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 第202章 ,意外(求月票)

第202章 ,意外(求月票)

不过,由于煤气瓶比较少,所以也只是供应大会堂、大使馆、大学食堂等单位,以及部分居住在前面地区的老百姓。

陈家自然也是使用了煤气瓶,毕竟胡萍姑就在街道办工作,这是她的工作之一。

尽管五八年的时候,京城煤气热力公司就已经成立了,制造出来的煤气瓶也不多。

但供应部分地区还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前门这边的很多老百姓,还是很害怕煤气瓶的,认为它就是‘炸弹’。

事实上,他们的想法没毛病。

在后世,中东地区就有人很喜欢采购煤气罐当炸弹使用。

虽说精准度很差,但性价比极高,杀伤力巨大,所以采购之后,主打就是全方位火力覆盖了。

既然是害怕,那么推广难度就比较大了。

胡萍姑作为街道办的职员,那肯定要做好榜样啊。

因此,家里在六零年的时候,就用上了煤气罐。

还别说,学会使用之后,比使用蜂窝煤这些,好多了。

加上煤气罐还不会像蜂窝煤这样限制供应,所以家里烧菜做饭都是用煤气罐。

甚至,烧开水、洗澡水等,都是用煤气罐。

振华研究所的食堂,也是使用煤气罐的。

食堂一分为二,但后厨就只有一个,因为后厨足够大。

并且食堂就在两边,后厨在中间,如此方便管理。

“闪爆?”

盯着碎片发达了一会儿,陈国华也清醒了过来。

他能够想到的解释,比如是闪爆这一点了。

也只有闪爆这个意外,才能够解释目前的情况。

顾名思义,闪爆其实就是当易燃气体在一个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聚集到一定浓度之后,一旦遇到明火或者电火花就会立刻燃烧膨胀发生爆炸。

食堂后厨这样的地方,每到晚上之后,必然是关好门窗的,所以空气不流通这个条件达成了。

易燃气体的话,就只能够是煤气瓶里面的气体了。

现在是冬天,静电产生的可能性会非常大。

可陈国华却觉得有点十分不可思议,煤气罐这样的东西,它那么坚硬,技术也是莫斯科那边传过来的,不太可能会发生泄露啊。

而且后厨那么大的空间,如果是煤气罐泄露的话,整个后厨必然都会被破坏掉了。

所以,如果是厨师操作不当,导致煤气瓶发生泄露。

那么泄露的气体,是在什么样的密闭空间里,然后又是哪里来的静电或者明火呢?

要知道,后厨这个地方,在凌晨五六点这个时间,可没有任何人进出啊。

“马科长!”

突然,陈国华站了起来,外面的保卫科职员,很快就把马明伟给喊了进来。

“主任,您是有什么发现吗?”

“把昨天值班的所有保卫科职员都喊来我办公室,我需要跟他们聊聊天。”

顿了顿,陈国华又吩咐道:

“还有,你安排其他保卫科职员,由你和殷连长两人盯着他们,给我把后厨再地毯式地搜一遍,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够放过!”

“收到,我马上就去安排!”

虽说马明伟不知道陈国华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但他只能够服从安排。

按照陈国华的吩咐,那么必然是有所发现才对。

很快,昨晚值守岗位的二十五名保卫科职员,全都进来了办公室。

这会儿的陈国华,看着他们这些人,开始了仔细询问。

第一,就是昨天晚上有没有什么可疑事情的发生。

第二,今天凌晨后厨发生爆炸之后,大家各自的位置是在哪里。

第三,在后厨搜查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任何可疑或者觉得奇怪的地方。

第四,最近的保卫科或者研究员有没有人请过假或者非工作时间进去过后厨?

此时的陈国华,已经不是那么坚定自己最初的判断了。

他之前还认为是意外多一些,但是现在,他反倒是觉得,有人故意,或者说,那个人不小心制造了意外。

否则的话,刚才陈国华想到的那两点,就无法解释。

易燃气体是在什么样的小空间内聚集起来的?明火或者静电是怎么来的?

就是这两点,才是导致爆炸产生的重要元凶。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陈国华认为是那个人不小心导致的意外爆炸。

至于这个人是谁,有什么目的,陈国华现在也不知道。

但是他此时此刻,十分恼怒。

自从大半年前,出了郑桂萍这件事之后,振华研究所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当中。

然鹅,现在才过去多长时间啊?

就有老鼠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来活动了?

