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1074章 屯田和铸币

第1074章 屯田和铸币

屯田所的设置,不需要诸葛亮费什么心思,张溪在关中的时候就搞过屯田,现在在荆南依葫芦画瓢的照搬就可以了。

可屯田都尉的人选,还是需要诸葛亮亲自帮着挑选一下的。

肯定是不能在荆州本地选择这个屯田都尉,否则的话,跟荆州本地世家大族的牵连太深,这个屯田所最后会不会变得跟北边的曹魏一样,成为世家大族的隐户基地,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其次呢,这个屯田都尉还需要背景够硬,哪怕张溪要领兵外出征战,或者说调离荆州了,也能有足够的底气可以维持屯田所的正常运作,保证不会受到影响。

第三呢,这个屯田都尉还得有一定的个人能力,为人要踏实肯干,同时也通实务.不能派一个只会空谈的二愣子过来。

毕竟,荆南这地方,情况复杂,不仅有世家大族的势力,还有五溪蛮族,甚至潘濬搞来的流民里,未必也都是汉民,说不定还有交州的蛮族部众.没点能力可真的撑不下来。

这种人选,至少在张溪手里是没有的,只能通过诸葛亮,向朝廷的人才库里面筛选人才。

这封疏奏给洛阳送去不到两个月,诸葛亮效率极高的,就给张溪派来了他所需要的屯田都尉。

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的长子,张溪的女婿,诸葛乔。

确实,诸葛乔跟荆州世家大族之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联,他的背景也足够硬,大汉丞相的儿子,骠骑将军的女婿,这身份,搁到大汉任何地方都没人敢惹。

至于论能力的话.诸葛乔以前在长安的时候,本身就在蒋琬手下当过一段时间的差遣,负责水利设施,北伐的时候,也在蒋琬的手下负责协调粮草划拨,而且据蒋琬所言,干的还不错。

而且诸葛乔这个人人品还算不错,踏实肯干,为人低调要不是冲着这货还有那么点品德上的优势,张溪也不会把小暄儿嫁给他。

所以吧,这么一对比下来,诸葛乔还真的是这个荆南屯田都尉的不二人选。

就一点,张溪不是很能理解你诸葛亮就算再大义凛然,不为自己谋私利,可你让诸葛乔来当一个屯田都尉,是不是过分了点?!

屯田都尉可不是什么上品级的官职,跟什么司隶校尉,护羌校尉性质完全不同。

后两个虽然官名听着不高,就是一个校尉,但实权极大,基本等同于一郡太守.屯田都尉,可就真的只是一个都尉,连军中普通校尉都不如。

诸葛乔在长安的时候,好歹也是州府佐官,管着整个关中的水利工程,在战时也是统筹过后勤工作的人才.让这样的人来当一个都尉,你诸葛亮是真的心大。

但回头想想,诸葛均作为诸葛家的亲三弟,大哥是东吴的大将军,二哥是大汉的丞相,可他在大汉工部右侍郎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几年,连个左侍郎都没当上。

这你还能说啥?!

诸葛亮都这么豁得出去了,那张溪能有个屁的异议撑死了给自己的女婿稍微提一阶,把屯田都尉改为屯田校尉,起码说出去不至于让自己的女儿太丢人了。

两家当爹的都是位高权重,女婿的官职却是越做越小.中国历史上大概是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例子了。

诸葛乔的事情,暂时就先告了一个段落,而随着诸葛乔到荆州赴任,同时还带来了一个来自长安的决策——在桂阳郡重建炼砂铸币厂的事情,被尚书省的李严给驳回了。

理由,是朝廷铸币必须要有司决断,不可多铸,也不可少铸,因此,在桂阳建立铸币厂是不可行的。

至于炼砂厂这事儿,既然前汉,后汉都有先例,那么朝廷也不会加以阻扰,重建炼砂厂的事情,州府自决既可。

这个李严我特么!!!

张溪对李严这个人,一直以来的印象就很差,你就算是打死张溪,张溪都不相信,李严的这个决策是真的出于公心这货铁定是拿自己立威呢。

不然以李严的眼光,他能看不出来桂阳郡这个破地方,除了用炼砂铸币来获取财政补贴外,没有第二个发展道路?!

反正在张溪的眼里,李严这是尚书令的位置坐稳了,开始不甘心位居诸葛亮等人之下了打算宣示自己的存在感了是吧?!

张溪很不爽,但张溪没办法李严的理由,就是诸葛亮都不好反驳,因为说的确实是对的。

铜钱确实不是完全的信用货币,但增发和滥发也是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很容易导致地区物价不稳定,甚至可能引发世家大族大量囤积货币,或者融了铸成铜器.这就违背了当初刘巴制定下的经济政策了。

钱,是用来流通的,不是用来囤积的。

所以,就算明知道李严这货有私心,但出于公心考虑,诸葛亮还是同意了李严的批驳意见,并且给张溪专门写信安抚解释,让诸葛乔上任的时候,专门交给张溪。

张溪看完了诸葛亮的信件以后,气也消了一半.没啥好说的,下班回家吧。

女婿到荆州上任,自然是带着女儿一起回来的今晚家宴,还有外孙在侧,不想这些麻烦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