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142章 赵昺读祝文

第142章 赵昺读祝文

郊祀大典,帝王得到了上天的授权来统治万民,并传达上天的意志。

这便是一个王朝、一位帝王合法性的来源。

祭天有一套复杂的程序,每一个环节都是极其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不论是宗室、朝臣还是百姓士卒,人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圜丘之上的赵昺,生怕错过了如此重要的大典仪式。

而赵昺也在望着圜丘之下的文武百官、百姓兵卒。

赵昺暗暗感叹,这些都是自己的希望,中兴大宋的希望所在。

赵宋羸弱偏安,总以为只要出钱给岁币就能保平安,可事实上呢?

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都亡于游猎、游牧民族之手。

虽然经济发达,但“弱宋”这个帽子在后世戴了数百年之久,挥之不去。

赵昺的目标不但是经济发达,更要让大宋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决不能让后世的悲剧重演。

其中矮脚鸡那是绝对不能放过的。

祥兴皇帝庄严肃穆的第一次郊祀大典就这样在赵昺带领着群臣、百姓行完三跪九拜大礼中结束了。

祭天大典结束了,回到海口行在的赵昺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匆匆忙忙沐浴更衣之后,在大殿之上又开始了一次大朝会,并接受百官祝贺。

站在一旁的李邦宁宣读了赵昺给文臣武将、三军将士的封赏圣旨。

真特么的累,早早的凌晨不到三点就爬起来,这都到中午了,还没吃饭。

这皇帝真特酿的不是人干的活,干的好了,累死累活;干的不好了,小命都能搭进去。

绝对是高危职业。

坐在龙椅上的赵昺累得腰都快直不起来了,但还是咬牙坚持着。

甚至李邦宁念完圣旨,群臣三呼万岁谢礼的时候,还是在总管李邦宁的提醒下,又累又饿、昏昏欲睡的赵昺才想起来连忙说了一句“平身”。

喝了点温开水,努力让自己清醒一点的赵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个,朝廷困难时期,今年的赏赐有点少,大家都别介意啊。”

“启奏陛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不敢造次。”赵与珞首先出班奏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陛下以恢复中原为重当属明君楷模。臣家中还有些吃食,饿不死的。”陆秀夫出班奏道。

“启奏陛下,兴王殿下和陆相公所言和臣的想法一样,臣附议。”文天祥也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一介粗人,不会说话。承蒙陛下照顾,臣的家中吃穿用度还是不缺的。臣以为只要将士们能吃饱饭,就有使不完的力气,有了力气才能干鞑子。”张世杰出班奏道。

然后就是曾渊子、苏刘义、陈吊眼、马南宝、苏景瞻、谢洪永等等文臣武将纷纷表示要为朝廷省下钱粮以便发展军力。

“朕有诸位卿家,何愁不能光复中原,何愁不能中兴大宋,何愁不能打造一个强大的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新的大宋!”

“朕,谢过诸位卿家!”赵昺对着大殿内外的朝臣弯腰一拜。

事实如此,海口行朝现如今留下来的人,也是最有骨气的一批人,可惜的是历史上这些人在崖山海战中基本上全部殉国了。

这都是民族的脊梁,也是仅存的硬骨头了。

赵昺虽然是皇帝,但给这些硬骨头一拜,并不觉得丢人。

相反,对于陆秀夫他们,特别是文天祥,赵昺对于这些名垂青史的人物,内心中除了崇敬还是崇敬。

群臣唠唠叨叨的你一言我一语,赵昺感觉到自己又饿上了几分。

盼星星盼月亮,准备开席了,终于可以吃饭了。

按理说这也算是国宴,可是除了自己人之外,根本没有什么“朋友”来祝贺的,更没人过来随份子。

唉,南宋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什么“朋友”?

自古都一个道理,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

落魄至极,还想着有人给你雪中送炭?

不落井下石都特娘的不错了。

饿疯了的赵昺丝毫不顾忌什么帝王形象,胡吃海喝着。

嘴里塞满饭,口齿不清地催促着朝臣们快点吃。

在赵昺的带领下,宴席中倒是少了许多繁文缛节。

特别是武将们,那是一个比一个的能吃。

吃饱喝足,一番操作之下祥兴元年冬至郊祀大典算是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