在陈国华看来,除了老鼠之外,没有其他人会弄出这样的事儿了。

毕竟,如果是炊事员导致这样的事儿,那么反倒是是损失更大。

毕竟煤气罐泄露嘛,这才是很可怕的点。

炊事员都是接受过煤气罐的规范使用培训的,一般也不会犯下这样的错,因为每天都会有好几道反复检查。

振华研究所的办事儿规矩之一,那就是简单的事儿重复做。

不管是任何事儿,都是需要重复多几遍的。

并且是有不同人员交叉进行检查才行。

只有这样,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多很多。

毕竟在振华研究所,特别是实验室内,有不少实验的危险性是非常高的。

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偏偏这次的爆炸,范围控制得很小,尽管看起来像是意外,但这恰恰暴露了老鼠的存在。

老鼠潜藏在振华研究所,肯定是不想被人发现的。

如果要搞事儿,那么也不会是这个时间点来搞事儿。

但,半小时之后,陈国华询问完这二十五名保卫科之后,大脑反思了好几遍,仍然是没有找到任何头绪。

要么就是他的怀疑出现了问题,要么就是这只老鼠,藏得非常非常深,断不是陈秋凤和郑桂萍这样的普通老鼠可比。

如此一来,想要抓住这个老鼠,难度系数可就非常大了。

除此之外,那就是整个振华研究所,到底还有没有其他老鼠,这个仍旧是未知数。

“看来我只能够加快速度了.”

让二十五名保卫科职员出去之后,陈国华自语着说道。

破案这种事,终究不是他所擅长的事儿。

但搞科研,却是他最拿手的。

陈国华的想法,自然是给整个振华研究所安装上监控摄像头,直接让整个研究所都处在监控之下。

一旦形成这样的保护,那么老鼠想要破坏的话,就只能先去破坏掉电源,同时切断备用电源了。

只有这样,老鼠才能够顺利行动。

不过,到时候的话,陈国华可能不会让人那么快就解决电源和备用电源的问题。

说来说去,还是技术突破的问题。

要给振华研究所安装上这么多摄像头,这个倒是简单,问题是摄像头不是那么好生产的。

监控摄像头还需要小型化和轻便化的技术改进,同时还需要有足够大的存储器。

否则的话,即便这些摄像头把视频记录下来,计算机也无法存储啊。

众所周知,文字所占据的内存空间很少,但是视频内容的话,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除了这两点之外,还有就是应用程序的开发。

毕竟想要在计算机内播放视频,把监控摄像头记录下来的信号转化成为视频的话,还需要很多技术手段。

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量。

“主任,您先吃点饭吧,我们从外面买了早餐。”

门口,闫守春拿了早餐进来,是两个大馒头,以及装了豆浆的饭盒。

“谢谢,我把粮票给你吧。”

陈国华道谢一句,把粮票给了对方。

就在闫守春推搡着的时候,马明伟和殷孟伦两人走了进来。

从他们两人的表情,陈国华就知道,应该是没有什么收获的。

不过,他们汇报的过程中,陈国华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等一下,马科长你刚才说灶台下方的这些碎片,很乱,能不能详细说一说?”

关于这个问题,陈国华刚才也不是没有询问那二十五位保卫科职员。

但他们并没有想起来。

毕竟爆炸过后的现场,乱是很正常的。

马明伟当即便把他自己观察到的实际情况说了出来。

“你们当时有没有拍下照片?”

见马明伟摇头,陈国华顿时叹了一口气。

还是没什么用,看来这件事只能够让有关部门的童敬之来调查了。

“马科长,殷连长,关于这件事,你们就不要对外宣传了,让兄弟们也不要宣传这件事”

顿了顿,陈国华继续说道:

“还有就是等会儿研究员和后勤人员上班之后,由你们来告知他们这件事,务必再强调一遍安全问题。”

对于安全这件事,他已经说了很多遍。

所以他等会儿就不说了,让马明伟他们来办。

而他自己则是准备着等会儿上班之后,去找有关部门。

在陈国华吃完早餐之后没多久,大家也陆陆续续来上班了。

众人都很快知道了关于食堂后厨发生的爆炸事件,也被马明伟他们强调的安全一事儿给弄得有些七上八下的。

主要是因为闪爆这件事,威力大小还在其次,关键是无法预测,十分突然。

换句话说,可能忽然间就有了爆炸的产生,就算没伤着任何人,那也是非常吓人的。

关于这个安全事件,都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后厨的几位炊事员,他们此时站在后厨的煤气罐旁边,都有些害怕了起来。

站在一旁观察的陈国华,好笑地看着马明伟演示。

煤气罐根本没有什么好怕的,只要注意一下安全保护,不要遇着明火,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爆炸是不存在的,即便是煤气罐被点燃了,想要扑灭它,办法也有不少。

所以,经过不怕死的马明伟,这么一番演示之后,大家也都消除了心中恐惧。

振华研究所这样的单位,肯定是备有灭火材料的,而且都是实验室自备的。

灭火材料是从外面采购进来的,然后研究员自己制造出来的。

现在是每个实验室、阅览室、后厨等地方,都能够见到这种灭火材料器具的身影。

平时是见到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可是现在嘛,大家都十分重视了,并且把这件事放心上。

上班之后没多久,陈国华正准备出门,邱宗岳就带着他六姐和六姐夫登门了。

“国华,先别忙了,来来来,我给你带了两人过来”

邱宗岳健步如飞地走进办公室,声音爽朗地说道。

刚站起来的陈国华,很快就看到了陈桂英和危裕民两人,他还没开口说话呢,陈桂英却是激动地脱口而出:

“大哥!”

