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苟在大宋当海王 > 第三十章 铁坊(求收藏,求追读……)

第三十章 铁坊(求收藏,求追读……)

郑庆眼前的是一座一人左右高的小高炉,和他在照片里见过的后世大炼钢铁时代的土高炉造型差不多。

此时匠人们刚好打开了出铁口,通红的铁水缓缓流入地上预先留好的凹槽,最终会在这里冷却成生铁锭。

前一世郑庆看过相关的资料,宋朝的高炉除了没有炉煤气管,内部结构基本与后世钢铁厂用的高炉相差无几。

若说两者的最大的区别,就是这时候供风系统太原始,全靠风箱人力鼓风。

另外这座高炉的燃料使用的还是木炭。

当然建筑材料和后世的完全没有可比性。

不过即便如此,这套高炉的科技含量也绝对可以称得上独步天下了。

一直到明清,很多地方冶铁工坊用的高炉跟这个也别无二致。

更牛逼的是上面那两个双活塞风箱,或许在二十一世纪的农村都能见到。

妥妥的黑科技。

郑庆看得正入迷,突然有人拽着他向后连退了十几步。

定了定神,才发现刚才自己太过专注,差点踏进装铁水的槽子里。

不由惊出一身冷汗,连忙转身向那个拯救了地球的盖世英雄抱拳致谢。

“二郎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可不该到炼铁坊来溜达,这儿危险得紧。”来人拧着眉头训斥,一脸横肉被铁水照得油光发亮。

郑庆前日在造船坊见过这名叫章显怀汉子,听郑广介绍他就是炼铁坊的管事。

这人给郑庆最大的印象就是名不副实,一身腱子肉,完全跟“显怀”不搭边。

好吧,这不重要……

郑庆再次给他行礼致歉,便跟着章显怀在工坊里参观了起来。

炼铁坊和铁匠坊是一体的,生产出来的钢铁除了供应造船坊的需求,也会打造一些刀剑农具。

郑庆刚才看到的高炉里炼出来的是生铁,质量太差,一般是不会直接使用的。

工匠们会将炼好的生铁再次融成铁水,撒上调配好的精矿粉用木棍不断搅动进行精炼,这便是大名鼎鼎的“炒钢”法。

不过“炒”出来并不是真的钢,整个过程会重复许多次,最后得到章显怀口中的“熟铁”。

海船上使用的便是熟铁打造的部件,比如铁钉、铁箍。

真正的钢则需要铁匠们选择最精纯的熟铁淋上融化的生铁,反复烧炼锻打百余次。

每次重新加热锻打之前,工匠们都会称称铁料的重量,锻一回铁料便会轻一回,直到屡次锻打而斤两不减,才是纯钢。

纯钢加工繁琐,极其难得,一般只会用在钢刀和农具的刀口上。

郑庆此行的目的是评估作坊的生产水平。

和他前世在资料里看到的差不多,这个时代“炒钢”、“灌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受限于炉温,矿石和造渣料都难以充分融化,所得的生铁杂质太多。

火炮是不现实了。

精炼后的熟铁含碳量太低,铁水缺乏流动性,很难用于铸造大件。

熟铁和钢只能锻。

在郑庆的记忆里,锻炮的技术是19世纪中后期才普及的。高出这个时代的水平太多,不说别的,就是开炮膛的钻头、刀具所需的工具钢,郑庆都不知道需要花多少年才能弄出来。

铸炮只能用生铁。

但若用现在这样质量的生铁铸炮,最后的下场十有八九跟大清差不多,鸦片战争的时候铸四十门铁炮,就有十门炸膛。

用来自杀比杀人效率更高。

郑庆默默把手中第一张图纸放到了最后。

好在本就对铸炮没抱多大希望,也就谈不上有多失望。

章显怀和隔壁造船坊的祝大鲲很熟。

祝大鲲显摆郑庆设计的新船,连连赞叹郑庆的奇思妙想,简直快把他夸成外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