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 第468章 投资谈成

第468章 投资谈成

管恩学和盛希平边吃边聊,谈投资建厂、谈商品出口,越聊越投机。

那边通化的领导,时不时插几句话,向盛希平释放善意。

哪怕不能争取到投资建厂,能跟港资公司联系上,尽量把本地区的商品推出来,争取出口创汇,那也行啊。

就这样,盛希平跟几位领导相谈甚欢,聊得十分投机。

管恩学本想邀请盛希平一同回去,尽早落实投资建厂相关事宜。

可盛希平这边还有不少事情,一时半会儿的走不开。

“是这么回事儿,我家两个弟弟,六月份要结婚。我是长兄,必须得回去主持婚礼事宜。

所以这段时间,我得把港城和深城公司的事情安顿妥当。

我六月初回去,到时候去拜会管书记和各位领导,不知这样可以么?”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哪还有什么可以不可以的?盛希平是投资方,他说啥时候去就啥时候呗。

就这样,双方约定好了,六月初盛希平回抚松,商议投资建厂的具体细节。

酒席过后,盛希平送众人回了住处,又跟陈瑞卿聊会儿,这才离开。

第二天,盛希平返回深城,至于陈瑞卿等人,也都坐车往回走,抓紧时间回去工作了。

盛希安那边,三月份的时候就买了房子,果然是按照盛希平的意思,买了一处四间房的小院。

房子买完办了手续后,盛希安就赶紧找木匠,照着时下最流行的样式,打家具。

之后,趁着五月份天气暖和了,盛希安又找了瓦匠,把房子里外都重新收拾一遍,装上了锅炉和暖气。

这些都收拾妥当,正好盛希平给买的家电也到了。

家具家电全部备齐,一切都收拾妥当,婚期定在了六月十五号。

农历五月十六,正是好日子,盛家俩儿子,同一天结婚。

盛希平把外面跑的刘玉河叫了回来,让他坐镇公司,又把其他事项都安排妥当。

六月初,盛希平带了几个人,坐飞机到长春,然后再从长春坐火车回松江河。

回到松江河,盛希平先安顿好随行的几个人,安排到松林宾馆住下,然后他才回了家。

盛欣玥盛欣琪俩小丫头,自打年后回了林场,就死活不肯回来,非要在家陪着奶奶。

周青岚好几次回去接,俩丫头怎么都不肯跟妈妈走,没办法,周青岚只能把孩子托付给婆婆。

盛希泰已经顺利通过预考,进入到高考冲刺最后阶段。

现在,家里一切事情都得让路,谁也不许打扰盛希泰复习。

“媳妇儿,我得跟你商量点儿事儿。”

晚上周青岚和盛希泰一起回家,收拾完进被窝后,盛希平搂着媳妇,俩人在被窝里唠嗑。

“啥事儿你就说,咱俩都这些年的夫妻了,有什么话不好说的?”

周青岚觉得挺奇怪,啥事儿这么为难啊,还很少见丈夫这么吞吞吐吐的模样呢。

“是这样,老二和老三结婚,我寻思着不能在林场办。

太偏僻了,吴家和冯家的人过去,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人家都是城里的,怕是不习惯住山沟里。”

这事儿,盛希平琢磨很久了,吴家和冯家都是有身份的人,林场就是个小山沟,人家去了肯定不习惯。

这娘家客人,必须招待好啊。

“不在林场办,那在哪儿办啊?”周青岚愣了下,结婚不在家里办,那还能在哪儿?

“今下午,我跟咱爸说了,想在咱林业局宾馆办酒席,正好,吴家和冯家的人,也安排住在宾馆。

这样体面又大方,大家伙儿都满意。”说到这儿,盛希平停顿了下。

“我是这么想的,新娘子就在宾馆发嫁,然后接到咱家来坐福,结婚典礼啥的,都在宾馆。你看这样行么?”

“这些事儿,你跟我商议没用啊,你得跟咱爸咱妈商议,他们同意就行,我没啥意见。”

周青岚听完,也没整明白,丈夫到底啥意思,这些事儿,好像不用征求她的意见啊。

“不是,媳妇儿,你是不是没听明白啊。

就是接亲回来,得到咱家坐福啥的,晚上,他们得住咱家。你真的不介意?”

搁以前,这都是有讲究的,现在虽说不论那些了吧,盛希平也怕周青岚心里忌讳。

“哎呀,我还以为啥事儿呢,咱家弟弟结婚,你是哥哥我是嫂子,咱家那不就是他们家么?

咱这房子给他们当新房呗,那还有啥可说的?”

