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大明:家祖朱重八 > 第359章 朱高煦请客

第359章 朱高煦请客

“殿下,有电报。”

正和朱橚聊着医学院,随行的电报员送进了封电报。

看清上面的内容后,朱允熥露出了微笑。

“五叔既然回京了,就先别急着回的呢,多在医学院走走,凤阳那边有啥需要的,就让卢志明协助调度。”

“侄儿先走了。”

朱橚摆摆手,打发道:“走走走,就知道你小子忙,我有事找卢志明吧,你就不用操心了。”

“那成吧。”

朱允熥笑着站起,道:“侄儿走了。”

才刚走出几步,朱橚又喊了下来,欲言又止道:“有燻...”

直到后来他才想明白,老朱不追究缘由就直接砍了那几个小太监,不过就是不想继续往下再追查而已。

既然老朱都不追查了,他又何必再往出来曝光。

“没啥大事。”

“五叔不用担心。”

朱允熥没多说,朱橚也没多问。

从朱橚那儿出来后,朱允熥便直接回了宫。

倭国的计划,老朱和朱标都是知情者。

回了宫,朱允熥便大致说了电报的内容。

龟山派人找到石见书院里的儒生,表明了对大明滔滔不绝的仰慕之情,希望能得到大明的支持平息倭国的内乱。

说白了,就是想找大明借兵。

听了朱允熥的陈述,朱标问道:“倭国的战况如何了?”

于广勇带了三百人深入倭国,配备了电台三十台,朱允熥对倭国情况的掌握,估计比足利义满那些当事人还要精通。

“三方正在僵持,足利义满两侧用兵,仍然还处优势之中。”

“距结束,恐还需时间。”

老朱放下茶杯,缓缓道:“那就还不到出兵的时候。”

“派人见过足利义满了吗?”

倭国和大明有朝贡的关系,现在倭国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大明总得有所态度才行。

“见过了。”

“在和大内义弘用兵的时候,就有驻京都的使节过去了。”

“足利义满表示,倭国有足够的处置能力,不需要大明出手相帮。”

当时,只有大内义弘一股反叛力量,足利义满的确有解决的信心。

“那等足利义满啥时候请求大明派兵协助之后,再考虑是否对龟山用兵吧。”

老朱没咋思考,直接最后拍板。

“龟山。”

“他娘的,这名字。”

话说完,老朱又忍不住吐槽。

旁边朱标,则道:“龟山既能从足利义满手中逃跑,说明他并不是个甘受别人摆布之人,想好后续如何处置了吗?”

有老朱和朱标帮忙出谋划策,也能让他的计划更加完善。

朱允熥如实回道:“最好的办法就是找过明人实际控制倭国,退一步只能从倭国找了。”

“具体的人选,只能随着状况的发展慢慢的找了,正如父亲所说,目前参与其中的己方,无论是谁都不适合做最后的人选。”

对之,朱标不置可否。

老朱最后道:“夏元吉的确是個人才,他已经发现咱大明那啥通货紧缩的问题了,多次给咱上奏章要加印宝钞了。”

“海洋贸易这么频繁,流通进来的金银也在成批的增多,市舶司那儿的税收已出现白银取代宝钞的现象了。”

“要再这么往下发展,金银怕得取代咱的宝钞了吧?”

这种情况,朱允熥自然知道。

夏元吉也曾就这个问题,在老朱那儿没得到解决后,又向朱允熥提及过。

自宝钞刊印后,从刚开始的被人追捧,到后来出现了逐渐贬值,再到后来,又被朱允熥慢慢拉回正轨。

而目前的情况却是,买卖双方想要利用宝钞交易,而市面上的宝钞又太少,最后不得不改用金银。

但,金银实在笨重,太不利于携带。

长此以往,会严重商贸往来的。

在夏元吉说了一大堆弊端后,朱允熥和他大致说了些计划,这才安抚住了夏元吉。

夏元吉虽曾站出来支持职大,但毕竟还是文官,并不像黄观那样,哪怕朱允熥做的不多,也愿意坚定不移和朱允熥一条道走到黑。

所以对夏元吉,朱允熥不会把所有的计划都和盘托出的。

对老朱和朱标就不同了。

他们是朱允熥最信任的人,哪怕连自己的都不信任,朱允熥也绝对不会怀疑老朱和朱标的。

当着他们两人的面,朱允熥回道:“新版宝钞其实已经出炉了,只不过目前旧版的还能支撑,又没有一个合适的节点,孙儿这才一直没说。”

话说到这,朱允熥又详细做了介绍。

造纸印刷工艺的改变,让宝钞变得更加耐磨,还增添了多项防伪,保证宝钞轻易无法被仿制。

另外,面值上也做了更改。

一文,两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方便中小额交易。

一两,二两,五两,十两方便大型交易。

“皇爷爷和父亲要是现在想看的话,孙儿今天就出去一趟,先带一套回来。”

看不看新版宝钞不着急,有了新版宝钞,朱允熥没能第一时间禀报,这可就大事了。

“啥时候弄出来的?”

