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八百三十章 议策

第八百三十章 议策

那更不可能,许昌就在颍川郡,如果调走颍川郡的守军,那他陈群到底是为什么要建议天子反攻潼关啊?!

剩下的弘农,河东,洛阳,河内等地的郡兵们,全都让曹真带着去反攻关中了,如今全都被困在潼关以西,根本回不来。

那就只剩下东面的兖州了。

陈群那意思,从最近的陈留郡调两万士卒前来洛阳,然后让夏侯尚带着两万陈留郡兵,去反攻潼关就好了。

就是有点远。

从陈留调兵到洛阳,从下诏过去到集结兵力,准备后勤,最后行军到洛阳,这一来一回的,至少要十天左右的时间,去潼关的时间就更长了。

陈群也知道,如今的情况,反攻潼关肯定是要争分夺秒的.可调陈留兵过来,总好过天子让自己最后的禁卫军去反攻洛阳来的好啊。

然后曹叡就没好气的告诉陈群,陈留兵现在根本没有两万兵力过来,撑死就一万人,还得在各县驻守,一时半会儿根本集结不起来。

别问,问了曹叡就糟心,自己的两个族叔,就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陈群也是无语了,怎么中间还能有这么一档子烂事儿.曹文烈未免也太胆大包天了吧?!

有一说一,陈群跟曹休的关系,其实还挺不错的。

不好在天子面前说曹休的坏话,陈群自然只能就此闭嘴,不再提从其他地方调兵的事情。

而曹叡,再次命令夏侯尚率领禁卫出征。

并且,曹叡也说道,“卿等皆用命死战,打退蜀贼,朕纵使身边无一人护卫,亦可安坐洛阳。若卿等为贼所破,朕身边纵有千万禁卫护持,亦危若累卵.卿且去,勿以朕为念。”

不得不说,曹叡是真的有魄力,用这样的方式,逼着夏侯尚领命接诏,去整理禁军,准备兵发潼关。

事情到了这里,本来也该告一个段落了,但偏偏,一直没有说话的刘晔,却突然插嘴了。

“臣请陛下,调冀州兵入中原,以备不时之需!”刘晔如此说道。

而刘晔这话一说,曹叡还没啥反应呢,陈群想把眉头给皱了起来。

这老小子啥意思,你让那帮河北佬带兵来洛阳,是要闹哪样?!

一向不站队的刘子扬,莫非选择了河北佬那边,要来跟我们颍川人抢地盘了?!

真不怪陈群这么想,主要是颍川派和河北派这些年,在朝中的关系,实在是说不上多么的融洽。

本来彼此之间就有不小的矛盾,对朝廷话语权的争夺就没有停止过,如今刘晔让冀州兵进入中原,这对于以颍川派为代表的的中原世家,是很难接受的一件事。

事实上,这是从东汉时期就开始流传下来的坏风气,明明大家都是一朝臣子,但有着非常严重的内斗和地域偏见。

中原和河北还好一点,大家彼此都认可对方是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你要是换成凉州武夫或者是东南土鳖试试?!

因此,刘晔这么一建议,陈群还不等刘晔解释这么做的原因,立刻就站了出来,反对着说道,“冀州距离洛阳太远,贸然调来,远水亦难解近火。且兵危战险,以一地兵事调全国之兵,空耗民力,望天子三思。”

陈群这算是给天子面子,也算是给河北那帮世家大族们面子,否则的话,陈群就该说“恐重现董贼之乱”了。

当年不就是大将军何进不听太祖武皇帝的劝阻,非要调外地郡兵入京,结果酿成了董卓之乱嘛.但这么说的话,陈群就太得罪人了,也显得政治智商太低。

所以,陈群说的比较委婉,用“兵危战险”来形容,就妥帖了不少。

这话一说,曹叡也有点迟疑了本来他还觉得,刘晔说的挺有道理的。

其实刘晔的意思,曹叡也明白,调冀州兵来洛阳,是为了防止再出现这种需要用兵的时候,手头没有可用之兵的情况,这是以防万一的考虑。

别的不说,宛城那边的战事就很吃紧,如果司马懿真的扛不住要求援,如果洛阳这边派不出援兵,就只能让许昌的王凌削弱颍川郡的防御,带兵去支援了。

这时候如果蜀贼再有余力去偷袭许昌的话,一样有可能造成中原门户大开的局面。

但手头如果有冀州兵可以调用的话,问题就不大了。

可陈群这么一说,曹叡还真的就想到了前车之鉴——董卓之乱。

汉末彻底崩溃,虽然始于黄巾起义,但真正形成,还是董卓之乱和李傕郭汜之乱,这都是外兵进京后,控制了皇帝,酿成的恶果。

虽然曹叡自觉不是汉献帝之流,河北也是经过曹氏三代经营的地方,不存在一言堂的割据势力。

但如今夏侯尚把自己最后的禁卫都带走了,曹叡身边并没有兵马护卫,这要是带兵入洛阳的冀州郡兵将领有什么个人野心,那事情也麻烦的很。

因此,曹叡犹豫了再三,最终还是听从了陈群的建议,拒绝了刘晔的建议。

而刘晔对此,也没有说什么,默默的叹口气,退下了。

刘晔也没办法,他已经尽职尽责了,但.身为前朝宗室后裔,随着信任他的武皇帝和文皇帝相继驾崩,刘晔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

毕竟,西边的那个蜀汉,在某些人眼里,那也是汉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