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142章 涌动

他有预感,洛阳最近就会面临一场风波,毕竟这里面多为朝中重臣之子。

董昭说得倒是如此轻松,但真到那时候,案件审理的麻烦事不全压在自己这个廷尉身上了嘛...

这也正是他没有领司马懿这个情的直接原因。

也罢,在律法之事上,高柔坚信自己可以做到问心无愧。

..........

朝会上,不少朝臣面露喜色,因为今日之事终于是给这个诸事不顺的青龙元年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公孙渊杀吴使降魏了。

公孙渊算是心里有点数,他自知吴国相距甚远不足以依靠,于是在一番权衡下斩杀了孙权派去的使者并将首级送往了洛阳。

听说,公孙渊还顺便吞并了吴国的兵马和诸多钱粮。

这事倒是值得警惕,但这并不妨碍魏国对其识时务之举的大肆封赏。

曹叡即刻颁布诏令,任命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为乐浪公。

退朝后,曹叡回到东堂,中书令孙资很快便应诏前来。

今日正是要商讨上党太守的任命一事。

当曹叡向孙资询问时,孙资似是早有准备,当即开口:“陛下,高廷尉家中三子高宣茂在朝任尚书郎两年,其人为人公正,通宵律法,破有父风,陛下可察之。”

“嗯...”曹叡若有所思,“他虽没见过此子,但他深知其父高柔的做派。一句‘颇有父风’便是对此子极高的评价了。”

曹叡没有当即答应下来,只说自己会再思量。

他又和孙资谈了一些政务,说是关中都督夏侯楙提议将渭水的成国渠向东伸展一百多里,到泾水入渭附近。

别说孙资很惊讶,就连曹叡也是震惊不已。

这夏侯楙竟然还懂这些?

当然了,夏侯楙自然是不懂。这计划是之前邓艾的关中时就提出的,后来经过详细的规划,最终由夏侯楙上疏。

孙资也深知此事极为利好,故而并没有阻拦,如实汇报给了曹叡。

曹叡也深以为可,即刻让孙资代为批复了夏侯楙的奏表。

送走了孙资,曹叡并没急着回后宫,他又召见了一位官员。

此人正是王基王伯舆。

是的,王凌能拒绝庙堂一次,却不能一直挡着人家的升迁之路。

今年王基被诏回京,任中书议郎。

曹叡还是挺欣赏王基的,而且天天看着孙资、刘放那两张老脸,他其实也想换换口味。

否则他真不知道,这天子到底是姓曹还是姓孙、刘了。

王基脱下鞋履,缓缓上前,拜礼道:“臣王基,拜见陛下。”

“王卿免礼吧。”曹叡走下台阶,并未表现出高姿态,而是用一种请教的口气问道:“朕就直入主题了,如今上党郡太守空缺,王卿在青州、扬州为官多年,卿可有什么贤才推荐吗?”

王基显得有些犹豫,他低着头不敢言语。

其实前些日子王凌给他来过书信的,那信中的意思很直白,很明显。

他受王凌赏识提拔多年,可以说他是王凌一手栽培起来的,虽然他不太情愿,但对于王凌的小小请求,他实在是不好推辞。

过了一会儿,王基还是开口道:“禀陛下,令狐公治(令狐愚)在淮南多年,屡有战功,此人为人严重,治下有方,望陛下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