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113章 得胜回朝

第113章 得胜回朝

李公公看到杨太后有些情绪失控,连忙上前搀扶着安慰道:“太后娘娘,这是喜事啊,娘娘应该高兴才是,切莫伤了身子啊。”

“对对对,老身应该高兴才对。”

“皇儿何时能回来?”

儿行千里母担忧,杨太后一句很平常的问话,对赵昺的关切之情可见一斑。

“回大娘娘,小的不知,但小的觉得战事已经结束,陛下肯定很快就能得胜归来。”

“太后娘娘且宽心,如今元军已亡,陛下安全无忧,娘娘您多吃点,静候佳音便是。”李总管也在一旁劝慰着。

人逢喜事精神爽,担忧了数日之久的杨太后此时终于放松了下来,一顿饭吃的也比平时多了许多。

“启禀太后娘娘,兴王殿下、陆丞相、曾尚书、马尚书、苏知州在殿外求见。”一名小黄门迈着小碎步走进来,轻声轻气地说道。

“快,快宣。”杨太后的声音显得很是激动。

“臣等拜见太后娘娘。”兴王赵与珞领着诸位朝臣弯腰参拜道。

“众位卿家免礼,赐座,看茶。”

“臣等谢太后娘娘。”

众人坐定之后,兴王简单介绍了一下赵昺那边的情况,紧接着便是众位大臣们向太后贺喜。

祝贺大宋三战三捷等等。

杨太后也是感性至极,一时间忆苦思甜,感慨万千。说了很多感谢诸位朝臣恪尽职守、帮助朝廷渡过难关的场面话。

君臣之间,从宋度宗聊到德佑皇帝,又从德佑皇帝谈到端宗皇帝,再谈到祥兴皇帝即位半年来的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成就。

当众人谈到端宗皇帝时,杨太后想到了惨死的亲生儿子,一时间又悲从中来。

在座的众位朝臣赶紧转移话题,以免令杨太后陷入悲伤之中。

当大家谈到祥兴皇帝赵昺的时候,大殿之内又是一片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站立在一旁伺候着的李公公等内侍、宫女们也是一脸的喜色。

小民百姓图个安稳罢了,这也是人之常情。

太监咋了,宫女又如何,地位虽然卑微,但普天之下,芸芸众生,正所谓草木一秋,人生一世,能好好的活着,谁特酿的想着去死啊。

身处乱世的小民百姓们渴望生存,渴望有个稳定的环境。

华夏,从来不缺英雄。

“忠”字,敬仰并遵从在心旁;“义”字,上有羊,下有我。视为“仪”,而“义”原本就是威仪、礼仪之意。“义”原本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道义、道德。

故,英雄是一种精神,引领着华夏不断地前进。

时间再次来到海口城外无名小山之下,打扫完战场,掩埋完毕尸体之后的宋军将士们开始了短暂的休息。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

炊烟四起,数万将士们开始埋锅造饭。

宋军粮草充足,各个营头还都分到了一些马肉。

肉汤、加餐!

甚至每一名士卒都分到小半碗水酒。

大战结束,将士们绷紧的心情也得到了放松。各个营头聚在一起,大家伙们吃的倒也轻松惬意,满嘴流油。

聚在一起的士卒们席地而坐,少了往日的严肃,多了些许轻松惬意。

三五成群的将士们一边吃着,一边大声谈论着刚刚结束的大战。期间,不时有人吹着牛逼说自己砍了几个鞑子,放了多少枪,又盘算着等回去之后能领到多少赏银。

最令人羡慕的就是走了狗屎运的那五六名活捉阿里海牙的士卒。

以至于吃饭期间,不时的有熟识的袍泽、乡邻前来道贺。

纷纷要求这几人回到驻地之后给大家伙请客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