挨揍的次数多了,朱允熥也变得敏感了。

听老朱这么一问,就知道话里有话。

朱允熥嘿嘿一笑,道:“没多长时间,那段时间一直忙着宝船出海,孙儿就忘了和皇爷爷说了。”

说着,朱允熥凑近老朱,谄媚道:“那宝船再怎么着,没有皇爷爷的点头签发,不过都是废纸一张。”

“孙儿是真忘了。”

旁边的朱标这次帮了朱允熥一马,道:“今天就别出去了,等明天再去取来吧。”

“你说的有了储备金,方才能加印宝钞,这样的话,岂不只能等倭国的事情解决了,才能开始加印了。”

说到正事,朱允熥站起道:“当初儿子本就是分两步走的,一个是通过海贸吸纳金银,二就是开挖倭国的那个银矿了。”

“照目前来来,即便不用开挖,宝钞储备金也足够解决了。”

缓了一下,朱允熥接着又道:“只要宝钞足够稳定,没必要非要一比一的准备储备金的。”

“就像钱庄,他们储备的金银是不可能和发出去的银票持平的,只要不出现争相挤兑的情况,那他们永远就是安全的。”

“而人们虽明都明知道这些,但知道兑换的时候能兑出金银就行,至于钱庄到底储备了多少,没人会去管的。”

“只要宝钞一直稳定,是文人刻意去兑换金银的,朝廷的储备金说白了就是保证宝钞出问题之后的后盾。”

“哪怕当下朝廷的储备金略有不足,只要海贸一直平稳运行着,那就不愁积攒到一定规模的储备金的。”

朱允熥的建议的确拉回了快速贬值的宝钞,所以对朱允熥的这些建议,老朱和朱标都不曾怀疑。

“那你的意思是说,现在就可以发行新钞了?”

朱允熥点头,回答了老朱。

“理论上是这样。”

“只不过目前对新钞的需求并没有那么迫切,朝廷又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没必要非急于这一时,可以往后先压一下。”

目前虽一直在打压假钞,但旧钞的仿印简单,这么长时间效果一直不甚明显。

新钞发行之后,这些问题就得提上来了。

只有雷霆手段,方才能予以震慑。

不然的话,这个问题永远难以消停。

次日,朱允熥刚出宫便碰上了朱高煦。

“有事?”

朱高煦这家伙很狂,在朱棣跟前好歹还能收敛些,没有了朱棣的约束,更不把人放进眼里。

见了朱允熥,也没行礼的意思,只是寸步不离拦在朱允熥跟前。

“请你吃酒。”

朱棣上次携全家过来的时候,朱允熥和朱高炽好歹还有些交流,和朱高煦压根就没说过几次话。

无缘无故的请喝酒,这酒可不好喝啊。

“孤有事。”

朱允熥想都不想,找了个理由拒绝。

“我又没说现在就喝。”

“我娘暂时还要在京中留几天,等有有空的时候我再来找你。”

朱高煦牛哄哄的,倒也没非坚持。

正要离开,又扭头道:“谢了。”

莫名其妙的道谢,不等朱允熥反应过来,朱高煦便已经消失不见了。

之后,朱允熥取来宝钞,先请老朱和朱标做了欣赏。

新版宝钞虽还达不到后世纸币的那种印刷工艺,但相较于之前的有了很大的改进。

每张宝钞大小不一,且因选材的不同,手感上较之于旧钞也好了很多。

最关键的是,每张宝钞上都有老朱画像。

朱允熥先就印刷老朱画像的必要性做了解释,道:“皇爷爷,宝钞作为国家的标准货币,关乎于国家的经济,而经济又影响民生。”

“将皇爷爷画像印于宝钞之上,能够彰显宝钞的重要性,同时也在告诉使用宝钞之人,他们赚到的这笔钱是得益于皇爷爷的吏治。”

“从而,以提升使用之人的归属感以及凝聚力,把他们和大明的整体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

朱允熥洋洋洒洒的一大堆,把老朱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将来会换吗?”

老朱并不是个刚愎之人,他知道他在经济方面有所欠缺,至始至终都会沉下心来听朱允熥的意见。

而对不了解的事情,同样不会胡乱发表看法。

明白老朱问题的深层次含义,朱允熥斩钉截铁道:“不会!”

“皇爷爷是大明的立国之君,皇爷爷的凝聚力将超越于后世任何一代帝王。”

“宝钞的印刷防伪均可更换,但皇爷爷的画像永远不会裁换。”

“谁若敢裁换,那就是数典忘祖,自会言官发声。”

老朱揣摩着宝钞,久久都没出言。

朱允熥和朱标陪着老朱坐了许久,老朱这才终于道:“那就这样,需要发行的时候直接和户部协商吧。”

之后的几天时间,朱允熥所有的精力便一直集中于倭国了。

因倭国本国打的不可开交,正是捞取功业的绝佳之机,很多跑到大明沿海的那些武士也都自觉回去了。

而伴随着大明对走私力度的加大,以及海外贸易的越发宽容,那些个偷偷走私的商船也逐渐开始销声匿迹了。

那些世家大族犯不着为了逃几个钱的税,把全族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偷偷摸摸的往出去跑了。

至于大明依托倭寇和世家大族搞走私的人,没了倭寇和世家大族的支持,只凭他们自己根本生存不下去。

在龟山私下联络大明,请求大明出兵相帮的不到十天,足利义满一改之前的强硬,主动找了大明的使节,希望大明能够出兵帮忙。

足利义满找上门,大明反倒不积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