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 第四百六十章 承包事宜

第四百六十章 承包事宜

不过,今年盛希平在深城那边招了不少人,公司现在人手充足,年后看情况再说吧。

盛连成又围着车转了两圈,点点头,“行啊,开回来就开回来吧,你就是不开回来车,林场的人也知道你挣钱了。

你瞅着吧,不等到晚上,咱家又得一屋子人。”

男人和女人,思维方式不一样,盛连成对儿子开车回来这事儿,反应就没那么大。

爷俩说着,又把后备箱里剩下的东西拿出来,一起回家了。

此时,张淑珍也听说了车的事,她的反应,就跟周青岚差不多,担忧更多些。

不过,儿子都快三十的人了,办事有自己的章程,张淑珍也不好多说,只嘱咐盛希平开车要小心点儿,也就那么地了。

孩子们都回来过年,盛连成夫妻自然是高兴的很,于是赶紧张罗晚饭去。

“妈,花花呢?不是说它带着崽子住在家里么?咋没瞧见它们呢?”

盛希平东屋西屋转悠了个遍,也没找着花花母子的影子,不由得奇怪,忙问道。

“那仨小虎崽子长大了,淘气,成天搁家打架,东屋西屋来回乱窜。

花花嫌它们烦人,就领着它们回山里了,隔几天能回家来住一晚上,第二天再走。”

提起花花和那三只虎崽子,张淑珍就乐了,忙解释道。

盛希平闻言点点头,老虎毕竟是野兽,哪怕是跟人再熟悉,野性是去不掉的。

回山里也好,可以锻炼小虎崽野外生存的能力。

往后这生存环境会越来越差,小虎崽要是没练好本事,将来没办法独立生活。

花花这岁数也不算小了,这一窝养大,估计再生一窝也就差不多不能再生了。

等花花老了可怎么办?

那时候野外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劣,花花老了,总不能也跟其他东北虎似的,越境到远东地区生活吧?

最近盛希平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能想个办法,给花花安排个好去处,安安稳稳养老呢?

不行,他还是得多挣点儿钱,过几年想想办法,把暖泉子附近那片山林都包下来。

最好弄个东北虎园啥的,让花花安安稳稳生活,一直到老。

在此之前,养殖场得先开起来,打个底儿,一步一步慢慢来。

“妈,你们先忙活着啊,我去我师父那边一趟。”

盛希平寻思了一下,决定去找刘玉江,跟刘玉江哥俩商议商议,年后承包办养殖场的事儿。

“这个点儿了去你师父那儿啊?那晚上还能回来吃饭了么?”

张淑珍一听,嘟囔了句,然后打开柜子,从里头拿出几盒点心果脯啥的。

那是张淑珍在首都买后来的,就是为了过年走人情用。

虽说盛希平跟刘家关系亲近,就跟刘长德亲儿子没啥区别,可是这小一年没回来了,多少也得拿点儿东西,好看。

“把这些东西拿着,让你师父和师娘尝尝。”

“嗯,估计晚上不一定能回来吃饭了。反正我要是六点还不回来,你们就吃饭不用等我了。”

盛希平拎起那些点心、果脯啥的,直接往外走。

盛希平到刘家的时候,刘家不少人,屋里嘻嘻哈哈的动静,盛希平不等进门就听见了。

“师父,师娘。呦,家里有客人啊?”

盛希平推门进屋,见刘家东屋坐了不少人,应该都是大碱场的社员。

众人一见盛希平进门,全都站了起来,“哎呦,盛总来了。

我们就是闲着没事儿,过来坐坐,盛总快请坐吧。”有人赶忙闪开个地方,让盛希平坐下。

盛希平笑呵呵的把点心、果脯盒子放炕桌上,挨着刘长德身边坐下。

“师父,这是我妈从首都带回来的点心果脯啥的,顺手给你拿几盒,尝尝味道。

那啥,你和我师娘最近咋样啊?身体可还好?”盛希平笑呵呵的问刘长德。

“好,我和你师娘都好着呢,你们就放心吧。”刘长德笑的见牙不见眼,中气十足的说道。

“我听说你们家老三订婚了?啥前儿结婚啊?到时候是去首都办喜事,还是回咱这儿?

