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游戏竞技 > 种田女城主 > 第311章 粉条产业化发展

第311章 粉条产业化发展

陈帆有点难为情:“我们只备了一些水应急,好像考虑不周?”

章辞亲了一下她的额头:“那也是我们两人都考虑不周,想到了,但是没想太深,准备也不充分。”

“这次多装点水过去?正好家里还有艘船,衣服和布匹也多带些过去,还有空坛子。”用来装骨灰。

燕筇派人去小溪取水,装了一坛又一坛。各种物资也都装了一些。

“我去问问那些学子,想历练的可以一起去。”章辞说了想法。

他真的去问了,有五名学子愿意去赈灾。陈建和大兴县丞的嫡幼子吴启升也说要去。

“你们经过爹娘同意了吗?”这点时间还来不及传信过去呢。

“我来的时候,我爹就说了,服从乡君和章公子的安排。”

“我没安排你去灾区。”陈帆和章辞齐齐否认。

吴启升笑了:“我自己要去的,但也是遵从我爹嘱咐的。你们安排的事,我能做的就一定要做。”

这吴启升有胆量,他爹也是真舍得。

一切准备妥当,大船就出发了。

陈帆带着人做粉条:把淀粉加水搅拌,用滤网过一遍,往模具中倒一层,上锅蒸几分钟;再倒第二层蒸一蒸;再依次蒸至第六层。

“每一层都要确保蒸熟,不能有白芯。”陈帆指着蒸熟的红薯粉对大家说。

蒸熟的红薯粉是一整块的,倒出来之后,用轻薄细密的布蒙上。

“这样可以防止风干。把它放在通风处晾晒两天,直到完全变硬。”

这一步乡民们可以在家里完成。

两天后,乡民们又来了。陈帆用定制的刨丝器将红薯刨成粉丝。

“我家里没这种工具。”有的乡民说。

“可以用刀切,切成一条条的宽粉。”陈帆切给大家看了看,“这就像面条一样,吃的时候先泡软了再下锅。”

“这样做很麻烦,一批货要等几天。”有人感叹。

“成本也高,好几斤红薯才能出一斤粉条。”有人心疼。

“那得卖贵一点,可是在村里卖不起价,得卖给饭店。”有人很清楚价钱定位。

有人很为难:“我做饭不行,不能做出好吃的菜来诱惑店家买我的粉条。”

“你们可以做好了卖给乡君府。”陈帆提供了销路。

“我们还是来做工吧,乡君你付工钱就好。一起做也能保证做出来的粉条是一样的。”

这见识很高啊,陈帆看了她一眼,是一个孕妇,叫张桃花。

合着忙了这么多天,一个家庭作坊都没带出来,就是培训了一批员工?

“你们住得都有点散,上工不太方便。”陈帆指出了实际问题。

“每村都有好几个人,可以几个人一起在村上做。”林桂花说。这又回到小作坊的模式上来了。

“相邻的两个村也可以一起做。”张桃花想到了合并劳动力。

陈帆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多少红薯出一斤粉,会核算成本,再算上人工,会给你们一个有利的收购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