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游戏竞技 > 种田女城主 > 第263章 为何总盯着昌平乡

第263章 为何总盯着昌平乡

九月底,红薯都收上来了,晚稻也收割了,昌平乡的百姓走路都是带风的。

今年的亩产量比去年更高,达到了一千斤。陈帆和章辞的两块地还要高一点,一千一百斤。

昌平乡几万亩稻田的丰收,足够东夏国所有水稻田全都种上高产稻种!

一百万斤稻谷运到了京城。君臣的恭贺声响彻了金銮殿:“恭喜圣上喜获丰收,天佑我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皇帝龙心大悦:“有了高产稻种,百姓都能吃饱饭了。土地改良的事情户部还要加紧督办,务必让我朝拥有更多的良田。”

户部尚书余文善领旨:“昌平乡土地改良的方法都已写成册子呈给圣上,请问是否要向各州县印刷推行?”

“准。”

户部侍郎何中胜提出建议:“粮食丰收,百姓手中的余粮增加,又有红薯补充,若适当增加赋税,可大大充实国库。”

余尚书立即反对:“百姓并未全部实现高产,增加赋税不合适。”

“昌平乡不是已经高产了吗?”

“昌平乡送来了一百万斤稻谷,你还想要收多少?”

尚书令隋文业开口说道:“我朝还有很多州县处于贫困状态,百姓的温饱还未能保证。全面提税不合适,局部提税更不合适。”

“水稻种植面积还可以再扩大,淮水以北黄河以北也可以改一改习惯,种植一些水稻。”严太傅提出了建议。

“眼下已经是深秋,有些地区遭受旱灾洪灾蝗灾,产生了大量流民,可否向昌平乡安置?”何中胜又出主意。

“这次的流民距离昌平乡路途更遥远,不一定能撑到昌平乡。”严太傅不认同,“周围的州县应该有能力安置难民。”

“周围的州县并不富裕,眼下粮食最充足的就属昌平乡,昌平乡君身受皇恩,自当为君分忧。”何中胜言辞凿凿。

“何侍郎家中的粮食应当也充足,可否愿意捐赠一些粮食救济百姓?”中书令说话了。

何中胜冷笑:“本官一个小小侍郎,哪能和中书令大人比粮食比财产?冯夫人手中的粮食可不少哪。中书令大人会多捐一点吗?”

中书令微笑:“本官可以多捐献一点,何侍郎可以少捐一点,表表心意就好。”

“你为何要帮昌平乡推脱?粮食收得多不应该为国分忧吗?”何中胜的声音提高了。

“你又为何总盯着昌平乡?昌平乡的百姓忙了两季的育种播种插秧收割脱粒,累死累活种出来的稻子,就应该送出去吗?你收入比百姓高那么多,可曾向百姓施舍分毫?”中书令声音平静,语气却很重。

何中胜梗着脖子想反驳,却没说得出来。

皇帝抬眼:“怎么冯爱卿说话也跟小孩子吵架似的?这可一点不像探花郎的水准啊。”

中书令行礼:“何侍郎年幼,本官自是要说得通俗一点。”

群臣的肩膀都耸了耸,但没有谁发出笑声。何中胜气得脸都红了:“百姓的辛苦粮自是归百姓,可是昌平乡君有千万斤粮,不应该为君分忧吗?”

“何侍郎家中田产也不少,也当为君分忧。”中书令有来有往。

皇帝瞅了眼中书令:“冯爱卿倒是护短。”

中书令微笑:“微臣只是说理。论应当,大家都应当。”

很多大臣都瞪了眼何中胜。

何中胜:“……”

散朝后,太子不悦地看着太傅:“老师也向着那昌平乡?”

太傅淡定地看着太子:“储君的目光是要看着全国,看着全天下的。中书令那句话没说错,论应当大家都是应当的。何中胜想让昌平乡做什么,他自己也应该做什么,百官都逃不过这个理。”

太子噎了噎,说:“流民外逃,田地荒芜,可否鼓励流民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