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我在战国当间谍 > 第75章 橘生淮南

第75章 橘生淮南

“另一则故事,”游敢看了一眼相里勤,他不知道这则故事是否恰当,“老丈应该也知道,乃是齐相晏子的故事。”

“晏子?”晏子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人物,相里勤当然是知道,乃至他的故事,都可以称的上是如数家珍,只是他不知道游敢想说的是哪一个故事。

“晏子当年在出使楚国的时候,面对楚国的为难,给楚王讲了一个故事。”

“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秦齐楚三派,是同样的墨家种子,但是在不同的国家里面,发展成了完全不同的墨家,秦墨无法在齐国生存,楚墨同样无法在秦国存在,而齐墨进入其他国家,也就不再存在。”

“老丈觉得,三者是否都是墨家子弟发展而来?或者说,墨子的墨家,在哪一个国家可以生存下来,保持原本的样子?”

相里勤完全没想到游敢会从这个故事上延伸出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个故事他当然知道,也清楚这是晏子为了反驳楚王所说的齐人在楚国犯罪的事情,却是没想到游敢用在了形容三派发展的事情上。

“秦国重法,秦墨也以法为重,若不循法,墨家弟子无法在秦国生存。楚国多贵族,若墨家弟子不为平民行侠仗义,又如何为百姓所欢迎?而齐国多士子,墨家弟子若无辩才,岂不为其他人耻笑?”

甚至不需要游敢继续分析讲下去,相里勤便将墨家三派诞生的“土壤环境”分析清楚了。

即便是三派重返到当初墨子所在的墨家,那样的墨家子弟,又如何在如今的战国时代生存,而生存不了,便意味着墨家不再存在。

卫婉听了相里勤的反问,也明白了墨家三派的区别,这种区别并不是说改变理念的问题,而是面对着生存的问题。

“秦法需循秦变而变,墨家亦需循地变而变,若是不变呢?”相里勤问了一个自己明知道答案的问题。

“自然是会被百姓摒弃,为历史所淘汰。”游敢平静的说道。

后世经常惋惜墨家的消失,认为是儒家一家独大所造成的。而实际上,这种变化是一种双向的选择,墨家子弟没有将其改造成适应发展的模样,自然是为历史所摒弃。

而道家,乃至外来户的佛家,即便是经过多次毁灭,依旧牢牢地扎根这片土壤,不断重新生长出来。

究其原因,便是不断的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造自身,展现了其的多态性,让不同的百姓都接受了他们。

甚至,那个影响最大的儒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孔子之儒与孟子之儒不同,也与子夏之儒不同,当然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之儒更是不同。

汉唐宋明清,朝代在不断变化,儒家经典虽然未变,但是从经典里面解释出来的含义,却在不断变化,也正是如此,才能让儒家不断延续下去。

“是啊,淘汰,人终有一死,后来者不再认同墨子之墨,便没有了那样的墨家,若是后来者不再认同秦墨、齐墨与楚墨,那么,便是连墨家也不再存在了。”相里勤感慨了一句,同时看了一眼卫婉,不是所有人都像他的这个徒弟一样好忽悠。

游敢的两个故事,解释了墨家三派诞生的原因,以及今后可能的发展,哪怕游敢完全不知道墨家秉持的核心思想,但并不影响他比相里勤看的更远。

“世间皆有所变,那可有不变的?”相里勤的态度已经多了几分请教的语气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