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 > 第60章 从帝后谈心到皇位更迭

第60章 从帝后谈心到皇位更迭

汴京,集英巷,盛家,一身内官打扮的六姐姐盛明兰,一路小跑儿溜进了暮苍斋,随后一身道士打扮的盛长林,走路带凤进了傲雪居,谁都不知道这对姐弟俩做了许多“大事”。

皇宫内,福宁殿,禹州团练赵宗全父子与顾廷烨站在殿内,听着皇帝陛下赵祯和皇后娘娘曹丹姝,叙述着宫变始末。

皇帝陛下赵祯,以大宋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宣布,承认禹州团练赵宗全父子,领禹州兵马救驾勤王的合法性,并正式写下一份继位诏书,下达中枢宰相,作为血诏的佐证。

禹州团练赵宗全,以宗室子弟身份,正式入嗣皇帝陛下赵祯名下,成为大宋唯一合法的储君,并对外宣称,邕王兖王为宫变的罪魁祸首,一个“逆王”的定身份下来,整个家族都会被牵连。

期间,皇帝陛下赵祯,肯定了宁远侯府嫡二子顾廷烨救驾之功,且对他科考之时,仅因风评就论才能,皇帝陛下觉得对他稍微有些不公,据说还道了歉,还回忆了当年之类。

但官家一句“不可怠慢顾家”让顾廷烨的身上,打上了新老勋贵的双重标签,也让赵宗全父子,对顾廷烨高看一眼,当引为肱骨之臣。

但只有顾廷烨自己知道,即使没有他射向兖王那一箭,皇帝陛下赵祯,也会安然无恙,因为他看到了一位年轻道士,那分明就是盛家小七郎盛长林嘛,有意思!

当夜,坤宁殿,皇帝陛下赵祯和皇后娘娘曹丹姝二人依偎在一起,回忆着大宋王朝的过去,他们夫妻的过去和这座皇宫的过去,孤城闭,锁住了几代人,也锁住了心,困守身份,困住彼此。

帝后夫妻二人,先是说了当年选后时的趣事,又说到子女,尤其心疼福康公主赵徽柔,说到了苗妃,说到了张贵妃,最后谈到了今天。

皇后娘娘曹丹姝,紧促眉头,感叹道:“邕王兖王,都不是什么和善之辈,即使没有宫变,大宋交到他们二人谁手,都不会长久。

邕王文不成,还极力拉拢朝堂之人,结党营私,乱用宗室名义。外头的都说,从他到那邕王妃母女,嚣张跋扈,可能荣妃的妹妹荣飞燕,真的是被他们所害,否则这次也不会将荣妃卷进来。

可惜了,本宫可从没说过,今后她会为陛下你殉葬,即使有人同意,本宫也会将她留下来的,她那人,其实不坏,现在倒好,她是死了,还闹得让陛下伤心一场。”

皇帝陛下赵祯撇嘴,苦笑道:“兖王更不堪,一个武不就,那宗室团练被他暗杀个遍,如若他登基为帝,我赵宋宗室,可就只会留他这一脉。

那可就是,江山社稷,风雨飘摇,亡国之相喽,好在朕有忠臣良将守护着,否则你我夫妻二人,刀斧加身,史书会如何评价我们啊?

呵呵,为大宋操劳半生,最后落那样的下场,至于荣妃,那就是命,她家是泥瓦匠出身,虽有美貌,但终究是心无城府。朕归天之时,怎么会要人殉葬?朕只想平静的走。”

皇后娘娘曹丹姝,嗔怪道:“陛下不可胡说。”

皇帝陛下赵祯,微笑道:“朕自己的身体,朕知道,朕怕挺不到大理国归化之时,所以才让邕王祭太庙,谁知……

唉!但还好,我大宋又添一地,多了子民,这大宋江山还是得交给忠厚老实之人,所以朕那道血诏,才定了禹州赵宗全。

虽他庸碌了些,但朕看他那儿子,赵英策,不错,日后还得皇后帮朕护着江山,朕愧对你呀!”

皇后娘娘曹丹姝,丹凤眼一挑,白了老皇帝一眼,扁嘴道:“你这是给本宫下圣旨呐?本宫与你结发几十载,临到老了,还要让本宫操心?

