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 > 第158章 此生不悔嫁策郎

第158章 此生不悔嫁策郎

汴京,集英巷,盛家,皇帝陛下赵煦,昨日已经回京,整个天子巡狩大宋的过程,极为顺利。

为收拢臣子之心,官家赵煦还特意加开武举恩科,专门给各地镇守之军的将门虎子们,打开一条新的仕途之路。

今日的大朝会,是新君登基的第一次,也是皇帝陛下赵煦回京的第一次,从今天开始,大宋的至高权力,正式移交。

集英巷,盛家二哥哥盛长柏和盛长林,早早起来上朝,他们在各自的马车前,兄弟俩相视一笑。

盛长林本不是去上朝的,他只是入宫去见太上皇赵英策,连官服都没穿,只是简简单单的道袍。

兄弟俩临出发的时候,父亲盛纮还嘱咐,有任何消息,一定差人回来报信。

因为他也看出,老儿子盛长林,这个从不爱起早的人,居然一大早入宫,定是有事。

太国舅府门前,三哥哥盛长枫,在妻子余嫣然的目光之下,进入官轿,他能以国舅身份,做上大宋的户部尚书,这在仁宗皇帝和英宗皇帝一朝,是无法想象的。

太上国舅沈从兴,昨日就交代西郊大营的将校们,他今日要入宫上朝,所以军营必须看护好,淑兰姐姐还给他带了小食点心。

郡主府门前,元迦牵马,扶着父亲元季常上马,可五姐姐盛如兰在府门前唠叨着道:“家里没有马车给你坐吗?

就显你能,还好,这匹马是小七送的,极为温顺,下朝了赶紧回来,我等着你用膳呢!”五姐夫元季常,点头微笑答应着。

澄园府门前,六姐夫顾廷烨这厮,坚持要坐马车,他如今的枢密使之位,再次坐上去才知道,今时不同往日。

大宋各州各府,日新月异,且与周边小国多有摩擦,还不是单一的,如往常打一仗就能解决的。

得多方面的思考,整个战略布局多样化,许多公文看上去简单,但真的多多思量一番。

不过还好,六姐姐盛明兰让能工巧匠,把自家马车改得如同一个小书房似的,坐着舒服,还有各种吃食,煮一壶茶喝喝,也很惬意。

皇宫,文德殿,大朝会开始了,鼓楼和钟楼的声音,传得很远。

皇帝陛下赵煦,端坐在龙椅之上,他虽年轻,但眼神深邃,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历朝历代那些书本上的典故,他理解起来很是透彻直观。

好像是自己幼年时,昔日桓王府里,那个南曲班子的娃娃戏,他们那群人在几位老学究的指点下,能将很多文史典故,民间故事,活灵活现的在自己面前演绎。

也许可能从那时候起,帝王心术就在自己心里,扎下了根吧,文治武功,看时局,家国天下,看格局。

赵煦很是感谢母亲,更感谢因母亲这层关系的,所有姻亲至亲们。

而赵煦也发觉,从小陪伴自己得那两只大老虎,幼年时,自己在老虎笼子跟前习武,风雨无阻。

起初,老虎不断发威,时不时还要冲他嘶吼几声,而随着他的成长,老虎也逐渐怕他。

最后无需展现武功,只需他一个眼神,老虎都知道,再胆敢挑衅的话,必死无疑,这也是赵煦的气度,逐渐内敛的过程。

而现如今的赵煦,他看着堂下的文武百官,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心中有了底气,从现在开始,他正式进入了皇帝这个身份。

福宁殿,太上皇赵英策和太后大娘娘盛墨兰并肩而立,一起在殿门口,望向文德殿方向,夫妻俩虽鬓角有些白发。

但二十多年来,丈夫为天子,行仁德治国,妻子作为皇后娘娘,母仪天下,未参与国事,最多就是夫妻之间,讨论古今,以这种方式,来互相支持。

太上皇赵英策不知想起什么,忽然间呵呵笑,太后大娘娘盛墨兰侧目,好奇的抿嘴问道:“你笑什么?

说出来听听,可莫要诓骗,你扯谎,我可是能听出来的!”

太上皇赵英策微笑道:“我想起当年,与你初遇时,我与舅舅和顾枢密,连同耿段二位将军,去小梅园拜会小七。

当时,我在看那你的那篇《小梅园记》,而你在不远处,一身花罗裙,像只蝴蝶一般,一下子就飞到我心里来了。

我本想多看你几眼,可你身边的女使,一下子给你披上一张,大大的白狐裘斗篷。

哎呀呀,我当时那个气呀,不过我又突然想到,与锦州李天狼和陈熊二将,在北境围猎狼群的事。

那李天狼曾说,狼群中,有一种白色母狼,是狼群的首领,其智近妖,我差点把你当成白色母狼喽!哈哈哈哈…”

太后大娘娘盛墨兰皱眉,心有感触的捂嘴笑道:“是啊,我这头母狼,给你生了五头小狼呢,如今最好的那个,在文德殿呢!

你呀,这时候还没个正经,你可莫要坐上这太上皇之位,就学得跳脱了才好。

至于我的智谋嘛,能帮上你们父子一点小忙,我就知足了。

起风了,回吧,大朝会且得分说分说呢,煦儿说,今天得论叙武举恩科的事,你我夫妻俩看中的孩子,开始用他的智谋,用于朝堂喽!”

太上皇赵英策半转身,看着太后大娘娘盛墨兰,微笑道:“墨兰,如我不在了,你多帮我看护着点儿这些孩子,煦哥儿那里有人帮,我不担心。

熊儿,烈儿,他们还小,别被有心之人利用,大宋在我这一代,没有同室操戈,他们这一代也不该有。

然儿嘛,他其实不比煦儿差,如他有别样心思,朕给你留一份遗诏,把他封到海外去,就如永弟弟那般!

曦儿,呵呵,我不担心,她很好,也能更好!”

太后大娘娘盛墨兰瞪眼撇嘴道:“你休要胡说,都是些没影子的事,行了,我们安坐,喝杯茶,可好?

你也算是能轻松一点吧,我陪你批了一年多的札子,你这会儿,是不是也得心疼我一下呀?

陪着你站在这里,远望文德殿,回头小朝会,你也要我陪着?省省心吧!”

四姐姐夫妻俩,到了福宁殿内安坐,还一起说了最近汴京城的趣事,能将国事卸下,太上皇赵英策心里,一下子轻松不少。

可太后大娘娘盛墨兰心里知道,毕竟,太医令贺弘文不会对她隐瞒,自家夫君的身体,不说到了油尽灯枯,也差不多吧。

这还是多年来,一直吃盛长林配置的道家丹药,否则,早就挺不住了,一国之君,为国事操劳,总是得想在文武百官之前,还要为王朝的未来打算,劳心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