要是定好了日子,可得提前通知莪啊,我跟你师娘必须得过去帮忙。

对了,你家老二呢?有对象没?他岁数不小了,也得早点儿娶媳妇成家啊。”

“具体日子还没定,应该是来年六月份吧。

婚礼肯定是在咱这边儿办,等着日子定了,肯定先跟师父说。

我们家老二啊,好像还没对象呢,他念书,明年才能读完研究生,那小子性格蔫,这媳妇还不知道啥前儿能说上呢。”

提起盛希安的婚事,盛希平也只能摇头叹气。

这小子明年就二十七了,对象还不知道在哪里,都快成老大难了。

盛希平跟刘长德聊的挺热乎,其他人一看,也不好继续呆着了,于是纷纷起身告辞。

等外人都走了,盛希平这才开口,“大哥,回头你帮我打听打听你们公社,我寻思着在这边包一片地。

办个养殖场,养点儿鹿、狍子、野鸡啥的,最好是能再包一段儿河,弄个蛤蟆沟,再养点儿蛤蟆。”

林业局目前还是挺红火的,估计看不上承包林子那点儿钱,哪怕是有周明远在,这手续也不一定好办。

大碱场这头就不一样了,现在鼓励社员承包,发展养殖业。

所以盛希平打算着,先从大碱场这头承包出一块地来,慢慢发展。

等着再过几年,林业局不太景气了,想点儿办法,就在暖泉子那头承包个几十垧林子,弄个东北虎园,让花花和它的孩子有个生活的地方。

开春承包到户后,村里又进行了选举,刘玉江依旧被选为村书记。

也因此,今年他就没去南方,而是安心在村里工作,顺道发展一下自家的参地。

今年秋天,刘玉江想办法弄了一小块参土,面积不算太大,一百来丈。

雇了俩人刨土、打搂,秋天又去别处淘登了些参栽子和参籽,都种地里了。

他打算明年再发展一点儿,就这么一年一年积累着,三年之后做货,也能不少挣。

去南方是挣钱,今年刘玉河拿回来了小一百万,可是这背井离乡在外,总归不如守家在地安稳。

如今爹妈岁数也大了,兄弟俩不能都在外头,总得有一个留在家里照看着。

去年哥仨就商议过,要弄养殖场的事儿。

刘玉江借着去开会的机会,还真是跟东岗那边养殖场搭上了关系,人家说可以卖种鹿、种貂啥的,到时候还可以安排人过来传授技术。

此时听盛希平旧事重提,刘玉江也是两眼放光。

“行啊,这事儿容易,年后吧,年后我去趟东岗,找陈书记。”

跟村里承包土地,手续很简单,公社那边只要报备一下就行,主要是跟村里这头签合同。

有刘玉江在,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希平,你看好哪块儿地方了?

咱提前规划好,我到公社那边盖个章儿,回来咱把手续一办,来年开春直接就能动工了。”

刘玉江这人办事儿干脆痛快,既然决定了要干,就别拖拉磨叽。

该定下来的抓紧时间,到时候手续下来,直接动工。

“大哥,林场农业队那块地你知道吧?我瞅着西头那块荒地挺好,你说呢?”

这事儿,盛希平早就琢磨过了。

林场那片地有五百来亩,就在林场和大碱场的两夹当儿。过几年农业队解散,那片地还林了一小半儿,剩下的会承包出去。

把养殖场就弄那块地旁边,等着过几年林场要往外承包地的时候,再想办法承包过来。

不管是扩建养殖场,还是留着种一些饲料啥的,都行。

那头离着林场不算太远,盛希平忙,没时间总会来,盛连成可以时不时的过去瞅两眼。

刘玉江点点头,“行,那地方可以。

就这样,哪天有空了,我带几个人过去,把那片荒地测一下有多大,然后报到公社去。”

接着,兄弟三个又商议了办养殖场的其他细节。比如双方投资多少,具体管理权怎么安排。

哥仨聊的热火朝天,那头秦秋燕领着俩儿媳妇,在外屋煎炒烹炸的,做了一桌子好菜。

晚上,盛希平果然没回家吃饭,而是留在了这边。

哥仨难得凑一起,少不得要喝点儿,刘长德心情好,也跟着喝两盅意思意思。

一家人边喝边聊,直喝到了快八点,这才结束。

“师父,师娘,今天就到这儿吧,我得回家了。改天有空了,咱再聚。”盛希平辞别刘家众人,返回林场。

等他走到自家大门口的时候,就瞧见家里灯火通明的。

透过窗户,影影绰绰的能看出来,好像家里不少人。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林场这边知道盛希平回来了,尤其是瞧见盛家东头停着轿车,这都是过来串门子打听事儿的。

果然,一进屋就发现,屋里坐了不老少人呢。

“呦,咋都过来了?你看,我也不知道家里来人啊,还搁外头喝酒呢。”

盛希平进门就笑道,只是这说话的声音,不由自主拔高,说话时,这舌头也有些硬。

“媳妇儿,媳妇儿,赶紧给我倒杯茶啊,没看见我都渴了么?”

盛希平脚步虚晃着进了屋,一头就栽到了炕上,好像是醉的挺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