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1148章 司马懿的困境

第1148章 司马懿的困境

只是,这是战术层面需要去考虑的结果,而站到战略层面去考虑司马懿觉得,兖州已经没有继续守卫下去的必要了。

与其在很难坚守的东郡跟蜀贼对战,损兵折将,倒不如保存兵力,退回河北,依仗黄河天险,就地设防比较好。

兖州的情况,是蜀贼兵多,魏军兵少,曹肇的骑兵,就是最有效牵制蜀贼步兵的队伍你曹肇但凡有点脑子,都不应该选择去跟蜀贼的骑兵对攻。

在司马懿看来,有陈泰这个陈群之子,颍川世家的代表人物坐镇的颍川郡,虽然说不一定能挡住蜀贼的进攻吧,但至少不至于败的那么快.可结果却是,颍川郡连投带败的,都等不及司马懿从虎牢关方向撤军。

司马懿虽然一路在退,从兖州南部一路退到了兖州北部,但除了曹肇率领的骑兵队伍外,其实他本身率领的步兵队伍,兵力并没有太大的折损,反而还得到了三万援军。

这是这场兖州之战,司马懿始终无法占据战略主动的最关键因素。

这并不容易,毕竟蜀贼是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被逼到黄河边的魏军主力撤离的,他们必然会全线压上,逼迫魏军。

一直到现在,司马懿都没明白,曹肇怎么就会想着去跟蜀贼的骑兵队伍正面对决的?!

而现在,更大的人为麻烦,也来了.虎牢关也失守了。

而要守的话,其实也不是不行。

天子的想法,是要打乱蜀贼的北伐部署,可天子没有想过,这么主动出兵,同样也打乱了司马懿的战略部署。

如果虎牢关还在手里,洛阳无法直接进攻兖州,那么守住了兖州北部两个郡,蜀贼就算占据了兖州中部,时刻也要面对南部的东吴势力和北部的大魏军力的逼迫。

而除了战略应对失败的原因外,这场兖州之战打成这样,还有不少的人为因素。

一场战事,战略布置不到位,队友接二连三的给自己捅刀子.司马懿觉得吧,他真的是尽力而为了。

现在的司马懿,已经在思考,是不是到了该放弃兖州的地步了。

可偏偏,这个战略构想还没有开始实施,天子诏命到来,要司马懿主动领兵进攻洛阳。

而第二个导致兖州战事加速崩坏的人为因素,则是曹肇的冒进。

接着,司马懿分兵一万去濮阳,交给贾逵指挥。

东线防御直接门户大开了啊。

可虎牢关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哪怕王凌失守是无奈,但对战局造成的影响,也依然太大。

哪怕是一对一的兑子兑掉蜀贼的骑兵,蜀贼步兵兵力依然是大魏兖州兵团的两倍,战局还是对蜀贼有利,对大魏的战略防守有什么实际意义?!

酸枣,长垣,濮阳,这三个地方组成一道防线,一定要把蜀贼挡住,等待朝廷派人接应撤退。

就是一个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的角色,无法再集中精力,取得突破了。

最好的结果,是在颍川郡境内或者虎牢关前,消耗大量的蜀贼有生力量,挫败他们的这次进攻,而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付出颍川郡和陈国为代价,利用东吴的威胁和牵制力,守住兖州其他地方。

虎牢关的失守,司马懿也得承认,不能完全责怪王凌,毕竟打到那个程度,王凌守不住虎牢关也正常,守住了才是惊喜。

目的,就是说服诸葛瑾,然后让诸葛诞从下邳出兵,进军山阳郡,威胁济阴郡蜀贼的侧翼。

而只要东吴势力正式进入兖州范围,在沛国逗留的陆逊,必然也不会坐视不理,一定会选择出兵兖州南部诸县这样,在雍丘的徐庶,必然也不敢再增兵北上。

这样,大魏的这条防线,相对来说才算是勉强稳妥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