回答道:“谢义父栽培!”蹇硕随后便让左丰回去了。

蹇硕看着左丰离去的背影眼睛微眯,心里暗道:“也罢,日后便知你身后之人。”

左丰这边一回到府中便写信派人送往谢龙处,让谢龙按批次先运送一批玻璃镜子来洛阳。

而谢龙在这边正准备订婚呢,当然汉代礼仪和现代订婚比要繁琐的多。秦汉时期,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把先秦时期散见的婚姻道德思想加以整理,混乱的婚姻现象得到控制,各地婚俗趋于一致。

当时的议婚、婚仪等制度恪守“六礼”,成为传统婚仪的基本形式。不同于周礼,汉人婚礼始举乐,并出现了闹新房的习俗,且婚嫁之风极为奢侈。早婚现象开始兴起。在婚姻观念上,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得到重视,妇女在绝婚与改嫁方面有一定的自由度。

汉代婚仪如古之“六礼”,“六礼”即中国古代社会缔结婚姻关系的六个步骤。关于“六礼”的说法最早载于《仪 礼· 士昏礼》。战国时期,各国风俗差异较大,到西汉时期,经过儒士们的系统加工整理,才使之定型和规范化,从此以后,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缔结婚姻的必要步骤流传下来,成为传统聘娶婚的主要仪式。它包括:纳采, 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自从上次谢、魏两家口头上约定后,看婉婉也就是魏婉婷和谢龙相处的不错,于是才准备正式的定下来,等谢龙十八,婉婷十五就成婚。

纳采为六礼之首。一般是由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纳采有礼物,皇帝纳采,多用雁、 璧、乘马、束帛。其余礼物不详。而大臣纳采,礼物有多至三十种者,有玄纁、羊、雁 等。每种礼物各有其象征意义,并题有赞文。

经过媒人的纳采,女家表示同意后,男方再派人到女家,向主人问名,互换“庚贴”(年龄、生辰八字)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以测神意。如三日内家中无碗盏敲碎、饭菜馊气、家人吵嘴、猫狗不安等“异常”情况,则请算命者“排八字”,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克,女家则设宴款待。

三年小冲;男婚年龄逢双, 女子十九不嫁;谓鸡狗(鸡犬不和)、龙虎(龙虎相斗)、虎羊(羊落虎口)、蛇鼠(蛇吞老鼠)难相配,待认为周全后始议亲。问名的目的,是将女子之名、出生时辰等作一占卜,以测定婚配的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