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七十三章 密谋

第七十三章 密谋

张溪不解,这事儿事关自己的身家性命,张溪不能不问清楚。

而徐庶和诸葛亮听了张溪的疑问后也不觉得奇怪,而是耐心的跟张溪解释起来。

张溪是颍川人,之前没来过荆州,更别说去江夏实地考察过了,自然不知道黄祖这么多年经营江夏,给江夏打造了一个很完整的防御体系。

黄祖是有能力的,他打造的防御体系能击退数次江东的进攻,本身说明防御体系没问题。

后来黄祖被江东所杀,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的因素,

一方面是黄祖老了,膨胀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想享受一下了。

他这一享受,他手下的士卒也就跟着享受了,操练都没有了。

任何坚固的堡垒,如果没有了优秀士卒的操控,那它也坚固不到哪儿去。

另一方,江东在那次征伐中,运气实在好的出奇,而凌统,吕蒙这俩人也在那场战斗中开了无双形态,再加上周瑜擅长的把握战机能力,黄祖失败的一点都不冤。

张溪其实并不知道黄祖第三次失败的细节,他只知道黄祖这个人输了,所以觉得黄祖的防御措施也就那样。

但诸葛亮仔细跟张溪讲解后,张溪就觉得......丫黄祖你最后到底是怎么输的?!

按照黄祖对江夏防守的规划,一共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当然是水军。

大江之上争锋,靠的肯定是水军,这点毋庸置疑。

所以黄祖对江夏水军的投入是真的不吝啬的,大船小船无数,仅靠江夏一郡的水军,在水上作战根本不怵江东的水军。

第二部分,则是黄祖在沿江设立的“炮台”。

当然,黄祖的“炮台”不是真正的炮台,上面放的不是火炮,是床弩。

黄祖在江夏县城临江的一面布置了很多的床弩,还在沿江山崖上修建了很多的射箭台,让士卒们能居高临下的射箭,打击在江边靠岸,试图登录的江东水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黄祖在江夏沿岸的县城上,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不仅严格督造城墙,而且每个县城都造了瓮城,县城以外还修建了不少的堡垒措施来迟滞江东军的进攻。

这三项加起来,就构筑了一个从江面到县城,立体纵深完备的防守体系。

江东军可以击败江夏水军,也可以突破沿江火力网,可等江东军突破完这两道防御措施来到江夏的县城下时,他还能剩下多少人,又能有多少士气,还剩下多少攻城器械可以攻城?!

更别说就江东士卒那个陆战能力了......真的,荆州军看的都觉得自己是天下强军呢。

上次交战,要不是黄祖没想到江东会在十二月份进军,被江东偷袭一下子得手三个县,黄祖才不会陷入那样的被动呢。

听完了诸葛亮对江夏防务的讲解后,张溪瞬间明了,为啥诸葛亮一定要嘱咐自己要重拾黄祖的防御策略了。

策略是完全没问题的,对江夏地形的利用也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只要别跟黄祖似的骄傲自满,认真的做好防御工作,江东还真的啃不下江夏这个地方。

而一个完整的江夏,对刘备的重要性,简直是不言而喻的。

张溪赶紧拱手对着诸葛亮表示,自己一定不负所托。

而诸葛亮的话还没完。

“防备江东,只是其一。”诸葛亮继续说道,“还有一事,需得元长小心行事......若事真如元长所言,那主公恐怕只能弃新野,走樊城,沿汉水而下。介时,还需元长及时派军接应,否则,恐事有不谐矣。”

张溪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诸葛亮说的是曹军南下的事儿。

看来,之前张溪给诸葛亮打的预防针,终于还是有效果的。

诸葛亮现在已经在考虑将来曹军南下,正巧遇到刘表病故,荆州世家顺势投降的可能性了,也已经开始帮刘备规划他的去处了。

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实在不行就让刘备南下,不管是去南郡还是走江夏,都先沿着汉水而下,到时候张溪只要接应到位,接走三四千刘备军和家属,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但张溪只想说——孔明先生,你考虑的太简单了。

你就没想过,咱们的主公这些年真的做到了“仁义播于四方”,而那些百姓又惧怕曹军屠城.....携民渡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