然后,陈桂英快步上前,紧紧抓住陈国华的胳膊:

“大哥,你真的还活着啊,大哥你知道吗?这么些年.”

危裕民也挺吃惊的,只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因为陈国振早已经为国捐躯了。

这可是铁的事实,没道理国家会对他们隐瞒这件事。

眼前这位跟陈国振很像的人,也太年轻了。

所以,危裕民很快反应过来,眼前这个人并不是他们大哥陈国振。

事实上,这会儿的陈国华也有些尴尬,还有些意外。

他是见过他六姐的照片,当然认识眼前这个人就是他六姐。

甚至,连他六姐夫危裕民的照片,他也是见过的。

“六姐,我不是大哥,我是国华。”

“你是国华?”

听到陈国华的话,陈桂英顿时愣在了原地。

十多分钟之后,陈桂英的情绪这才稳定了下来。

刚才姐弟相认之后,免不了一番热闹。

情绪最激动的反倒是陈桂英。

毕竟她跟危裕民前往大西北,除了要继承她大哥他们的遗志之外,本身也是逃避现实。

尽管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但回来京城之后,还能见到陈国华,那也是很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儿。

“国华,那你现在可以回家吗?我们回家看看?”

平缓了心情之后,陈桂英觉得还是要回家一趟,只有跟她父母确认过,这件事才算彻底确定下来。

“六姐,现在可能还不行,爹娘他们都上班了,中午也不回家吃饭,等晚上吧,晚上我带你们一起回去。”

听到陈国华的话,陈桂英这才点点头。

便是这个时候,危裕民这才突然询问了起来:

“国华,你现在是出来工作了么?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年爹娘说你离开的时候是四岁,现在应该是十九二十岁左右吧?”

按理说,这个年龄,如果不是在读大学的话,那么就是工作。

老陈家的八个孩子,除了二哥五哥和三姐他们三不爱读书之外,其他几个孩子,读书成绩都挺厉害的。

危裕民也听陈桂英不止一次提起过,她那个八弟从小就很聪明伶俐。

那么按理说,陈国华应该是在读大学才对。

即便是出来工作了,可旁边的邱宗岳以及眼前的办公室,加上陈国华身上的气势,无不说明了一点:陈国华的职位并不低。

才十九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出来工作之后应该也没有几年,怎么可能会那么快就爬到了这样的高位?

“六姐夫,我今年已经二十岁了。”

陈国华温和一笑,呵呵说道:

“我知道您想问什么,我情况比较特殊,还是让领导来告诉你们吧。”

邱宗岳闻言,也没有在意这些,而是乐呵呵地说了一下陈国华的情况。

等危裕民和陈桂英两人听完之后,瞬间便目瞪口呆了起来。

十八岁就从北大毕业了?集成式计算机是陈国华主导发明的?并且还证明了庞加莱猜想?

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还有一枚一等功勋章?

嘶!

这话,听着怎么就那么不可思议呢?

要知道,危裕民和陈桂英两人就在大西北那边工作,干的也是科研工作,他们怎么能不知道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含金量呢?

全国上下,就目前为止,仅仅只是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三人拿到过这个奖项。

连邓稼先、王金昌、彭恒武、赵忠尧等人都没有拿到过。

更不要说,陈国华不仅仅拿到了一等奖,还拿到了一等功勋章。

这可是部队里才有的一等勋章啊。

一般来说,能够拿到这样奖章的,坟头草都老高了。

比如陈家三兄弟和两姐妹,他们分别拿到了一等功勋章和二等功,都是由家属代领。

“领导,您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陈桂英反应过来之后,急忙看向邱宗岳,期盼地求证道。

后者笑着点头,道:

“这当然是真的,你们都是科研人员,所以知道这些信息无所谓,不过你们父母可不知道大部分讯息,所以该保密的,你们还要保密”

除了国家一等奖等等,老陈家是不知道陈国华在振华研究所上班,更不知道陈国华主导了集成式计算机的项目等等。

不过,在北大当教授这件事,全家人都知道。

危裕民和陈桂英两人,是花了大半个小时,这才消化了这些信息。

然后他们便暂时先返回他们自己的单位上班,等晚上再由陈国华去接他们回家。

陈国华在送他们回到单位之后,随后便去了有关部门找童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