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全能大画家 > 第143章 获奖提名与论文完成(感谢Alstonkk

第143章 获奖提名与论文完成(感谢Alstonkk

“维尔莱茵都能获奖?小姐,维尔莱茵画的真的够好的了。而且,这不是艺术水平的问题,你让我提名连一张正式的严肃艺术作品都没有的网络插画家,外人会怎么想?董事会会怎么看我?”奥斯本诉苦。

这就像提名某个爪哇岛联赛的职业球员拿世界足球先生,会被人笑话死的。

“不,到评奖的时候,《小王子》应该早就出版销售了,怎么能算一张严肃的艺术作品都没有呢?”安娜狡辩。

“他也未必能拿到《小王子》……算了,唉,安娜小姐,看来你是吃定我了。”

“多谢奥斯本叔叔费心了。”安娜诚恳的道谢。

“好吧,怕了你了。”

奥斯本叹息:“事先打个预防针。我能做的最多也就是提名而已,就算我提名了侦探猫,而且小王子已经出版了。如果《小王子》没有创造销量奇迹的话,侦探猫能拿奖的几率和小行星毁灭地球差不多,根本就是天方夜谈。”

“能被提名本身,已经是巨大的荣誉了,不是嘛?”

安娜反问。

荣誉虽然是虚的,可恰恰是侦探猫被《油画》杂志除名以后,现在所最需要的东西。

能成为写作与艺术大师奖的提名候选人,

这比自己给对方录一万期播客,唐克斯馆长在泰勒国家美术馆里插满了侦探猫的语录,都更加有用的多。

“这倒也是。看来你是真的很喜欢侦探猫,能让我们伊莲娜小姐耗费如此多的心力为她铺路,这个非洲女画家真是好命啊。”

奥斯本说道:“事先说好,她必须能在市场调查里战胜维尔莱茵画师,我才能给侦探猫提名,这是最基础的底线。否则,这就真成笑柄了。”

“我从不觉得通过市场调查这件事,是个问题。”安娜露出得偿所愿的微笑。

……

“感谢多摩美术学院的小山教授与千叶教授,在本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宝贵的意见……”

自习室中,

酒井小姐小声阅读着最后编写的致谢内容。

如今这篇全文总共大约7000个单词左右的论文已经基本完成收尾了。

期刊论文不同于博士论文,后者写个几十万字直接联系出版社出书的都很常见。

期刊这个篇幅已经差不多了,毕竟,你交个几十万字稿,就算文章达到了过稿的标准,人家期刊也没这么多版面。

一般统计,理科SCI的论文85%的篇幅大概集中在3000-6000个单词区间,文科偏长些正常。

7000个单词既不会显得缺乏内容,又不会过于冗长灌水,以顾为经和酒井胜子小姐的论文主题,酒井大叔觉得这个篇幅不长不短正合适。

他们还没有正式的投稿,得到审稿人是否要反修的评审意见,所以不需要感谢期刊投稿人。

两个中学生完全靠自己,想要完成一篇高水准的论文,太过吃力。

靠着酒井大叔的关系,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不少教授的指导意见。

按照论文礼仪,需要在论文的结尾向这些写作过程中提供帮助的教授,一一表达感谢。

这也侧面说明了,这些教授对于他们的论文观感还可以。

要是文章太水,就算是鸣谢部分提到他们的名字,人家都觉得丢人。

看着酒井胜子小姐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句号,顾为经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心中一阵轻松。

“投稿的期刊,胜子小姐有什么看法么?”

酒井胜子想了想:“针对我们文章的主题,我父亲有两个建议,一个是影响因子2.543的《Taylors Journal of Art》(泰勒美术学报),一个是影响因子3.752的《ARTIBUS ASIAE》(亚洲艺术),这两个都是AHCI索引目录里的杂志。”

所谓影响因子,是测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指一篇登在期刊杂志上的论文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引用率,由美国的科睿唯安文献数据库公司每年统计发表。

《亚洲艺术》以3.752排在了世界第19,是亚洲范围内最重磅的艺术期刊。《泰勒美术学报》则排在了世界第43,也在前五十。

文科论文和理科论文除了篇幅不同,影响因子也不同。

理科某些肿瘤医学类的神刊,影响因子能做到500往上,质量优越的SCI期刊也有4或5的影响因子。

但文科专业论文的引用率低很多,能做到1以上就很不错了。影响因子并不能完全反映一篇期刊杂志的水平。

有些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重磅级的专业论文,引用次数也并不太高。

长久以来,文科论文甚至是不统计影响因子的,今年才是科睿唯安公布文科杂志影响因子的第一年。

《亚洲艺术》排名比《泰勒美术学报》要高些,但只要能入选AHCI索引目录的期刊,都是牛刊,没有弱者。

“我父亲的意见是投《亚洲艺术》,毕竟这是亚洲最好的文科期刊,而且,他对杂志的几个在审稿人教授有些了解,可以推荐几位和善些的审稿人。”

这就是人脉的好处。

审稿人是决定一篇期刊能不能发表的法官。艺术期刊没有可以定量的数据标准,审稿人的自由裁量权更大。

完全一样的内容,文笔好的那个过稿,文笔烂的被毙掉。

或者好说话的审稿人过稿,要求严格的审稿人给否了,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介于过与不过两可之间的论文,行文间讲了个幽默的笑话,逗审稿人开心,然后就过稿了这种事情,也不完全是段子。

基本上如今的学术论文审稿,都完全要求双盲审稿,投稿者不知道审稿人是谁,审稿人也不知道投稿者是谁。

但……

有些时候,中间还是有操作的空间的。

至少给《亚洲艺术》投稿,酒井大叔可以光明正大的让他们在投稿邮件中,给编辑注明推荐的审稿人,从而将这篇文章精确投送到某几位审稿教授的眼前。

这一点也不违纪。

随着学科细分,如今不少专业的期刊都要求投稿者注明六位或者八位,自己文章的推荐审稿人。

要是完全执行匿名,一幅油画论文交给了搞先锋雕塑艺术的教授,谁也看不懂谁在说什么。

这不就搞笑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