周青岚就笑了,合着闹半天,就为这事儿啊,还以为啥了不起的事情呢。

“这简单,回头我跟李大娘把东西屋都收拾一下。

到时候你和希泰还有咱爸咱妈去我大哥那边住,我和李大娘领着孩子回娘家住几天,把咱家腾出来,给他们当新房不就完事儿了么?”

周青岚一合计,只能这么安排。

“还得是我媳妇儿,想的就是周到。那就这样,回头我跟咱爸咱妈说。”

盛希平一听,就笑了起来。有个通情达理的妻子,真的是太省心了。

俩人又好长时间没在一起了,这说着说着,盛希平的手就开始不老实。

盛希平一回来,李大娘就搬去西屋住了,东屋炕稍睡着盛新华盛新宇俩小子。

这俩孩子白天玩的嗨了,晚上睡觉可香呢,打雷都不带醒的。

炕头的两口子,小别胜新婚,折腾了半晚上,俩孩子睡得跟小猪一样,愣是半点儿都没听着。

盛希平这次回来,不光是给俩弟弟操办婚事,最主要的是投资建厂事宜。

于是第二天,盛希平带着那几个公司的员工,开车去了县里。

管书记一见盛希平,高兴极了,连忙把相关部门的人叫过来开会,商议投资建厂的事情。

盛希平听取了陈瑞卿的意见,木材加工厂是港商独资的形式,不与地方合资。

盛希平从当地政府手里购买土地建厂,在当地招收工人,税收方面,县里予以三到五年的减免优惠政策。

东北这边毕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港商投资在当地算是头一份儿了,根本没有先例可循。

县里也没法直接做出决定,于是开会讨论。

会上,县里这些领导各抒己见,有的说可行,也有的说不符合政策,容易出岔子,最好是合资,由地方政府主导。

最后,还是管恩学拍板儿,就照着盛希平提的条件办。

别管是港资还是什么资,总归是要把钱投进来,等厂子建成以后,也得从当地招工,这就行了。

至于说税收优惠,木材加工厂将来要走出口的路子。

出口创汇这是大事儿,多少地方都宁可给补贴也要换外汇,他们就是税收上减免一些,不是大事儿,可以。

就这样,投资建厂的大方向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一些具体细节。

盛希平让公司的专业人才留下来详细商谈交涉,他则是动身返回林场,跟父母商议安排俩弟弟结婚的事了。

盛希平费了些口舌,好不容易说服了父母,点头同意在松江河办婚礼。

只是有一件,婚礼在松江河办,林场这些亲戚朋友要去喝酒吃席,没办法安排。

盛希平一寻思,就去找了郑先勇,跟郑先勇商议着,结婚那天,林场给出一趟通勤车。

早晨送大家伙儿去吃酒席,下午再给接回来。

盛连成是林场的老人儿了,跟郑先勇也是老交情。

更不要说,还有周明远的面子在,郑先勇哪好拒绝?于是就答应了。

酒席定了,娘家人住宿定了,新房也准备好,接宾客的车也谈妥,一切具备,只差新人回来结婚。

六月十一号,盛希平从林业局找了辆汽车,一起去林场,把盛连成夫妻还有盛欣玥盛欣琪接下来。

再把张淑珍给俩儿子预备的结婚用品,也都拉下来。

一般来说,结婚的时候,婆家娘家都要给新人预备铺盖。

盛家这边不偏不倚,俩儿子都给预备了四铺四盖。

这些被褥,用的全都是侯亚双给邮寄过来的苏杭丝绸绣花被面,里头是上好的棉花。

张淑珍请了好几个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全福人,用了好几天时间做出来。

俩儿子都在外地,家具啥的也没用家里给准备,盛连成和张淑珍总觉得心里不太得劲儿。

所以特地给俩儿子各做了一对儿花曲柳面儿的箱子。

正好,这四铺四盖都用箱子装好,然后抬到汽车上,一起运到松江河去。

六月十二号,好不容易跟学校请了假的盛云芳盛云菲姐妹,率先回来。两姐妹到家,就开始各种忙活。

六月十三号,盛希安和冯家人、盛希康和吴家人,一起到了松江河。

盛希平去接站,将两家人安顿在林业局宾馆,晚间,盛希平在林业局宾馆安排了宴席,给众人接风洗尘。

盛、周、吴、冯四家人欢聚一堂,顺道商议了婚礼细节。

盛希平请了赵广宁当婚礼的大张罗,一切听他安排,几点接亲、走什么路线、几点典礼、几点开席,接亲多少人,送亲多少人,等等。

事先全都商议妥当,写在单子上,就怕婚礼当天事情多,乱了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