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279章 朝朝荷锄往

第279章 朝朝荷锄往

说完,招呼这家人,朝着翔龙府方向齐刷刷的跪在泥水里,磕头行礼。

看着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跪在地上,给翔龙府方向磕头。

赵昺看着白发苍苍,瘦弱的老者,突然间真想来根根华子。

华子老贵了,只能抽些便宜货。

可是在这个时空,别说华子了,特酿的,堂堂天子连个便宜货也没有啊。

对于烟草,赵昺望着晴朗的天空,长叹一口气,无可奈何。

不过广南西路有甘蔗啊,大量种植之后可以制作白糖。

糖这玩意儿在古代属于贡品的存在,只有皇室、贵族才吃得起。

早在东周时期,华夏人民就开始从甘蔗中提取糖分。

“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翻译过来就是炖甲鱼烤羊羔的时候,放上一些新鲜的甘蔗糖浆。

“柘浆”就是甘蔗汁。也就是说至少在东周时期,华夏百姓就已开始对甘蔗进行初步的加工了。

交州,也就是广南东西路,还有猴儿国北部一部分。

西晋时期,出现了一种甜甜的液体—甘蔗饧。这是把甘蔗汁浓缩加工至粘稠状。别小看糖稀,这种加工技术已经是跨时代的进步了。

东汉出现了沙饴石蜜,沙饴就是结晶,这是砂糖的雏形。

唐宋时期,甘蔗在广南东西路大范围种植,甘蔗制糖工艺大幅度提升,作坊式制糖开始兴起。

广南东西路、福建路、成都府等地制糖作坊层出不穷。

甘蔗一般秋天种植,到年底春节前后期间成熟。每年过年前,大街上卖甘蔗的小商小贩络绎不绝。

制糖的过程并不复杂,先用轧浆车把甘蔗榨汁,倒入缸中,用小火慢慢熬制成粘稠状呈黑色的糖浆,在倒入另一个缸中,凝固成黑砂糖。

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把黑砂糖倒入一个呈漏斗状的陶器中,从上面慢慢倒入黄泥浆进行脱色,等到黑渣流出,漏斗里留下的就是白色的砂糖。

以目前赵昺的情况,那是万万不能在广南东路种甘蔗的,穷的饭都吃不起了,还想吃糖。

咋不吃蜂蜜呢?

历史上的那位发出感慨:“没有蜂蜜,寡人活不久矣……”

赵昺看着在田地里辛苦劳作的农民,收起了心思,还是要脚踏实地,先解决吃饭问题吧。等到收复广南西路,手里有了更多的钱粮,再搞糖吧。

赵与珞等人看到赵昺再次发呆,也不吭声,就默默地站在旁边。

良久,赵昺道:“走吧,到前面的村子再看看。”

赵昺直接在草地蹭蹭沾满泥巴的双脚,穿上鞋翻身上马,带着众人继续赶路。

战马疾驰,两侧的树仿佛朝着后方飞去。

一眼看不到尽头的田地里,闪过无数的黑影。

正是辛苦劳作的华夏百姓。

“朕以为,他们虽为黔首,但亦是我大宋的英雄!”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尔等当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觅个封侯。”赵昺转过头,对身后的众人说道。

“臣明白,臣一定严令锦衣卫监察各地。”

赵与珞再次感受到赵昺对农业的重视,对百姓的厚爱。心中暗道,绝不能让祸害百姓的事情再次发生。否则,自己这个王爵恐怕要变国公了。

就在众人驱马前行的时候,突然听到后方似乎有马蹄声音传来,赵昺回过头看,但见数名锦衣卫催促着战马急速追赶而来。

“又发生什么事情了?”赵昺眉头一皱,心思着可不要是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