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剧透未来,朱元璋封我为大明国师 > 第十一章 神机妙算刘伯温!(求追读~~~)

第十一章 神机妙算刘伯温!(求追读~~~)

谨身殿!

端坐在皇座之上的朱元璋,神色凝重,一直反反复复的查探着摆在龙案之上的北疆堪舆图。

从同福酒楼回来之后,这位洪武帝已经盯着堪舆图整整两个时辰了。

此刻站在大殿里面除了李善长之外,还有一位长须,白面,头戴方形冠,身着儒服的慈祥老者。

“伯温,对于善长关于此次北伐可能失败的缘由分析,你认为如何?”

正在认真观看堪舆图的朱元璋,头都没有抬起,非常自然的冲着这位老者询问道。

这位老者不是旁人,正是自幼博览经史及天文、历法、兵法、性理诸书,尤精象纬之学,被洪武帝赞誉为“吾之子房也”的诚意伯刘基,刘伯温。

根据后世一些民间口口相传,这位刘伯温的声望堪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

民间更是有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可以说刘伯温的名声不管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都相当高。

哪怕他现在还活着,但是很多老百姓家里面都供奉着他的牌位,希望这位据说是天上文曲星降世的诚意伯,可以保佑家里子孙能够读书有成,将来创建一番丰功伟业。

如果现在刘伯温称自己为大明天下第二聪慧之人的话,那么大明就没有人敢自称为第一。

当然这一切前提就是在消失多年的少年国师不参与评选的情况之下。

少年国师太过于妖孽,用刘伯温自己的话来说,这位少年军神就是神仙一样的存在,他没有资格跟其相提并论,萤虫之光岂可敢跟日月争辉!

只是很可惜,这位少年国师在大明建立,朱元璋登基的那一天,就消失了。

这不光是朱元璋的遗憾,更是刘伯温的遗憾。

除了洪武帝不断派人寻找之外,刘伯温也是一直暗中利用自己在读书人圈子里面的影响力,寻找着这位少年国师。

原本现在正在被朱元璋放假,在家里面休养的刘伯温,没想到还没休息两天就被召见宫。

事实上,因为在同福酒楼,听了许洛对于第二次北伐的缘由分析之后,朱元璋夜不能寐,连夜召见刘伯温进宫商议。

只不过朱元璋安排李善长在转述许洛分析的时候,对刘伯温特别做了一定的保留。

朱元璋要求李善长把许洛对于北伐可能失败的缘由,全部变成了他自己的分析,进而让刘伯温参透一下。

只是李善长明显的注意到,当他自己跟刘伯温转述许洛分析第二次北伐可能失败理由的时候,这位诚意伯脸上时不时的出现了非常值得玩味的笑容。

说起来,这两位大明目前最聪慧之人,一直都是亦敌亦友的关系。

虽然刘伯温一直对外宣称,跟李善长并无敌对关系,就只是共同辅助朱元璋治理大明天下的辅臣而已。

但是背地里面,大明的文武百官,早默认以两人为首。

李善长代表的是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淮西勋贵党,这里面有徐达,汤和,蓝玉,胡惟庸等文武全才。

刘伯温代表的则是当初被朱元璋三顾茅庐邀请过来的浙东勋贵党,以杨宪,宋濂等人为主。

只不过因为淮西勋贵党跟朱元璋的关系,在朝野之上,浙东党算是一直被淮西党压着。

但是随着这两年朱元璋慢慢的意识到权力平衡之道,他开始有意暗中更加器重浙东党和刘伯温。

不管是提拔杨宪,还是大力召进浙东才子进入大明朝堂,都是稳步有序。

朱元璋这些举动,也算是变相有意的对淮西党的官员进行一定的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