你的那些忠臣良将呢?让他们去给这位新储君,保驾护航吧,本宫还想颐养天年呢。”

皇帝陛下赵祯,握着老妻的手,不断摩挲,撇嘴道:“你是朕仔细筛选的好皇后,定不会让朕失望的,忠臣良将嘛,好办,有顾家二郎,还有那盛家小七郎呢。”

皇后娘娘曹丹姝心一惊,瞪着眼睛,道:“小七?他怎么能算?他那个性子,以后说不定,就像我那弟弟一般,有爵位官职,不入朝班,倒是喜欢窝在家里,陪着一群姐姐们,要不就是游历天下。”

皇帝陛下赵祯小声说道:“西夏全境收复,有此子之功,大理归化,也有此子之功,献计献策,借游历或代天巡狩之名,只是他不要功劳。

只为……只为徽柔和铋晗,他说不想朕太辛苦,但他又在心里,怪朕没守护好这两位已故之人。

唉,此子心地纯良,虽有些小狡猾,但无伤大雅,其实今日,他也来救驾勤王了。

即使没有那顾廷烨,神兵天降,盛家小七郎,一样会护朕周全,只是他不想声张罢了。”

皇后娘娘曹丹姝,皱眉道:“听陛下所说,那盛小七,可以功劳坐更高位?但却不要功劳,那他图什么?”

皇帝陛下赵祯,摇头微笑道:“皇后,你觉得他图什么,他享受的一切,有爵位官职带来的,但仔细算来,也没有多少。

钱财嘛,呵呵,他盛家掌握着瓷器,这小子呢,会弄糖果,每年收入,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呀。

过去一年,此两项赋税,就可抵过去三年的水旱蝗灾所耗,日子终究是越来越好喽!

对了,他那份指婚懿旨,你定要再让这小子记你个人情,朕说过,这份人情,他会回报你的。

唉,朕乏了,我,我要安歇了,我赵祯今日,可以不批札子,嘿嘿,没想到,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说着,老皇帝靠着床榻边,睡去了。

皇后娘娘曹丹姝,擦着眼泪,轻抚着夫君的后背,这一刻,她也卸下了母仪天下的威仪,她只是位心疼夫君的妻子罢了,她嘴里小声呢喃道:“我美吗?呵呵,我貌丑不至惑君?韩琦,你该杀…………”。

三日后,举国齐哀,大宋皇帝陛下赵祯归天,宗室子弟赵宗全,以入嗣储君身份,登基为帝,为先帝发丧,先帝赵祯,谥号,仁宗皇帝。

――――――――――

新君登基,大宋子民本该为先帝守孝一年,但新君说,先帝仁慈,且新君,不想百姓为皇室所累,守孝三月即可。

新君登基,大肆封赏有功之臣,顾廷烨也在其列,但大娘娘曹丹姝,加了个名字在封赏名单之中,还嘱咐新君赵宗全,不要声张,就当顺便。

汴京,集英巷,盛家,盛长林手拿一份圣旨,内官都不宣读,只说新官家让锦南侯自己看。圣旨很简单,升锦南县侯盛长林为锦南郡侯,差遣如故,钦哉!

盛长林心想,这么大块圣旨,写这么几个字,要不我把原来的封爵圣旨给你还回去,你改个字得了,真有点儿脱裤子放……放哪呢,这圣旨,算了,让荔枝操心去吧!

国丧期间不嫁娶,但没说不可以相看呀,不可以订亲呐,于是乎,有消息灵通者,借盛长林晋升爵位,来盛家做客,主要是贼着,盛家最后这三位未婚的姐弟,再等下去,那就得是二哥哥盛长柏的嫡子,铨哥儿大婚了,虽可娶盛家大姐姐盛华兰的女儿庄姐儿,但那是袁家的孩子。

虽锦南侯盛长林也同样喜欢那个外甥女,但那是拐着弯的,不行,以永昌伯爵府的当家主母,吴大娘子为首,新一波的,看望盛家老太太,顺便恭喜锦南侯盛长林晋升爵位,挺好的,这理由,不用现找!

可无论谁人拜访盛家,最多见到的是盛家当家主母,大娘子王若弗,其次才是盛家祖母,再次勉强能见到五姐姐盛如兰和六姐姐盛明兰其中一位而已,至于锦南侯盛长林?

他一次都没露面儿,没办法,新君登基,赵英策被封桓王,有了气派的亲王府邸,可这府邸得有个当家主母大娘子呀,这不,挺着大肚子的四姐姐盛墨兰回汴京了,盛长林不得去接?耳朵不要了?

桓王府,中堂正厅内,稍显丰腴了些,但依旧貌美如花的四姐姐盛墨兰,眉开眼笑的看着眼前,正在吃点心喝茶的盛长林,侍女种露给他扒橘子,侍女云栽给他剥葡萄,侍女碧桃给他备着“甘之如饴”的软糖,侍女秋江安静的站在四姐姐盛墨兰身后,这个没有眼力见的,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