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 第506章大明的金融问题

第506章大明的金融问题

没有听说过传销,那太好了,来,我们找个地方慢慢谈……

传销的危险性非常大,但是刘明遇给传销设了一个壁垒,五千两银子的售价,这可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玩得起的,就算想卖地,卖房子,能够卖五千两银子的人,那也不是穷人,也有资格成为刘明遇的韭菜。

大明的问题,其实说穿了,就是经济问题。

准确的来说,是金融问题。随着大明对外贸易的逐渐增加,流入大明的银子多达四亿两白银,可是这些银子流入大明的市场,导致了白银价格的暴跌。

从洪武初年,每石上好的大米三钱银子,到了崇祯朝就多达一两银子左右,如果到了灾荒时,这个价格可以翻上七八倍,也就意味着,大明的通货膨胀高达七八十倍。

可是大明朝廷却没有采取有效的调节手段,也不是没有调节,而是采取了火上浇油,说穿了就是国家信用破产。这种根子,其实怪不到崇祯皇帝的头上,而是那个五征漠北,七下南洋的成祖。

虽然说明成祖朱棣战功赫赫,北征蒙古,南征安南,而且经济空前繁荣,不过这一切却埋下了一个根子,那就是大明宝钞,几乎成了擦屁股的废纸,老百姓不认,商贾不敢用,官员拿着强买……

如果大明在这个方面的信用没有破产,大可像后世的漂亮国一样,朝廷没钱,就可印钱,全世界买单。

当时的大明国力强盛,藩属国就多达四十多个,多朝鲜半岛,小日子到再吕宋,苏门达腊,最远可以渤泥,就是后世的世界第一大岛加里曼丹。

这些藩属国大部门使用明朝的铜钱,要知道铸造铜钱,利润高大三成,如果大明的宝钞依旧有信用,那么明朝可以像漂亮国一样,全世界收割韭菜。

然而问题是,大明朝廷把一把天胡打成屁胡,当然,烂到家的宝钞,是没有人敢收的,也可以说是成祖的短视,滥发宝钞,让宝钞失去了本身的信用,到了崇祯朝,宝钞基本上就是废纸一张,如果不是代替一部分官员的俸禄放下去,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凡事是两面看,明朝的官员贪污腐败,也是政策原因,他们连温饱都保证不了,如何去保证民生?

刘明遇在大宁、在辽东,不仅铸造了刘记银币,因为银足、成色好、份量足,深受百姓和商贾的好评,加上刘记的信用,现在的不记名存单,已经有了一部分纸币功能。

不过这种纸币暂时没有留下民间,以大宗贸易为主,这主要是刘明遇的势力现在只集中在大宁和辽南,根本就没有蔓延全国。

刘明遇给崇祯的计策,其实也不能说是谎言,关键是执行力度,随着朝廷信誉的破产,崇祯的政令已经大打折扣了。

就像辽饷他规定的每亩地加征一分二厘银子,相当于十二文铜钱,这十二文铜钱,在明朝可以买一斤盐,或者半只鸡,半斤羊肉,再或者半斤多点的猪肉。

凭良心说,这笔钱不多,也不至于逼得百姓家破人亡。

可关键是,再好的政策,要有人执行,朝廷规定每亩加征一分两厘银子,知府敢每亩收三分甚至四分银子,下面的县令和胥吏敢收七分或八分,甚至一钱。

那么这样以来,百姓交不起税,要么借贷,要么逃亡,他们扔掉自己的土地,成为流民,然后跟着李自成、张献忠等反贼,正式造大明的反。

这些叛军冲州撞府,那么朝廷肯定要出兵镇压,可镇压叛军需要花钱,需要粮草和银子,再加上关外的建奴,朝廷的财政问题就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虽然在这个时空,刘家军的战斗力强,可以力压建奴,就算刘家军能打,天雄军也能打,能解决问题吗?

答案是肯定不能,刘明遇在大宁有两千多万石麦子,在辽东有几百万石的麦子和豆子的存粮,再给他一百万人口,他可以轻易养活,再给他三百万人口,一样可以养活,为了消耗粮食,大宁也好,辽南也罢,拼命的酿酒,不仅酿造土豆酒,还酿造包谷酒。

但是,让他进入中原腹地平定叛乱,他可以战胜那些叛军,可以毫不费力,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叛军战斗意志不强,遇到挫折就会主动投降,刘家军的后勤运输能力就有限,十万人可以养活,那么几千万人呢?